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经刺络法对间歇期偏头痛中瘀血体质人群的干预研究
本文关键词:推经刺络法对间歇期偏头痛中瘀血体质人群的干预研究
【摘要】:目的:本课题从中医治未病思想出发,探究推经刺法对间歇期偏头痛中瘀血体质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并对各项需观察指标进行干预前采集。治疗组在间歇期运用推经刺络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发作期采用常规针刺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瘀血体质转化条目评分、大脑中动脉(MCA)血流流速、VAS评分以及偏头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32.5%);显效18例(45%);有效6例(15%);无效3例(7.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痊愈5例(12.5%);显效10例(25%);有效18例(45%);无效7例(17.5%);总有效率82.5%,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中医证候疗效、瘀血体质转化条目评分、大脑中动脉(MCA)血流流速、VAS评分以及偏头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方面均具有比较意义。结论:与常规针刺相比,推经刺络法对瘀血质间歇期偏头痛人群干预效果满意,能有效改善瘀血体质;从而对瘀血质偏头痛有更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单位】: 烟台市中医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关键词】: 偏头痛 体质干预 治未病 推经刺络法
【基金】:烟台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4WS040)
【分类号】:R246.6
【正文快照】: 中医学方面,偏头痛属于“头风”、“首风”、“脑风”、“头痛”的范畴,几千年以来,中医对偏头痛的病因、病机认识不断完善,其治疗方法不断革新,近年来临床实验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中医体质学的发展和治未病思想的发扬,为偏头痛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在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克利;;刺络法治疗痤疮304例[J];河北中医;1987年06期
2 杨骏;张庆萍;;虚证刺络论[J];上海针灸杂志;1996年01期
3 高志莉,穆怀萍,陈冰,王素文;刺络法加中药治疗带状疱疹96例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2000年02期
4 小池俊治;日中刺络疗法的比较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5年05期
5 王雅丽;纪品先;;刺络美容研究[J];中国民间疗法;2008年11期
6 冀晓利;郭宏奇;;刺络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7 张阔;李凯;孟向文;;刺络疗法安全性探讨[J];吉林中医药;2012年07期
8 孙国杰;;浅谈刺络法及其应用[J];江苏中医杂志;1981年02期
9 王平;刺络刍议[J];北京中医;1985年04期
10 王岂超;刺络治疗在日本的发展史:与西洋刺络术发展作对比[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泓;;论刺络补虚[A];中国针灸学会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贾剑南;郭义;;浅述中国古代刺络简史[A];第二届全国刺络疗法暨首届少数民族放血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黎杰;何青;;刺络法与经络的联系[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九次学术交流会暨“针灸治疗痛症及特种针法”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4年
4 李军;;石学敏院士刺络法临床应用体会[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针灸临床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周淑英;魏毅;;浅谈刺络法[A];中国针灸学会第六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交流暨针灸学科发展与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叶允仁;;刺络法治疗翳症47例[A];2009年全国基层优秀中医表彰大会暨全国第二次民间验方、诊疗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李军;;石学敏院士刺络法临床应用体会[A];第二届全国刺络疗法暨首届少数民族放血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海江;黄芩;;循经刺络方法治疗颈椎病310例临床报道[A];全国基层中医临床应用学术会论文集[C];1996年
9 张继成;;针刺加刺络疗法治疗偏头痛80例临床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七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思思;路树超;刘炜;王晨绯;吴冬;刘清国;;《内经》刺络理论探析[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湖北省襄樊市中医医院 李丽;刺络疗法止糖尿病神经痛[N];健康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小池俊治;日中刺络疗法的比较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2 郑景予;祛瘀生新刺络法联合逍遥散治疗中风后郁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郑凤娇;巨刺法配合局部刺络治疗肩周炎(瘀滞证)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江舟;祛瘀生新刺络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杨佳;《黄帝内经》刺络泻血疗法的理论探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李振;推拿配合大椎刺络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型)的退热时效性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52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55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