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针刺晕听区配合颈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0 20:07

  本文关键词:针刺晕听区配合颈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旨在观察针刺晕听区配合颈部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8例颈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颈部夹脊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双侧晕听区。两组均治疗30min/次,1次/日,6日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日,总共2个疗程。通过以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的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为观测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第一次后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2、ESCV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ESCV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第一次后ESCV比较,治疗组ESCV具有极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ESCV,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CV均有提高,治疗组ESCV有极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ESCV有极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ESCV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Vm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V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m均有改善,治疗组Vm有极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Vm有极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Vm,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率54.55%,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32.36%,总有效率88.24%,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晕听区配合颈部夹脊穴与单纯采用颈夹脊穴均能够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和体征及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疗效优于单纯颈部夹脊穴疗法,说明头针疗法应用于颈性眩晕疗效确切。2、针刺晕听区配合颈部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可产生即刻的效应。说明头针疗法近期的疗效确切。
【关键词】:颈性眩晕 针刺 晕听区 颈部夹脊穴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9
【目录】:
  • 缩略词表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前言9-11
  • 综述11-18
  • 1. 从中医角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11-15
  • 1.1 对颈性眩晕病名的认识11
  • 1.2 对颈性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11-13
  • 1.3 对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13-15
  • 2. 从西医角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15-18
  • 2.1 对颈性眩晕生理解剖的认识15-16
  • 2.2 对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的认识16-17
  • 2.3 对颈性眩晕治疗的认识17-18
  • 临床观察18-25
  • 1. 研究对象18-20
  •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18
  • 1.2 病例入组标准18-19
  • 1.3 常见不良事件及处理19-20
  • 2. 研究方法20-21
  • 2.1 治疗方法20
  • 2.2 观测指标20-21
  • 2.3 数据处理21
  • 3. 研究结果21-25
  • 3.1 一般情况比较21-22
  • 3.2 两组患者ESCV比较22-23
  • 3.3 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Vm的比较23
  • 3.4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23-25
  • 讨论25-33
  • 1、治疗颈性眩晕的必要性25
  • 2、头针疗法25-27
  • 2.1 中医对头穴的认识25-26
  • 2.2 西医对头穴的认识26
  • 2.3 对颈性眩晕与脑相关性的认识26-27
  • 3、选穴机理探讨27-30
  • 3.1 颈部夹脊穴的选穴依据27-28
  • 3.2 晕听区的选穴依据28-29
  • 3.3 捻转手法的理论依据29-30
  • 4、观察指标选择依据30
  • 5、临床疗效分析30-31
  • 6、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31-33
  • 结论33-34
  • 致谢34-35
  • 参考文献35-39
  • 附表139-44
  • 个人简历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大平;;电针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稚病116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高嵩;金宏柱;周俊青;;“阿是”法定取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126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3 何明波;颈夹脊穴的临床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1996年11期

4 马文燕,阴勇,陈中,常海沧,樊贵成;针刺颈夹脊穴治疗脑血管意外56例[J];陕西中医;2004年02期

5 江进忠;温针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108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2期

6 唐胜修;王小莲;刘辛;檀松;韦春华;;颈夹脊穴注天眩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年08期

7 朱超英;;颈夹脊穴的临床应用[J];中医研究;1988年04期

8 徐天舒;近颈夹脊穴为主治疗耳鸣耳聋63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9 王文龙,程小东,李盈昌;针灸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88例[J];中国针灸;1998年07期

10 贾红玲;;项七针与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国仪;;骨空针调压法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五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国仪;;骨空针调压法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闫怀士;;温针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A];全国第16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全国第11届耳穴诊治学术研讨会、当代临床治验论坛暨中西部十省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劳宏飞;秦军;;温针颈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56例报告[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6年

5 周利;郑会芬;邹燃;张红星;;颈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迎春;龚慧涵;陶波;郭华民;谢强;;针刺开音1号穴配合颈夹脊穴治疗声带小结的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邱信文;针刺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曾正仁;针刺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陈宜华;电针颈夹脊对颈性眩晕患者TCD和血液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鹏;电针颈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肝阳上亢型的临床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2 李晓川;颈夹脊穴浅刺配合体针治疗颈源性耳鸣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王智博;以电针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宋肖;“输刺”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肌电图影响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陈广烈;颈夹脊电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张东岩;针刺晕听区配合颈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金载皓;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刘国斌;电针颈夹脊穴联合药物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徐齐鲜;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江宇强;推拿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针刺晕听区配合颈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7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407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0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