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药溻渍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使用中药溻渍法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的观察,初步评价该方法的临床疗效性及简便性、安全性,为广大女性提供更为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1.选取58例来自于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患者。随机将5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使用中药溻渍法(方选少腹逐瘀汤加减),对照组口服中成药(少腹逐瘀胶囊),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并评价中药溻渍法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有效性及优越性。2.治疗组:方剂选少腹逐瘀汤加减(小茴香30g,炮姜15g,肉桂10g,乌药15g,蒲黄(包煎)15g,五灵脂(包煎)15g,川芎15g,当归25g,川牛膝15g,茯苓25g,元胡15g,红藤30g)。用法:将上述药物装入患者自制的溻渍袋内。将煮好的溻渍袋置于少腹部,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左右。对照组:口服少腹逐瘀胶囊,3粒/次,3次/天。3.两组治疗均于每次经后第3天开始,14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的综合有效率、中医证候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组局部体征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综合积分、证候积分、体征积分平均水平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积分平均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各组积分平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两组方法均可缓解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溻渍法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药物吸收,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不仅起效快,且不易复发,既便于患者接受,又有利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药溻渍法 寒湿凝滞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1.9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英文缩略词表10-11
- 第1章 绪论11-13
- 第2章 研究方法13-21
- 2.1 临床资料13-16
- 2.1.1 一般资料13
- 2.1.2 诊断标准13-15
- 2.1.3 病例采集标准15-16
- 2.2 研究方法16-21
- 2.2.1 分组方法16
- 2.2.2 治疗方法16-17
- 2.2.3 疗效判定方法17-19
- 2.2.4 病情分级19
- 2.2.5 疗效判定19-20
- 2.2.6 统计方法20-21
- 第3章 研究结果21-30
- 3.1 一般资料比较21-23
- 3.1.1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情况比较情况21-22
- 3.1.2 两组患者病程分布情况比较情况22
- 3.1.3 两组患者病情分布情况比较情况22-23
- 3.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积分变化比较情况23-24
- 3.2.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综合积分变化比较情况23
- 3.2.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变化比较情况23-24
- 3.2.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体征积分变化比较情况24
- 3.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疗效情况比较分析24-26
- 3.3.1 综合疗效情况比较24-25
- 3.3.2 证候疗效情况比较25
- 3.3.3 局部体征疗效情况比较25-26
- 3.4 治疗组相关资料分析26-28
- 3.4.1 治疗组不同分组变量间综合疗效分析情况26
- 3.4.2 治疗组不同分组变量间证候疗效分析情况26-27
- 3.4.3 治疗组不同分组变量间体征疗效分析情况27-28
- 3.5 两组药物起效时间情况比较28
- 3.6 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监测情况28-29
- 3.7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9-30
- 第4章 分析与讨论30-38
- 4.1 中医对SPID的认识30-31
- 4.2 立题依据31-32
- 4.3 组方分析32-36
- 4.3.1 方解32-33
- 4.3.2 现代药理研究33-36
- 4.4 研究结果分析36-37
- 4.5 存在的问题37-38
- 第5章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4
- 综述44-52
- 参考文献49-52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绩52-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晓玲;;慢性盆腔炎的综合疗法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年89期
2 张文海;;川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26期
3 李生秀;孔春芳;;妇科千金胶囊联合康复消炎栓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年10期
4 李艳;苗明三;;肉桂的化学、药理及应用特点[J];中医学报;2015年09期
5 王雁梅;王瑞芳;王文宝;邢志霞;赵喜兰;;当归炮制品抗血栓抗炎镇痛泻下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年08期
6 周时;;中药川芎中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5年05期
7 孙晶;陈莹;;妇炎宁汤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观察6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5年04期
8 王雅楠;宋殿荣;;中药灌肠-离子导入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5年04期
9 初颖;;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08期
10 刁铁成;;茯苓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5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缨;刘云鹏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经验[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梦;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高璐;导师王翠霞教授对慢性盆腔炎治疗的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杨娟;延胡索乙素抗血栓作用及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4 马建峰;中医综合疗法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52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552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