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试论以“浅刺”代“深刺”的新针刺观

发布时间:2017-06-11 18:07

  本文关键词:试论以“浅刺”代“深刺”的新针刺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国中医针灸众先贤所开创的传统中医针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探究出一套创伤小、痛苦小、安全、高效、简单、易学的以"浅刺"代"深刺"的新针刺疗法。通过对现代医学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深入学习研究,发现中医理论追求机体达到的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显然,传统的针灸也正是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进而通过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进行调节,使失去平衡的机体重新恢复平衡。基于这一理论基础,通过对人体解剖结构的研究学习发现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在皮层分布最为密集,从肌肉层以下其分布密集程度越来越低。故针灸时针刺至真皮下,即可达到最大的刺激量,而不需要深刺。这种"浅刺"针法相对于传统针灸的"深刺"更加安全、高效,在减轻传统针刺对患者带来的恐惧和痛苦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单位】: 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
【关键词】刺法 针灸疗法 针刺深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560816)
【分类号】:R245
【正文快照】: 我国传统针灸学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并从我国走向世界,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针刺疗法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诞生了种种特色疗法,如银质针疗法、小针刀疗法、超微针刀疗法、拨针疗法等。然而,到目前为止,临床中因医者经验不足、患者配合不到位等原因,针刺治疗的医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军;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04年04期

2 陈建华,占国荣;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4年11期

3 蔡红英;谷占卿;;轻柔浅刺疾出法治疗小儿腹泻[J];中国全科医学;2006年20期

4 范郁山;黄尉;;沿皮浅刺配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5 张小英;安军明;;局部浅刺法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45例[J];西部中医药;2012年09期

6 陈松泉;;马石铭老师的浅刺多捻手法[J];中国针灸;1982年01期

7 周志华;浅刺多穴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瘫痪10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8 毛凤英;浅刺多穴法治疗面瘫[J];实用医技杂志;1996年02期

9 吴奇方;短针浅刺法治疗面瘫60例[J];上海针灸杂志;1999年03期

10 曾奕;;论《内经》的多种浅刺方法[J];现代中医药;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谢红亮;;浅刺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120例临床观察[A];中国针炙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熊国平;董元凤;徐武;黄钦;;毫针浅刺法为主治疗痤疮76例[A];第8届全国针灸科研与临床研讨会暨安徽省针灸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顾艳明;;多穴位浅刺为主对中风偏瘫运动功能恢复的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4 冯润枝;;强刺激后溪配合面部浅刺皮部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5 冯润枝;;强刺激后溪配合面部浅刺皮部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范郁山;赵彩娇;黄尉;庞勇;范黄沙;吴新贵;王进声;;沿皮浅刺内关、公孙穴对脑缺血大鼠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七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范郁山;赵彩娇;黄尉;庞勇;范黄沙;吴新贵;王进声;;沿皮浅刺内关、公孙穴对脑缺血大鼠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及血浆NOS、ET-1的影响[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8 王丽丽;;浅谈梅花针的临床应用[A];中国针灸学会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侯中伟;妊娠恶阻吐频频 浅刺公孙冲逆平[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鲁辉;皮下浅刺法的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梁琪;浅刺治疗颈椎病即时疗效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齐艳英;围针浅刺治疗膝骨关节炎性疼痛的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王晓涛;局部浅刺围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徐银冬;黎凯教授浅刺法辨证治疗面瘫(急性期)经验[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齐琳婧;浅刺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曾明;浅刺法治疗Bell氏面瘫急性期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孙惠霞;推拿配合浅刺疾出针刺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陈杏珠;穴位浅刺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郑嘉月;针刺不同深度对缓解期偏头痛预防性治疗作用临床疗效观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试论以“浅刺”代“深刺”的新针刺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2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442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a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