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肉芽肿性乳腺炎文献及临床诊疗的回顾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5 05:13

  本文关键词:肉芽肿性乳腺炎文献及临床诊疗的回顾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 GM)病人及国内核心期刊报道的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病例,了解其发病特点、诊治方法及随访情况,提高对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认识,积累临床经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以“肉芽肿”、“乳腺炎”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1986-2015年30年间国内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肉芽肿性乳腺炎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搜集2009年5月-2015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乳腺科住院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通过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对比文献报道病例,对其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及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经验。结果:1.从1986年2015年共选取了98篇关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诊治文献,共报道了2770例病例,其中7例(0.25%)男性,2763例(99.75%)女性,年龄16-77岁,平均年龄为33.96岁。本院54病例中均为女性患者,在本院的病例报道中发病年龄在24-50岁之间,以31-35岁多发。2.本院有孕产史的患者占96.3%,有哺乳史的患者占79.6%,文献报道有孕产史的病例为97.8%,有哺乳史的病例为93.2%,且大部分于停止哺乳后3-5年内发病。3.本院的54例病例中有乳腺炎病史有4例,1例有垂体微腺瘤病史。文献回顾中可发现乳腺炎病史有38例文献,42例有乳房外伤史,13例患者有口服精神类药物史,49例患者有口服避孕药史,5例患者有垂体微腺瘤病史,2例患者高泌乳素血症。4.本院对41例患者行性激素检查,其中12例(29.3%)泌乳素均较正常值高。本院GM患者超重病人19例,占35.2%,肥胖病人12例,占22.2%,35.7%患者血脂异常。5.本院病例中GM的病程从4天到4年,平均5.83±10.18个月,文献报道的病程从2天到10年,平均病程为7.5个月。6.本院双侧发病患者7例,占13.0%,文献23例双侧发病的病例报道。本院累及2个及2个象限以上的有45例,占83.3%,文献报道病变累及2个及2个象限以上的病例122例,占29.4%。本院肿块平均长径为8.36cm,文献报道肿块的平均长径为4.20cm。本院位于左乳44.4%,位于右乳42.6%,文献报道位于左乳56.6%,位于右乳43.3%,本院单纯以肿块就诊的病例仅有10例,占18.5%。本院病例中溃后期患者26例,占48.1%,收集病例中已有窦道形成的病例26例,占48.1%,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的病例18例,占33.3%7.本院报道了16例(29.6%)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文献报道了399例腋窝淋巴结肿大的病例,本院病例中有19例(35.2%)乳头畸形的患者,可见乳头溢液4例(7.4%);文献报道了225例乳头畸形的病例和106例乳头溢液的病例。8.本院24例送检病人中有4例(16.7%)细菌培养阳性,文献也有报道23例菌培阳性的病例。9.文献报道的误诊病例以乳腺癌为多,报道了322例。10.本院54例病例均采用中药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式,2例(3.7%)复发,复发后均行区段切除术后治愈,未见二次复发。结论:1.近5年病例报道急剧上升,提示本病发病率上升及广大医者对本病的认识日益加深有关。2.GM绝大多数发生于女性,GM的发病年龄跨度较大,从青年到老年均可发病,但相对集中于30余岁,考虑与GM的发病因素相关。育龄期经产妇女为GM的主要发病人群。3.催乳素升高、肥胖、血脂异常、乳腺炎病史、药食物过敏史、口服避孕药史、乳房外伤史提示可能为GM发病的相关因素。4.GM的发病较为突然,病情进展迅速,并且有延绵难愈的特点。病程3个月内较多。5.病变部位左右相当,外上位置的肿块分布显著多于其余3个象限。6.GM患者可伴有结节性红斑,腋窝淋巴结肿大,乳头畸形,乳头溢液等伴随症状。7.本院GM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复发率低,手术联合中药效果显著。
【关键词】:肉芽肿性乳腺炎 文献回顾 诊断 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69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2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12-13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研究进展13-47
  • 1 流行病学13-14
  • 2 病因病机14-16
  • 2.1 免疫14
  • 2.2 炎性14-15
  • 2.3 超敏15
  • 2.4 避孕药15
  • 2.5 其他15
  • 2.6 中医病因病机15-16
  • 3 临床表现16-17
  • 3.1 主要症状16-17
  • 3.2 伴随症状17
  • 4 辅助检查17-22
  • 4.1 实验室检查17-18
  • 4.2 影像学检查18-22
  • 5 病理22-23
  • 5.1 细胞学22
  • 5.2 冰冻22
  • 5.3 组织病理学22-23
  • 6 鉴别诊断23-27
  • 6.1 浆细胞性乳腺24
  • 6.2 乳腺癌24-26
  • 6.3 良性乳腺肿块26
  • 6.4 乳腺结核26
  • 6.5 肉芽肿性血管脂膜炎26
  • 6.6 乳腺脂肪坏死26
  • 6.7 结节病26-27
  • 6.8 韦格氏肉芽肿和巨细胞动脉炎27
  • 6.9 猫抓病27
  • 7 治疗27-32
  • 7.1 手术27-29
  • 7.2 激素29-30
  • 7.3 抗生素30
  • 7.4 抗结核30
  • 7.5 免疫抑制剂30-31
  • 7.6 病因治疗31
  • 7.7 针吸31
  • 7.8 观察31
  • 7.9 中医治疗31-32
  • 8 随访与复发32
  • 参考文献32-47
  • 前言47-48
  • 第二部分 肉芽肿性乳腺炎文献及临床诊疗的回顾性研究48-72
  • 1 资料与方法48-51
  • 1.1 文献资料来源48
  • 1.2 临床资料来源48-49
  • 1.3 疾病诊断标准49-50
  • 1.4 疗效评价标准50
  • 1.5 观察指标50-51
  • 1.6 分析方式51
  • 2 研究结果51-66
  • 2.1 文献发表数量及病例数分析结果51
  • 2.2 一般资料51-58
  • 2.3 临床症状及体征58-62
  • 2.4 辅助检查62-63
  • 2.5 分期分型63-64
  • 2.6 诊断64-65
  • 2.7 治疗65-66
  • 2.8 随访66
  • 3 讨论66-72
  • 3.1 文献及病例数67
  • 3.2 一般资料67-68
  • 3.3 临床症状及体征68-69
  • 3.4 辅助检查69
  • 3.5 分期分型69-70
  • 3.6 诊断70
  • 3.7 治疗70-71
  • 3.8 随访71-72
  • 结语72-73
  • 参考文献73-74
  • 附录74-80
  • 致谢80-81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81-82
  • 个人简历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稼苓;肉芽肿性乳腺炎13例临床分析[J];肿瘤学杂志;2001年04期

2 周长玉,李苏建;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年07期

3 王t,

本文编号:422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422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0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