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智慧当代价值的理论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医健康智慧当代价值的理论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传统中医学所倡导的生活方式是中医健康智慧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中医学集生活经验之精华,建立了系统、丰富多彩的养生理论,构建了切实可行的健康生活模式。本课题拟对这份宝贵的中华民族健康智慧进行系统收集、整理和提炼。为中医的健康智慧在当代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特别是通过对生活方式的研究,释放生活方式的理论潜能,为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供指导。本课题力求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总结中医学倡导的生活方式,探讨其在当代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价值。研究方法:1.资料收集:围绕研究目的,利用网络数据库资源及图书馆资源,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收集有关生活方式与健康及疾病关系的调研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2.资料分析: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现实流调学资料为素材,分析生活方式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并探索其中的机理。3.理论总结:归纳总结中医学健康的生活观念,探索其当代应用价值,提炼出中医学健康的生活模式。研究内容:1.通过查阅中医学文献,系统收集、整理和归纳中医学的健康智慧以及涉及生活观念、健康观念、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原则,厘清历史沿革。2.分析、整理上述内容,总结、提炼出中医学的生活观念。3.以当代流调学研究资料为实证材料,探索不良生活方式与疾病发生的内在联系性,解读其致病机理。4.分析现代民众生活方式变迁的相关影响因素。即观察、分析客观因素,更注重主观因素的深度剖析。5.探讨中医的健康智慧在矫正不良生活方式方面的价值和意义。6.提出并构建符合当代生活、具有中医学特色的健康生活模式。研究结果:1.阅读古代文献,收集历代医家著作中有关的生活观念、所倡导的生活行为方式等内容,对相关学术思想及发展进行了梳理。2.分析现代中国人生活方式变迁及其原因,剖析生活方式与健康及疾病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生活方式的变化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3.时代的变迁导致了疾病谱的变化,当代许多慢性疾病及传染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不当密切相关。4.中医健康生活模式对对于提高民众健康水平、防治慢性病、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对于促进文化认同、彰显民族精神、传承和传播中医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论:中医学不仅是防治疾病的一门学问,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它的许多养生理论,源自于生活经验,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中医学的健康生存之道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变迁,医疗模式的改变及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疾病高发,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医学关于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畅情志、节制房事等健康生活观念及一整套的具体操作体系,对于当代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民众健康素质,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中医 健康生活方式 当代价值 慢性病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12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2
- 前言12-13
- 第一章 中医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历史追溯13-17
- 1.先秦时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13-14
- 2.秦汉晋唐时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14-15
- 3.宋金元时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15
- 4.明清时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15-16
- 5.现代中医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16-17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居民生活方式的变迁17-23
- 1.生活方式的变化17-22
- 1.1 物质生活的变化17-19
- 1.2 文化休闲生活的变迁19-21
- 1.3 生活观念的变迁21-22
- 2.总结与探讨22-23
- 第三章 社会转型期生活方式变迁的原因分析23-29
- 1.自然因素的影响23-24
- 2.社会因素的影响24-27
- 2.1 经济因素24-26
- 2.2 文化因素26-27
- 2.3 价值观念因素27
- 3.讨论27-29
- 第四章 我国居民疾病谱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29-34
- 1.疾病谱变化29
- 2.疾病谱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29-34
- 第五章 生活方式对常见慢性病及主要传染病的影响分析及中医学的干预34-52
- 1.糖尿病34-38
- 1.1 生活方式与糖尿病34-36
- 1.2 中医学对糖尿病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实践36-38
- 2.冠心病38-42
- 2.1 生活方式与冠心病38-41
- 2.2 中医防治冠心病述要41-42
- 3.肥胖42-46
- 3.1 生活方式与肥胖43-44
- 3.2 中医对肥胖的认识及其防治优势44-46
- 4.艾滋病46-52
- 4.1 我国艾滋病流行概况46-47
- 4.2 云南、河南两省艾滋病流行概况47
- 4.3 艾滋病流行因素分析47-49
- 4.4 生活方式与艾滋病49-51
- 4.5 讨论51-52
- 第六章 养生典籍举要及其相关学术思想总结52-69
- 1.《黄帝内经》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初步探索52-57
- 1.1 合理调配、五味平衡的饮食观52-54
- 1.2 注重适度、动静协调的运动观54-55
- 1.3 恬淡虚无、身心并养的情志观55-56
- 1.4 节欲保精、谨遵禁忌的房事观56
- 1.5 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居住观56-57
- 1.6 小结57
- 2.浅析《千金方》之健康生活观念57-63
- 2.1 修德养神57-58
- 2.2 合理膳食58-60
- 2.3 运动养生60-61
- 2.4 节欲保精61
- 2.5 择地安居61-62
- 2.6 依时摄养62-63
- 2.7 小结63
- 3.《饮膳正要》之健康饮食观念63-69
- 3.1 饮食禁忌63-65
- 3.2 饮食选择65-66
- 3.3 饮食节制66
- 3.4 饮食法时66
- 3.5 饮食五味调和66-67
- 3.6 饮食卫生67
- 3.7 小结67-69
- 第七章 中医健康生活模式69-72
- 1.中医健康生活模式69-72
- 1.1 合理饮食69
- 1.2 起居有常69-70
- 1.3 适度运动70
- 1.4 调畅情志70-71
- 1.5 节制房事71
- 1.6 形神共养71-72
- 第八章 中医健康生活方式当代价值的探讨72-77
- 1.中医健康生活方式的现实价值72-73
- 2.中医健康生活方式的社会价值73-74
- 3.中医健康生活方式的文化价值74-76
- 4.小结76-77
- 参考文献77-84
- 文献综述84-91
- 参考文献88-9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91-92
- 致谢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浅析先秦时期体育养生理论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0年21期
2 董孝一;;论嵇康养生理论的时代特征[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杨雨霖;灯用小炷的养生理论[J];中国气功科学;1998年10期
4 唐赤蓉;《淮南子》的养生理论[J];宗教学研究;2003年01期
5 陈鹏生;周明;;浅谈先秦时期养生理论的分类和内涵[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年04期
6 胡旭;;中国古代体育养生理论发展脉络研究[J];运动;2010年05期
7 高红勤;;用《内经》养生理论指导心血管病防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19期
8 宋田政;常乃讯;;探索孟子养气方法 丰富现代养生理论[J];中国民间疗法;2012年09期
9 王晓光;王朝宏;;试从中医的养生理论谈冠心病的预防[J];陕西中医;1988年07期
10 陈力;略论《老子》对《内经》养生理论的影响[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序[A];百家谈养生[C];2009年
2 李土生;;传统文化与养生[A];2010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10年
3 王燕;王静莲;;《内经》养生理论与风湿病调养[A];全国第十一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郑刚;王永刚;尚俊平;;孙思邈养生理论研究[A];中医学术流派菁华——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孟晓翠;;河北省养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6 付笑萍;;孔子“仁者寿”与现代养生[A];第十五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周鑫;李福道;;中医体质养生理论与针灸治疗临床结合应用浅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徐艳玲;;浅谈《内经》的养生理论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A];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第十二次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建中;裘沛然的养生理论和实践[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记者 石巍;君乐宝五色谷养生奶借养生理论引市场关注[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3 一风 贾飞;养生应科学理性[N];张家口日报;2010年
4 高开升;养生,正本清源 师法自然[N];鞍山日报;2010年
5 特邀主持人 路学林 特约撰稿人 夏莎;切忌走入养生误区[N];杭州日报;2011年
6 生物化学博士、反伪斗士 方舟子 记者 陈永杰;“养生大师”是怎么诞生的[N];北京科技报;2011年
7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 温长路;三个地方别冻着[N];健康时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明智(He,Ming-Chih);基于全养生理论视角的蕉岭县养生旅游发展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宦凌云;基于传统中医药养生理论的现代养生园林设计[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2 刘晓培;中医健康智慧当代价值的理论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3 赵瑞;贯穿“中和”思想的《内经》养生理论探讨[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孙e,
本文编号:655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655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