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例眩晕患者的中医体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3 11:33
本文关键词:260例眩晕患者的中医体质研究
【摘要】:目的:眩晕是一类综合性疾病,多种疾病均可引起,由于其发病率高,病因复杂,疗效差异性大,病程迁延难愈等特点,西医在眩晕的诊治上有一定的不足;中医在眩晕的防治及保健上积累了丰富经验,有着良好的处理方法,特别是在预防保健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对于眩晕患者的体质研究目前缺乏相关资料。本课题拟通过判断患者的体质类型,了解眩晕患者的体质情况,探讨眩晕与体质的联系,结合体质类型的特点,针对性的指导,达到对眩晕的防治目的。同时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发病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发病特点,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好基础工作。方法:选择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眩晕患者纳入研究,样本量为260例,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进行问卷,方式采取”医问-患答”的他评式问卷模式进行调查,同时分类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发病相关因素,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眩晕患者的体质类型中,以气虚质比率最高,远高于其他体质类型,常见的体质类型还有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痰湿质和阳虚质,比率较低的体质类型有特禀质、湿热质和平和质。眩晕患者体质的兼夹情况中,含有多种体质类型的患者常见。2.眩晕患者的性别上,男女比例为1:2.66;从划分的年龄段可以看出,处于56-69之间的患者发病率占比为57.69%;从划分的BMI区间来看,超过正常体重指数的人群占比为62.31%;从眩晕患者的病程上可以看出,病程在1周以内占比为13.08%,1周~1月者占比为35.38%,1月~1年者占比为23.85%,≥1年者占比为27.69%;从眩晕患者发病时的性质上看出,以视物旋转为表现的眩晕患者占比为66.15%;从诱发因素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有诱因者占比为46.15%,常见诱因为体位改变(起躺、翻身),占比46.15%;从眩晕患者持续时间的数据分析结果上看,眩晕发作到终止时间在数秒内的患者占比为40.38%,处于秒“分钟者占比为18.08%,处于分钟~小时者占比为20.00%;从眩晕患者有无伴随症状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有伴随症状者占比为85.38%,其中常见的伴随症状为:恶心63.08%、耳鸣41.92%、呕吐32.31%、头痛23.08%、耳聋21.54%、畏光10.00%、畏声9.62%;从有无基础疾病的统计分析来看,有基础疾病者占比为48.08%,常见基础疾病为高血压37.24%、高血脂19.90%、糖尿病15.82%;从有无眩晕家族史的统计分析来看,有家族史者占比为9.62%,无家族史者占比为82.31%。将患者一般情况和及发病相关因素导入SPSS 21.0软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危险因素筛选,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单因素分析所得的关联为基础,采用Forward conditional法建立回归模型,确定α=0.50,将首次发病年龄、BMI、病程、性质、诱发因素、持续时间、家族史纳入模型,其中年龄、BMI、病程、诱发因素、持续时间以哑变量的形式纳入模型,参照组均为每个变量的第一个值。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因素为本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眩晕患者的体质类型中,最常见的是气虚质,针对气虚质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预防眩晕的发生有重要作用;患者兼夹多种体质类型者常见,临床工作中当注意综合考虑;年龄因素为眩晕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体质 眩晕 中医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5.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符号说明10-11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1-30
- 1. 中医综述11-23
- 1.1 古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11-14
- 1.2 现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14-15
- 1.3 现代眩晕常用辨证论治方法15-18
- 1.4 中医体质学说的运用18-21
- 1.5 体质学说在眩晕防治、保健工作中的应用21-22
- 参考文献22-23
- 2. 西医综述23-30
- 2.1 概念及常用分类23
- 2.2 流行病学23
- 2.3 常见病因及诊断23-26
- 2.4 常用检查方法26-27
- 2.5 眩晕的治疗27-28
- 参考文献28-30
- 前言30-31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31-49
- 1. 课题研究背景31-37
- 1.1 概述31
- 1.2 研究意义31-32
- 1.3 研究现状32-34
- 1.4 研究内容34-35
- 1.5 研究目标35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35-36
- 1.7 技术路线图36-37
- 2. 试验研究37-40
- 2.1 试验设计37
- 2.2 调查量表的选择37
- 2.3 受试者的选择37
- 2.4 诊断标准37
- 2.5 体质判定标准37-38
- 2.6 纳入标准38
- 2.7 排除标准38
- 2.8 统计方法38
- 2.9 试验方案38-40
- 3. 研究结果40-46
- 3.1 眩晕与体质相关情况分析40
- 3.2 眩晕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病相关因素分析40-46
- 参考文献46-49
- 结语49-54
- 1. 总括49
- 2. 结果与讨论49-53
- 2.1 眩晕与体质49-52
- 2.2 一般情况及发病相关因素52-53
- 3. 问题及展望53-54
- 附录54-56
- 致谢56-57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57-58
- 个人简历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海洋,张惠敏,高京宏;中医体质与证之异同[J];吉林中医药;2003年06期
2 龚海洋;略论中医体质分类[J];中医药学报;2003年06期
3 龚海洋,张惠敏,高京宏,刘保兴;中医体质与证源流考辨[J];中医药学刊;2004年02期
4 ;中医体质研究列入“973”[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年11期
5 周颖;冯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年04期
6 建宇;李杨;少谦;;我国第一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J];光明中医;2009年06期
7 朱燕波;;中医体质分类判定与兼夹体质的综合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1期
8 Q晨,
本文编号:614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6142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