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经麻黄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探究
本文关键词: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经麻黄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探究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经麻黄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麻黄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喘息、肺部湿罗音的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方面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增加麻黄汤,可以增强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单位】: 巴中市巴州区卫生进修学校;巴中市巴州区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关键词】: 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 麻黄汤 临床效果
【分类号】:R259
【正文快照】: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以及周围的组织产生的慢性的非特异性的炎症[1]。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也称为哮喘性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发病与感染、患者的特应性有关,临床表现以刺激性干咳为主,会伴有呼气性呼吸困,夜晚或者清晨时咳喘会加重,虽然此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平安;;以麻黄汤为例说明方剂的组成原则及其意义。[J];江西中医药;1983年04期
2 王学航;;麻黄汤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4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08期
3 王维澎;麻黄汤新用[J];新中医;2000年01期
4 王津慧;麻黄汤扶正作用探析[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李思伟;麻黄汤加味治疗顽固性腹胀[J];黑龙江中医药;2001年06期
6 陈燕萍;麻黄汤加减应用验案三则[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年11期
7 倪方利;;麻黄汤临证活用举隅[J];光明中医;2007年07期
8 王付;;麻黄汤合方应用札记[J];新中医;2010年02期
9 王宝华;谢艳秋;;从麻黄汤名存实亡而想到的[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6期
10 王付;;学用麻黄汤及其衍生方的思考与探索[J];中医药通报;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潘年松;;麻黄汤的现代探索与传统认识的比较和思考[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全国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谭锐;郭力;董晓萍;;麻黄汤发汗物质基础的研究[A];2002中医药博士论坛——中医药的继承、创新与发展[C];2002年
3 潘年松;;麻黄汤的现代探索与传统认识的比较和思考[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方证对应的诊断学基础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傅缨;;夏用经方麻黄汤[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首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华;麻黄汤的启示[N];健康报;2007年
2 刘永刚;罗佳波;蒋毅萍;《伤寒论》名方麻黄汤有抗过敏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谭洪福;风寒证与麻黄汤小议[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黄建明 田伟;实验研究证实:麻黄汤治疗哮喘作用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仝小林;麻黄重剂应用探讨[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6 高 飞;麻黄剂临床运用体会[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 张英栋;麻黄剂临证“一剂知二剂已”的启示[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曾宪斌;麻黄[N];家庭医生报;2005年
9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 张英栋;从治银屑病体会药以胜病[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10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 孙国印;麻黄应摆脱“六陈”说[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文跃强;基于古今文献的方剂功效认定及其术语规范化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刘永刚;麻黄汤组方原理的研究—麻黄汤及拆方抗炎、抗过敏性哮喘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3 马艳春;麻黄汤配伍规律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4 魏凤环;麻黄汤组方原理的研究——PK-PD法研究组方对君药麻黄效应成分及药理活性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睿;麻黄汤化学成分的解析及其谱效关系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王琛;麻黄汤和桂枝汤中药药理机制分子水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姚良忠;麻黄汤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吴昭晖;麻黄汤不同配伍对佐使药有效成分及指纹图谱的影响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5 戴松铭;麻黄汤辨证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林文硕;麻黄汤红外光谱与若干单味中药拉曼光谱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贾雷;基于热动力学表征的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寒热差异及其配伍规律[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贺丰;麻黄汤中臣佐使药对君药效应成分在人体药代动力学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9 冯欣;麻黄汤煮散颗粒汤剂与麻黄汤传统汤剂的药学比较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53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553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