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卧位牵引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7-05-29 03:01

  本文关键词:卧位牵引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颈椎病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颈椎病的分型种类较多,病症比较复杂,近年来发病率居高不下,是影响人类健康障碍之一[1]。在众多颈椎病分型里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最为常见,此型的发病几率也最高,约占颈椎病发病几率的50%-60%[2],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约为3.8%-17.6%,且每年新增颈椎病患者大约1百万人左右[3]。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工作强度的增加(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长期看电视,平时较少运动,长期驾驶开车,开车造成的交通事故,以及外伤的增加,年龄的增大,使得颈椎患病的几率增加,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本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4],尤其是神经根型颈椎病近年来呈明显增高的趋势。近年这类病例报道越来越多[5],因而系统研究对其治疗及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讨牵引、针灸治疗CSR颈椎曲度的改变、椎体之间距离变化以及血液循环的改善情况,对比牵引、针灸和手法、针灸对CSR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1.病例分组选取来自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伤三科门诊及病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将符合研究要求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合格受试者以1:1的比例分配至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2.治疗方法治疗组:卧位牵引+针灸。采用电动间歇牵引装置,并实施针灸治疗方法。电动间歇牵引装置具体操作如下:嘱患者卧位,选用4-6kg重量,15°左右,重牵90秒,轻牵60秒,交替牵引。治疗牵引时间20 min/次,每天2次,14天为一个疗程。针灸治疗选择穴位为大椎穴直刺1-1.5寸,天柱、后溪、颈椎夹脊等穴直刺1寸,施平补平泻法,每日针灸1次,每次留针30分钟左右。对照组:手法治疗+针灸。松解手法:患者取坐位,术者拇指平推颈部,交替进行,并提捏肩背部,使相邻颈部肌肉放松,手法由浅入深,患者常有酸胀感,约10分钟左右。点按法:用拇指点按部位有:枕骨结节及其周围,棘突间隙、棘突旁、肩部正中斜方肌的前缘,肩胛骨的上角和肩胛冈下缘中点。穴位有风池、天柱、肩井、缺盆、天宗等,约5~8min。每日一次。针灸治疗和治疗组相同。3.统计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 Release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对各组数据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Ridit检验等,全部所得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4.结论:采用电动牵引装置重牵、轻牵交替牵引使肌肉得以缓冲,韧带不损伤。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经统计学分析得出治疗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上好于对照组。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卧位牵引 针灸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9
【目录】:
  • 缩略语表5-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2
  • 前言12-15
  • 文献综述15-31
  • 1. 祖国医学(中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15-19
  • 1.1 病因病机15-19
  • 2. 现代医学(西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19-23
  • 2.1 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因素19-21
  • 2.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诱因21
  • 2.3 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生机制21-23
  • 3. 临床表现23-25
  • 3.1 临床症状23-24
  • 3.2 临床体征24
  • 3.3 辅助检查24-25
  • 3.4 诊断25
  • 4. 治疗25-31
  • 4.1 药物治疗25-26
  • 4.2 手法治疗26-27
  • 4.3 物理治疗27
  • 4.4 牵引治疗27
  • 4.5 针灸治疗27-28
  • 4.6 关节松动术治疗28
  • 4.7 水针治疗28
  • 4.8 针刀治疗28-29
  • 4.9 局部封闭疗法29
  • 4.10 手术治疗29
  • 4.11 综合疗法29-30
  • 4.12 微创治疗30-31
  • 临床研究31-36
  • 1. 研究目的31
  • 2. 诊断标准31
  • 3. 研究对象31-32
  • 3.1 研究对象来源31
  • 3.2 病例选择标准31-32
  • 4. 研究方法(Randomized Controlled Trlal,RCT)32
  • 5. 观察指标32
  • 5.1 安全性指标32
  • 5.2 观察指标32
  • 6. 病情评价32-34
  • 6.2 评分等级32-33
  • 6.3 疗效评定标准33-34
  • 7. 治疗方法34-36
  • 7.1 治疗组34
  • 7.2 对照组34-36
  • 结果36-38
  • 1. 病例完成情况36
  • 2. 疗前可比性分析36-37
  • 2.1 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的对比情况36
  • 2.2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病程对比情况36
  • 2.3 治疗前两组患者病情的基本情况36
  • 2.4 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肌力等级基本情况36-37
  • 3. 疗效分析37-38
  • 3.1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37
  • 3.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37-38
  • 讨论38-40
  • 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解剖学基础38
  • 2. 卧位牵引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原理38
  • 3.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原理38-39
  • 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39-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8
  • 附表48-49
  • 致谢49-50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50-52
  • 个人简历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渝松;郭剑华;马善治;郭亮;杨昆鹏;邹定芝;沈友平;彭文忠;王健;文巧;谢辉;;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综合治疗30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年04期

2 江飞舟;谢伙明;;针刀为主治疗急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6年02期

3 赵海云;;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年01期

4 王龙;;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非手术中医治疗近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5年06期

5 崔哲刚;宋利双;郭春芳;;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年11期

6 罗军;魏燕璇;陈滢;古剑雄;;物理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7 吴一梦;高书图;刘又文;毛晓艳;;手法配合西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湿证)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年26期

8 李金海;;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12例[J];河南中医;2014年06期

9 刘新胜;;中医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07期

10 张晓阳;;温针配合颈夹脊放血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急性期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谢鸣剑;;水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8例疗效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微创针刀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2 李光勇;刘小聪;黄夏雨;;水针刀结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景钊;电针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杨爱国;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适宜技术筛选及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文远;牵引下正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鄂远;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证候分型及中医治疗方案构建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周印;舒适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陈麒仲;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王育庆;动态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李盈;牵引下正骨结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王乾;中医综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干预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8 高利权;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牵引治疗临床疗效的研究与评价[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姜涛;水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卧位牵引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3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403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2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