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观察
本文关键词: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观察
【摘要】:研究目的:探析子宫内膜癌患者体质类型分布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以期能发现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病的一般情况、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及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其特殊高危体质类型,从而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早期预防和个体化诊疗提供参考,为进一步采用中医中药防治子宫内膜癌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方法,结合中医体质调查量表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临床调查,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三院妇科病房于2015年03月01日-2015年09月30日间住院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临床调查研究,按中医体质分型与判定标准进行体质判定,将体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般病例资料、中医体质类型、中医证候运用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用于年龄、月经初潮年龄、产次和体重指数等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1.7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的分布范围为33-77岁,平均年龄为(53.23±8.55)岁。高峰发病年龄为41—60岁,占全部病例数的75.95%。职业中无业患者占百分比最大,达39.24%,其次是工人和职员。文化程度中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62.03%;月经初潮年龄≤12岁有23例(占29.11%),13-15岁有37例(占46.84%),≥16岁有19例(占24.05%);产次≤1次和≥2次分别为48例(占60.76%)和31例(占39.24%);婚姻状况中已婚、未婚和离异或丧偶分别占1.27%、82.28%和16.46%。2.九种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为:痰湿质19例,占24.05%;湿热质13例,占16.46%;气虚质1 2例,占15.19%;血瘀质1 1例,占13.92%;平和质7例,占8.86%;阳虚质7例,占8.86%;气郁质6例,占7.59%;阴虚质,3例,占3.80%;特禀质1例,占1.27%。结果表明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气虚体质为子宫内膜癌患者主要发病体质。3.子宫内膜癌患者在不同年龄段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的特点为:青年组以痰湿质为主,其次为血瘀质和湿热质;中年组以痰湿质为主,其次是湿热质、气虚质和血瘀质;老年组以气虚质为主。4.7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医证候类型分布特点为湿热蕴毒证最多,达34例,其次为肝郁血热证17例、气滞血瘀证17例,肝肾阴虚证7例,脾肾阳虚证最少,占4例,结合子宫内膜癌的病因病机,提示湿热之邪、热邪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密切相关。5.79例患者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体重指数、月经初潮年龄、产次、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与各体质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医体质类型和不同中医证候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以痰湿质为主,其次为湿热质、气虚质和血瘀质。2.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中医体质和中医证候相关程度较高,二者有一致性。3.中医体质学说为子宫内膜癌特殊高危体质人群的预防、筛查及诊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中医体质 中医证候 相关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3
【目录】:
- 缩略语表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1
- 文献综述11-18
- 1 中医学对子宫内膜癌的认识11-14
- 1.1 古代中医文献对子宫内膜癌病名的认识11-12
- 1.2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病机12-13
- 1.3 子宫内膜癌的辨证论治13-14
- 2 中医体质学的研究14-15
- 2.1 中医体质学的渊源及发展14-15
- 2.2 中医体质学在临床应用中的展望15
- 3 中医体质学与肿瘤的相关研究15-18
- 3.1 体质与肿瘤的发生15-16
- 3.2 体质与肿瘤的防治16-18
- 资料与方法18-32
- 1 研究对象18
- 1.1 病例选择18
- 2 研究方法18
- 2.1 调查内容18
- 3 中医证候分型标准18-19
- 4 子宫内膜癌西医诊断标准19
- 4.1 病理类型WHO(2003)19
- 4.2 组织学分级(FIGO,1988)19
- 4.3 手术-病理分期(FIGO,2009)19
- 5 统计方法19
- 6 研究结果及分析19-32
- 6.1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一般情况19-23
- 6.2 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医证候类型分布情况23-24
- 6.3 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医体质分析24-32
- 讨论32-37
- 1 子宫内膜癌患者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32-34
- 2 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年龄的关系34-35
- 3 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体重指数的关系35
- 4 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的关系35-36
- 5 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干预及调理的探索性分析36
- 6 不足与展望36-37
- 6.1 不足36
- 6.2 展望36-37
- 结论37-38
- 致谢38-39
- 参考文献39-4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3-45
- 个人简历45-46
- 附表46-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佳钰;孙淑娴;包蕾;王济;;《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颁布后5年内中医体质学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02期
2 邸洁;朱燕波;王琦;王洋洋;;不同年龄人群中医体质特点对应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年05期
3 黄健飞;周国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体质与证候关系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4 王胜美;陆晓媛;;瘦素与子宫内膜癌及VEGF[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5 李军;薛晓鸥;刘小丽;马秀丽;谢伟;;子宫内膜病变的中医证型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6 朱燕波;王琦;吴承玉;庞国明;赵健雄;沈世林;夏仲元;闫雪;;18805例中国成年人中医体质类型与超重和肥胖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年11期
7 李秀丽;杨志杰;;中医体质学与肿瘤的相关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0年04期
8 张向农;王欣;王梅;丁爱萍;史凤磊;;355例肿瘤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年05期
9 胡学军;龙顺钦;杨小兵;吴万垠;邓宏;柴小姝;何文峰;廖桂雅;周宇姝;欧阳育树;蔡姣芝;;原发性肝癌的中医体质调查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4期
10 陈润东;李小燕;;试论气郁体质与妇科疾病[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崇洋;178例子宫内膜癌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高危因素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孟楠楠;80例卵巢癌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崔良慧;连花汤抗裸鼠子宫内膜癌的作用及对TLR4/MyD88信号通路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刘静;宫颈HR-HPV感染与中医体质及阴道免疫微环境的关系[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郭晨旭;180例肿瘤患者中医体质调查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29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529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