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化气利水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2 21:01

  本文关键词:化气利水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化气利水 加味五苓汤 恶性胸腔积液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化气利水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运用这一中医疗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提供科学的、客观的依据。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拓展思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60例病例分成对照组30例及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呋塞米[国药准字H31021074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20mg/片,每次20mg,口服,2次/日];治疗组给予按化气利水法原则组方的加味五苓汤[组成:白术30g泽泻20g茯苓15g猪苓15g葶苈子15g(包煎)桂枝10g桔梗10g葫芦30g大枣10g炙甘草5g煎服法:由云南省中医医院中药房煎药机煎药提供口服汤药,1剂煎3袋,150ml/袋,口服,1袋/次,3次/日]。两组均以14天为一个疗程。观测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消除胸水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做出评价。结果: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消除胸水有效率(恶性胸水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析:对照组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有效率为66.67%,两组有效率经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消除胸水的疗效相同。2.两组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40%,治疗组有效率为80%,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经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中医临床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经统计学检验不存在差异(P0.05);治疗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经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可以明显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生活质量。4.安全性指标分析:治疗组对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大小便常规等安全性指标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1.以“化气利水”治法立意的加味五苓汤治疗少-中量恶性胸腔积液与呋塞米疗效相当,可以加速胸水的排出,防止恶性胸水的大量蓄积。2.化气利水法可以明显改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同时也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化气利水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未见不良反应,提示本治疗方法安全可靠。
【关键词】:化气利水 加味五苓汤 恶性胸腔积液 临床疗效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3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9-10
  • 前言10-12
  • 材料和方法12-16
  • 1. 研究目的12
  • 2. 病例来源12
  • 3. 病例选择标准12-13
  • 4. 分组及实验方法13-14
  • 5. 观察指标14
  • 6. 疗效评定14-15
  • 7. 疗效分析15
  • 8. 统计学处理15-16
  • 临床资料16-18
  • 一、性别、年龄及病程16
  • 二、胸水量16
  • 三、中医证候积分16-17
  • 四、卡氏评分17-18
  • 研究结果18-22
  • 一、胸水量18
  • 二、中医证候积分及其疗效18-19
  • 三、卡氏评分19-20
  • 四、安全指标20-21
  • 五、不良反应21-22
  • 讨论22-28
  • 一、本课题研究背景22-23
  • 二、加味五苓汤的组方23-26
  • 三、化气利水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优点26-28
  • 结论28-29
  • 参考文献29-30
  • 综述30-53
  • 参考文献49-53
  • 附表53-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7-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秋娟,谷永强;白介素Ⅱ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体会[J];山西临床医药;2000年10期

2 李红霞;沈琪;;恶性胸腔积液98例临床分析[J];工企医刊;2000年05期

3 闫培清,于晓红,于卫东;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进展[J];临床荟萃;2001年01期

4 许世宁,许世宏;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观察[J];山东医药;2001年17期

5 王优,林爱俊,林涛;闭式经皮胸膜刷检诊断恶性胸腔积液35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年04期

6 孙秀威,冯占军,曹凤琴,马文杰,叶大勇;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胸腔积液[J];黑龙江医学;2001年06期

7 周芳,马树勋,王自玲;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13期

8 方修平;多指标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1年03期

9 时 军,张莉峰,唐学义,樊和明;康赛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2例疗效观察[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2年02期

10 周维国,赵丽波,朱春凤,于敏;恶性胸腔积液的综合治疗[J];吉林医学;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良兴;陈伟训;吴军;陈少贤;黄晓颖;陈彦凡;;流式细胞术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2 沈凌;王利民;任振义;;骨桥蛋白在良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A];华东地区第13届中青年呼吸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严文跃;钱晓萍;刘宝瑞;;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进展[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4 于双杰;娄晓光;孙中兴;田玲玲;丁娟;;中西医整合冲击疗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1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郑远航;梁国强;陈炳贵;;腔内交替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6例疗效分析[A];肝脏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及新进展学习班专刊[C];2005年

6 山广志;;恶性胸腔积液的腔内治疗与中药治疗相结合的临床观察[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陈小冰;吕江清;李德宪;陈志宏;谭毅刚;;三组药物腔内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8 韩力群;李玉芳;历为良;;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术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万小平;;纤支镜在恶性胸腔积液检查中的应用价值[A];河南省首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会议暨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凡瞿明;罗光成;;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副主任医师 徐榕;恶性胸腔积液可以治疗[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2 张中桥;西安:利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恶性胸腔积液[N];医药经济报;2005年

3 魏慎海;恶性胸腔积液首选胸腔镜治疗[N];健康报;2006年

4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恶性胸腔积液辨治[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5 张中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疗效好[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万同己;恶性胸腔积液的药物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2年

7 张中桥;恶性胸腔积液引流新方法[N];保健时报;2005年

8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教授 金发光邋朱立明 整理;微创置管+药物灌注恶性胸腔积液有治[N];健康报;2008年

9 王莉珍;中药配合腔内灌注胸腔积液治疗方法再创新[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束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2 李诗;白介素-27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免疫调节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徐欠欠;TLR4通过调节TH1/Th17细胞反应抑制恶性胸腔积液形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吕明明;MiR-141-CXCL1调控Treg机制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5 李际强;热物理疗法配合中药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李儒佑;检测Perforin和CTLA-4在研究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微环境免疫状态的应用[D];武汉大学;2010年

7 周明;胸腔内药物注射对裸鼠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8 田莉;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内活性IL-16水平的改变及其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林桦;Th1细胞和Th17细胞在小鼠恶性胸腔积液中的相互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10 王珏;泻肺逐饮汤对恶性胸腔积液大鼠TGF-β1、AQP1、CTLA-4和PFP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宏扉;恶性胸腔积液中VEGF、MMP-9、CD44和miRNA的表达[D];遵义医学院;2015年

2 韩厅蓄;5种肿瘤标志物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的初步评估[D];贵阳医学院;2015年

3 许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顺序观察及恶性胸腔积液特异性多肽标志物探索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4 袁杰清;TXNIP和CEA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陈书磊;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6 胡婕;MACC1和c-MET检测在肺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7 刘建丽;化气利水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8 瞿彬;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的证型分布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冯挺眉;自然杀伤性T细胞在恶性胸腔积液疾病中的分布及其表型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沈林峰;凝血酶及其受体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化气利水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化气利水 加味五苓汤 恶性胸腔积液 临床疗效




本文编号:511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511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a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