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化痰祛瘀法治疗痰瘀互结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7-06-25 05:15

  本文关键词:化痰祛瘀法治疗痰瘀互结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痰瘀互结型失眠症患者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积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SQI)、实验室指标等变化,以评估“化痰祛瘀法”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符合标准的75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化痰祛瘀法治疗,中药汤剂每日两次,晚上及次日早晨服用,每次一包。对照组予复方枣仁胶囊口服,一次1粒,睡前服。两组均每周复诊一次,疗程为8周。通过观察两组患者观察期间中医症候积分、PSQI分值、实验室指标等变化情况,以评估“化痰祛瘀法”的疗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本实验共纳入75例,71例完成临床实验观察,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各脱落2例,脱落率为5.33%。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中医症候积分、PSQI分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中医症候综合积分疗效、PSQI分值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3.本次实验,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异常变化,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化痰祛瘀法可改善痰瘀互结型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及伴随症状。2.化痰祛瘀法治疗痰瘀互结型失眠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化痰祛瘀法 痰瘀互结型 失眠症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6.23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前言9-10
  • 临床研究10-16
  • 1. 研究资料10-11
  • 1.1 病例选择10
  • 1.2 诊断标准10
  • 1.3 病例选择标准10-11
  • 2. 实验设计11-12
  • 2.1 实验类型11
  • 2.2 病例样本估算11-12
  • 3. 研究方法12-16
  • 3.1 研究对象分组12
  • 3.2 治疗方法12
  • 3.3 观测指标12-13
  • 3.4 疗效评定标准13-14
  • 3.5 安全性评价标准14
  • 3.6 统计学处理方法14
  • 3.7 技术路线图14-16
  • 结果16-23
  •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16
  • 2. 基线分析16-18
  •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16-17
  • 2.2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分布情况17
  • 2.3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PSQI分值情况17-18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实验室指标情况18
  • 3. 疗效性分析18-21
  • 3.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比较18-19
  • 3.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19
  • 3.3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综合积分疗效比较19-20
  • 3.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SQI分值比较20
  • 3.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0-21
  • 4. 安全性评价21-23
  • 讨论与分析23-32
  • 1. 近代医学对失眠症的认识23-24
  • 1.1 发病机制23
  • 1.2 失眠症的影响23-24
  • 1.3 西医治疗方法24
  • 2. 祖国医学对失眠症的认识24-26
  • 2.1 中医病因病机24-25
  • 2.2 中医药治疗25
  • 2.3 中医对痰瘀互结型失眠症的认识25-26
  • 3. 立方依据26
  • 4. 方义26-29
  • 4.1 组方配伍分析26-27
  • 4.2 单味药功效分析27-28
  • 4.3 组方药理学分析28-29
  • 5. 对痰瘀互结型失眠症中医症状疗效分析29-30
  • 6. PSQI分值疗效分析30-31
  • 7. 脱落病例分析31
  • 8. 安全性分析31
  • 9. 问题与展望31-32
  • 结论32-33
  • 参考文献33-35
  • 附录35-42
  • 附录A35-37
  • 附录B37-39
  • 附录C39-41
  • 附录D41-42
  • 致谢42-43
  • 文献综述43-47
  • 参考文献45-47
  • 作者简历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继东;中药化痰祛瘀配合西药治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36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年05期

2 曾庆明,陈旭,陈日,胡春杰;化痰祛瘀法治疗Ⅱ型糖尿病[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3 张立军,康秀钢;化痰祛瘀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32例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年02期

4 张丽霞;吴水盛;;理气化痰祛瘀法治疗肠胃易激综合征56例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03期

5 凌家生;宋斌;黄献华;;利湿化痰祛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31例[J];陕西中医;2012年09期

6 黄玉英;;从细菌阈值假说探讨化痰祛瘀法可延长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缓解期[J];四川中医;2013年03期

7 李根龙;;化痰祛瘀合法治疗眩晕9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18期

8 谢海州;许庆友;;化痰祛瘀法治疗眩晕一得[J];云南中医杂志;1987年05期

9 张国敏,吴军;化痰祛瘀法在急症中的应用[J];新中医;1991年11期

10 陈洁;;化痰祛瘀法治疗代谢综合征32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应麟;王松龄;周生花;;化痰祛瘀开窍方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60例[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崔应麟;王松龄;郑伟锋;;化痰祛瘀开窍汤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观察[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林明雄;焦华梅;王发渭;;化痰祛瘀法治疗恶性肿瘤探讨[A];全国中医药研究生专辑[C];2005年

4 龚一萍;王兴建;;利湿化痰祛瘀法防治高脂血症大鼠的实验研究[A];第八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鲁扬;;应用补肾化痰祛瘀法治疗老年高脂血症[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6 石占利;陈芝芸;严茂祥;;理气化痰祛瘀法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SREBP-1c/FAS表达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倪伟;吴银根;张惠勇;;温阳化痰祛瘀法治疗36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二)[C];2004年

8 王志英;许惠琴;束建清;;化痰祛瘀、降气平喘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A];2002中医药博士论坛——中医药的继承、创新与发展[C];2002年

9 刘中勇;邹国辉;唐娜娜;张丽;;平肝潜阳化痰祛瘀法对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石占利;陈芝芸;严茂祥;何蓓晖;洪研;;理气化痰祛瘀法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SREBP-1c/FAS表达的影响[A];重症医学十年回顾与展望——2012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进补必须识补(下)[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立锋;化痰祛瘀法防治腹膜纤维化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薛晓明;益气化痰祛瘀胶囊对肺纤维化大鼠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福兰;化痰祛瘀法治疗痰瘀互结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吕雪莹;清热化痰祛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汪文星;滋阴补肾兼化痰祛瘀法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邵杰;曲淑琴教授应用化痰祛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史新霞;补肾化痰祛瘀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周鹏飞;中药化痰祛瘀散结方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杨艳;健脾化痰祛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文景玉;补肾化痰祛瘀法治疗高血压病(2级)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刘娇;化痰祛瘀法治疗痰瘀互结型眩晕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易铭佳;清热化痰祛瘀法治疗aSAH急性期中枢性发热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化痰祛瘀法治疗痰瘀互结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0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480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b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