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俞募配穴结合刺血疗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6-05-18 12:04

  本文关键词:俞募配穴结合刺血疗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年

俞募配穴结合刺血疗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欧阳桂龄  

【摘要】:目的: 本课题采用临床随机对照方法,以俞募配穴结合刺血疗法为治疗组,以常规针刺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俞募配穴结合刺血疗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两种疗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的临床疗效的差异及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台湾成功济世中医诊所治疗的失眠患者,共收集60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俞募配穴结合刺血疗法组及常规针刺组,各有30例。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七版《中医内科学》关于“不寐”的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CCMD-4)失眠症诊断标准,中医分型采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不寐的辩证分型。治疗共为两个疗程,两周一个疗程,每周治疗三次。疗效评定标准主要参考200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关于失眠症《中医证侯评分标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Athens失眠量表(AIS)。 结果: 治疗前俞募配穴结合刺血疗法组与常规针刺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经分析均P0.05,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的临床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 在疗效比较方面 两组疗效经Wilcoxon秩和检验,z=O.118,P=0.04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俞募配穴结合刺血疗法组治愈人数占43.3%,显效人数占26.7%,有效人数占23.3%,无效人数占6.7%,总有效率为93.3%;常规针刺组治愈人数占30.0%,显效人数占16.7%,有效人数占23.3%,无效人数占30.0%,总有效率为70.0%。提示:俞募配穴结合刺血疗法组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与常规针刺治疗相比较,治疗效果较佳。 在中医症候评分方面 俞募配穴结合刺血疗法组与常规针刺组在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俞募配穴结合刺血疗法组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与常规针刺治疗相比较,在改善失眠患者烦躁易怒、头晕目眩、口干口苦、胸胁胀满等中医症候方面,疗效较显著。 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方面 两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经t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俞募配穴结合刺血疗法、常规针刺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障碍等方面,疗效较好,两种疗法在改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方面差异不明显。 在Athens失眠量表(AIS)评分方面 俞募配穴结合刺血疗法组治疗前后Athens失眠量表(AIS)评分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常规针刺组治疗前后Athens失眠量表(A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疗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在改善入睡时间、夜间苏醒、白天情绪、身体功能及白天嗜睡情况等方面,均有一定疗效。 结论: 俞募配穴针刺、刺血疗法作为传统的治疗失眠的方法,使用多年,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本临床研究中,针对失眠症病位主要在心的特点,选用心俞和巨阙为主穴,并且结合肝火扰心型的失眠患者的相应症状,加以肝俞、期门两穴,从而达到调和阴阳,养心安神,使失眠患者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耳尖放血可解除失眠患者的精神紧张,增加困倦度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本课题拟将对俞募配穴结合刺血疗法和常规针刺治疗做对比临床疗效观察,找到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探讨更好的治疗本病的非手术疗法。 研究结果表明,俞募配穴结合刺血疗法、常规针刺治疗对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都具有一定疗效,能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白天情绪、身体功能等情况。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及中医症候评分方面,俞募配穴结合刺血疗法与常规针刺相比较,疗效较佳。俞募配穴结合刺血疗法是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的一种有效、经济、便捷、无毒副作用的中医疗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246.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海平;张光霁;;失眠的病因与发病机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赵晓东;时晶;杨益昌;龙子弋;苗迎春;;失眠的诊断与中西医治疗[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11期

3 严石林,李正华;从心辨证治失眠[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蓝竹梅;鲍利利;杨佃会;;耳尖穴临床应用概况[J];湖北中医杂志;2010年06期

5 孙洪生;张永鹏;;古代医家对不寐证的治法特点析要[J];江苏中医药;2008年10期

6 宋春花;张庆庆;罗玉龙;涂丽;;热敏点灸法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17期

7 范利锋,王平仁,兰培敏;睡眠机制的研究概况[J];临床内科杂志;2005年10期

8 陈群;刁远明;;失眠古今论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9 索南卓玛;公保吉;;藏医煳尔灸法治疗“隆偏盛型失眠症”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年04期

10 张珊珊;杜震生;朱晓平;符文彬;张宏;;针灸治疗失眠症古今理论分析[J];新中医;2011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蒋俊;失眠的证治规律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赖明彦;电针合并甘麦大枣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刁远明;安寐汤促睡眠药效研究及机理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许晓伍;基于线粒体途径探讨安寐汤抑制失眠大鼠皮质神经元兴奋机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婷婷;张波;;张波论治失眠的思想探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1期

2 张秀恩;;64例参芪五味子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2年01期

3 辛金兰;吴春明;;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进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4 丁岩;王玉平;;大型综合医院一线护士的睡眠状况调查[J];北京医学;2007年11期

5 郭丽娃,黄健;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概况[J];北京中医;2002年05期

6 郭静;王麟鹏;吴希;;针刺对原发性失眠患者日间觉醒状态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2008年07期

7 詹淑琴;王玉平;高利;李宁;毛薇;丁岩;;活力苏口服液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8年10期

8 张勉之,张大宁;论中医肾虚的辨证与治法[J];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03期

9 袁拯忠;戴春秀;叶人;焦红娟;赵娜;林燕;王小云;孙书臣;何金彩;;913例失眠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7期

10 赵桂芝;寿旦;俞忠明;李洪玉;;松针不同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及对脑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东;李瑞;;失眠的针灸临床应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2 许维娜;骆宏;;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问题的健康行为干预[A];庆祝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粹2011[C];2011年

3 黄俊山;吴文宝;曾雪爱;叶宝叶;高淑卿;;失眠人群的中医特色管理模式与实践[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朱敏华;;顽固性失眠的治疗[A];第三届全国睡眠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许良;;浅析亢害承制与失眠症[A];睡眠医学与精神卫生研讨会(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50分会场)论文汇编[C];2005年

6 顾平;王亚辉;王彦永;王铭维;傅如华;王惠君;;帕罗西汀合并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失眠伴发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A];第四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7 于童;刘芳;翟所迪;;神经科住院患者用药医嘱的循证医学评价研究[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许红;;浅论“脑主神明”的现代意义[A];睡眠研究:传统与现代——第四届全国中医睡眠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雯静;施明;徐建;;从临床调查入手,掌握当今失眠症发病规律[A];睡眠研究:传统与现代——第四届全国中医睡眠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星平;;失眠病证证治规律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明;四逆散有效组分改善睡眠作用的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Shapour Badiee Aval Baghyahi;常规中药和针灸作为艾司唑仑替代治疗手段失眠的随机对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罗海鸥;杨明会教授和胃安神法治疗失眠的学术经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4 闫雪;平和、阳虚、阴虚和痰湿体质人群夜间睡眠生理参数的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黄春华;名中医诊疗经验研究:阳虚型失眠症中医诊疗方案的初步构建与优化[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粟胜勇;颈椎病颈痛与失眠相关性及针灸干预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李巨奇;失眠症伤寒六经辨治规律探讨及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许世峯;针刺加药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董梅;刺五加水煎液改善睡眠作用的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李君;针刺配合颅骶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驹;半百镇魂汤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睡眠结构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席艳香;安神汤治疗更年期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王雪娟;失眠症惊悸不安状态量化指标的构建及病因病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张慧媛;失眠症中医证候与个性特征及心理状态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马天成;宁心安脑方治疗亚健康状态心肾亏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丰茂玲;病机与证候并重的阴阳分治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李东岳;和胃安神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严菁兴;调神配穴法治疗慢性顽固性失眠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郎朗;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体会[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周楠楠;失眠症患者心理、中医人格、体质特点的相关性与中医证候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立群;针刺加耳穴贴压辨证治疗不寐63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年02期

2 袁建芬;不寐证从胆论治的体会[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6期

3 何婷;赖新生;陈玉骐;;针刺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状态3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肖玉英;不寐从胃论治五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5 王芳,陈世坤;高压氧治疗神经衰弱20例临床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兰溪;;您还要继续失眠吗?[J];报林;2008年11期

7 张光霁;中医病因与非病因的相对性[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8 张光霁;关于中医病因学说中若干病因概念的商榷[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张光霁;;论中医病因、致病因素、邪气、邪之关系[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10 钟海平;张光霁;;失眠的病因与发病机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朝阳;王玉平;;慢性失眠患者感觉皮层兴奋性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徐峰;王芳;李经才;;褪黑素睡眠调节作用的神经机制[A];中国生理学会肥胖的临床与基础暨神经免疫内分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黄席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与内科疾病[A];第三届全国睡眠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咏梅;失眠证方药证治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张彬;基于心脑同治理论指导下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与理论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鹏举;《内经》睡眠理论及其对后世论治不寐病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伦新;电针对失眠模型大鼠睡眠免疫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林扬南;不寐的文献回顾分析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张晓梅;电项针对PCPA致失眠大鼠脑内5-HT、5-HIAA、NE、IL-1β含量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熊静;于睿教授治疗失眠经验述要——失眠从心论治[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章;王贵华;;刺血疗法经验总结[J];中国针灸;2002年S1期

2 单翠英,霍玉竹;刺血疗法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2年02期

3 李明文;刺血疗法在急症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3年06期

4 李兆文,林石明,林俊山,蒋明珠,许跃龙,苏友新;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90例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4年05期

5 王春林;刺血疗法临床运用举隅[J];中医外治杂志;2004年01期

6 黎崖冰;刺血疗法的现状与思考[J];国医论坛;2004年04期

7 李白玉;;刺血疗法的临床运用[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4年18期

8 王峥;马雯;;王氏刺血疗法治疗癫痫305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5年S1期

9 李泾渭,吴敏,王红霞;刺血疗法浅探[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何希俊;严宏达;;刺血疗法初探[J];光明中医;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云;;刺血疗法杂谈[A];全国首届刺络放血研究及临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牟洪林;张胜利;;眼病刺血疗法史略[A];全国首届中青年中医眼科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96年

3 郭剑华;涂燕兵;;刺血疗法治疗软伤疾病概况(综述)[A];西南片区针灸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李兆文;林石明;林俊山;蒋明珠;许跃龙;苏友新;;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A];全国首届刺络放血研究及临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岩;周震;;刺血疗法在面部疾患的应用[A];全国首届刺络放血研究及临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兆文;林石明;林俊山;蒋明珠;许跃龙;苏友新;;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90例对照研究[A];第二届全国刺络疗法暨首届少数民族放血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立公;顾杰;沈雪勇;;刺血疗法的规范化研究[A];“针灸诊疗规范化研究的思路”学术论文集[C];2008年

8 薛定明;;刺血疗法的临床应用[A];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腧穴专业委员会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兆文;张云凌;林石明;;刺血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刺络疗法暨首届少数民族放血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秀华;胡锦秀;;刺血疗法治疗瘀热痰结型痤疮的临床研究[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高波;[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2 欧阳颀;[N];健康时报;2007年

3 安徽省怀宁县血吸虫病防治站 王维恒;[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雪敏;[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王惟恒;[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记者 吴洣麓;[N];北京科技报;2012年

7 天津市武清中医院 曹力明 邢俊标;[N];健康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李凯风;[N];民族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美惠;头部刺血疗法为主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姣君;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张蕾;刺血疗法在明清温病治疗中的运用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3 刘绮彤;荥穴刺血疗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疼痛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董晗;《内经》刺血疗法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周丹凤;刺血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李仑智;刺血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付弋;刺血疗法治疗佐剂性关节炎泻热作用外周机理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8 潘满敬;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欧阳桂龄;俞募配穴结合刺血疗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曾兰蕊;刺血疗法结合电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俞募配穴结合刺血疗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46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9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