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电针“委中”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LIF、IL-17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07 18:08

  本文关键词:电针“委中”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LIF、IL-17表达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多裂肌 损伤修复 炎症因子 白血病抑制因子 白介素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委中"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对骨骼肌肌肉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骨骼肌损伤前炎症因子白介素17(interleukin,IL-17)表达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电针委中组、电针肾俞组,每组18只。每组再随机分为1天、3天、7天三个时间点。麻醉后于双侧L4-5多裂肌注射0.5%布比卡因溶液复制多裂肌损伤模型,通过光镜观察分析造模后多裂肌形态结构的变化。通过ELISA和免疫组化观察1天、3天、7天多裂肌LIF、IL-17表达含量的动态时相变化。结果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不同时间点的LIF及IL-17表达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委中和电针肾俞组的IL-17表达含量有所降低(P0.01),而LIF的表达含量有所增加(P0.01);与电针肾俞组比较,电针委中组在1天后下调IL-17的表达含量更明显(P0.05),在3天、7天后上调LIF的作用更显著(P0.05)。结论电针委中可促进IL-17的表达下调,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同时可增加LIF的表达含量,促进骨骼肌中葡萄糖的摄取,利于骨骼肌修复。
【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东省第二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
【关键词】多裂肌 损伤修复 炎症因子 白血病抑制因子 白介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4052)
【分类号】:R245
【正文快照】: 多裂肌是位于脊柱最内侧且附着面积最大的椎旁肌,腰骶段的多裂肌对腰椎的动力性稳定起到80%以上的重要作用[1]。一旦腰多裂肌发生损伤、萎缩及功能紊乱,就可能导致腰椎失稳引发腰痛。骨骼肌损伤后需经历炎症(坏死)、修复与再生等3个病理阶段[2]。早期的炎症反应过程与骨骼肌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燕彪;徐海珊;李建华;;不同病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多裂肌横截面面积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年03期

2 刘邦忠,李泽兵,何萍,贾月霞,朱一皓,韩荣;慢性腰痛患者在脊柱突然失衡时多裂肌的肌电表现[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年10期

3 吴巍巍;胡志军;范顺武;徐文斌;方向前;赵凤东;;慢性腰痛对脊旁多裂肌萎缩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伤;2014年03期

4 刘邦忠,李泽兵,何萍;多裂肌在脊柱突然失平衡时的肌电表现[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04期

5 白玉花;董利薇;王军如;曾建业;张静;;五禽戏对改善腰骶部多裂肌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年04期

6 周同;陆爱云;;多裂肌与慢性腰痛康复的研究现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年04期

7 廖洪溢;;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年16期

8 蒋宋怡;胡志军;范顺武;方向前;;两种入路在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中对多裂肌损伤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3年09期

9 杜志峰;池红景;李爱华;李海然;王胜林;王书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同时期多裂肌形态变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年08期

10 黎庆初;闫慧博;刘宝戈;金大地;;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J];脊柱外科杂志;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志军;范顺武;方向前;赵凤东;;单侧腰痛病例腰椎多裂肌萎缩的相关因素研究[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程鹏;;腰椎脊旁肌微创入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体会[A];2013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博;腰椎多裂肌改变与关节突关节炎相关性探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祝婷婷;多裂肌脂肪定量及深、浅肌纤维差异的磁共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胡志军;腰椎后路手术原性多裂肌损伤和萎缩的相关研究:解剖基础和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继勇;多裂肌间隙与传统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多裂肌影响的对比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2 杨超凡;腰背伸动作对腰椎间盘退变大鼠多裂肌的影响[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张向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燕飞式腰背伸锻炼与腰段多裂肌相关性研究[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白玉花;五禽戏对腰骶部多裂肌的影响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5 刘明;腰椎多裂肌核磁共振影像学改变在成人腰椎退变中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6 龚剑秋;单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双侧多裂肌的病理生理改变[D];浙江大学;2011年

7 文志远;特种坐姿人员多裂肌超声形态改变量化评估[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吴巍巍;慢性腰痛对脊旁多裂肌萎缩的影响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9 王延国;腰椎后路不同显露方式对多裂肌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范建国;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D];南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31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531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c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