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肠道菌群失调下的人参皂苷Rb_1代谢处置差异表征及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年
肠道菌群失调下的人参皂苷Rb_1代谢处置差异表征及机制研究
张圣洁
【摘要】: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的根,素有“百草之王”的美称,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在中国、朝鲜、日本乃至亚洲国家被广泛用于滋补保健和医疗。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具有免疫调节、抗癌、抗脑缺血、治疗糖尿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抗炎等药理学活性。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现已分离并确定结构的单体皂苷成分有50余种。人参皂苷是由苷元和糖相连而成的糖苷类化合物,属于三萜类皂苷。人参皂苷按照苷元的结构不同分为3类:二醇型人参皂苷(PPD)、三醇型人参皂苷(PPT)和齐墩果酸型人参皂苷。PPD和PPT型人参皂苷都属于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在人参皂苷中占大多数,目前认为其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PPD型皂苷如人参皂苷Rb1、Rd、Rh2等,及PPT型皂苷如人参皂苷Re、Rg、Rg2等,其中人参皂苷Rb1、Rd、Re等含量较高,而人参皂苷Rg3、Compound K、Rh2、Rh3等含量极少,在人工栽培的人参中基本不存在,为稀有人参皂苷。 口服人参皂苷或人参提取物后,人参皂苷在酸性胃液环境下水解生成脱糖基代谢产物,在肠道中,亦可由肠道菌群所表达的糖苷水解酶(如p-葡萄糖苷酶,α-鼠李糖苷酶,木糖苷酶等)脱糖基,生成次级代谢产物或苷元,通过跨膜转运等方式吸收进入体循环,进而发挥药效。各种人参皂苷间的差别主要在于苷元,糖基的数目、种类以及糖苷键的位置间的差异。中药皂苷类成分的胃肠道代谢处置,已经被证实是影响其吸收进而发挥药效的重要节点;而肠道菌群所表达的糖苷水解酶系统则是该节点中介导皂苷类成分肠道代谢的关键因素。 肠道菌群是人体重要的“微生态器官”,作为与宿主共生的有生系统,参与宿主多项生理过程。而肠道菌群紊乱逐渐被认为是某些代谢性疾病、精神类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且与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紊乱常加剧疾病症状,疾病进程又可反作用于肠道菌群,加剧肠道菌群紊乱程度。此外,多种外界因素可影响肠道菌群的稳态平衡,如应激、抗生素滥用等,常可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对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的系统表征是对肠道菌群进行相关研究的重要手段。 本课题对肠道菌群介导的人参皂苷脱糖基代谢进行了研究,以原人参二醇型的代表性成分人参皂苷Rb1作为模型药物,研究肠道菌群失调能否影响其药代动力学行为,若存在差异,其机制是否与肠道菌群的组成、数量和酶活性改变等因素有关。 本课题首次建立了UPLC-MS/MS同时测定人参皂苷Rb1及其脱糖基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给予大鼠口服80mg/kg的人参皂苷Rb1以及静脉给药8mg/kg,72小时内测定人参皂菅Rb1及其脱糖基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b1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仅为2.01%,且两组大鼠体内都能测到主要代谢产物人参皂苷Rd。此外口服给药途径还可以检测到人参皂苷F2、C-K;静脉给药途径则可以检测到人参皂苷Rg3、Rh2。本实验还将正常大鼠肠菌液与人参皂苷Rb1的进行体外温孵,描绘人参皂苷Rb1及其脱糖基代谢产物的体外代谢曲线。 利用传统诱导菌群失调的药物林可霉素(5000mg/kg/day)造模一周,诱导大鼠菌群紊乱。药代动力学行为考察结果显示林可霉素组人参皂苷Rb1的AUC(0~∞)为(35568.85±11136.50)μg/L*h,而正常组的AUC(0~∞)为(42475.46±21962.66)μg/L*h,而人参皂苷Rd正常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林可霉素组。实验分别将两组大鼠造模一周后新鲜粪便制备的菌液与Rb,进行体外温孵,结果显示正常组菌液Rd代谢生成速率明显高于抗生素组。介导脱糖基反应的p-D-葡萄糖苷酶活性考察结果表明随着造模天数的增加两组酶活差异逐渐增大,一周后正常组p-葡萄糖苷酶活性比林可霉素组酶活性高约1.89倍。 基于上述实验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肠道菌群失调确实可以引起大鼠体内外代谢行为差异。因此本课题选择了由纳他霉素、新霉素和短杆菌肽组成的混合抗生素和束缚性应激两种诱导大鼠肠道菌群紊乱的模型进行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应激组人参皂苷Rb1的AUC(0-t)、AUC(0~∞)、Cmax值均低于正常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而Vz、Clz值则高于正常组值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应激组的人参皂苷Rd的AUC(O-t)、Cmax、T1/2均高于正常组,混合抗生素组由于检测到的Rd浓度较低差异更大。 在排泄实验中,尿排泄曲线大致与药时曲线浓度趋势一致,且只能描绘出人参皂苷Rb1与Rd的累积排泄曲线,Rb1的最大累积尿排泄率为(1.33±0.29)%000。粪排泄实验中可以检测到人参皂苷Rb1、Rd、F2、Rg3、C-K。抗生素组Rd累积粪排泄量最高,而F2、Rg3和C-K粪排泄量最低,可以推测Rd之后的代谢途径反应受到抑制。应激组的F2、C-K累积粪排泄量最高,推测该组Rd→F2→C-K代谢途径反应更易发生。三组Rb1的累积最大分排泄量差异不大范围在(24.17±3.19)%-(25.60±3.88)%。 利用体外温孵的手段孵育人参皂苷Rb1,观察药物体外温孵代谢差异情况。另对代谢产物人参皂苷Rd、F2、C-K生成速率进行考察。综合各组的代谢曲线以及代谢产物的生成速率结果,可以看出抗生素组的每个代谢途径都受到影响,反应极慢。束缚性应激使代谢产物生成速率增大,可能刺激相关糖苷酶的表达,导致各成分代谢产生差异。 本课题还对造模后大鼠肠道菌群的p-葡萄糖苷酶和p-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进行考察,结果显示造模一周后应激组大鼠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高于正常组。抗生素组两种糖苷酶活性均为最低,并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结果推断由β-葡萄糖苷酶作为重要的介导人参皂苷脱糖基反应的酶影响药物在肠道菌群的代谢进而其在肠道的吸收,而p-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虽然受到影响,但有可能对人参皂苷Rb1及其代谢产物在肠道中代谢无明显影响。 在测定肠黏膜屏障功能的评价指标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实验中,结果表明六种主要的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的浓度均在正常组大鼠的肠内容物中高于应激组,应激组又明显高于抗生素组,表明束缚性应激和抗生素可导致肠道菌群及其功能发生显著变化。 综上,本课题系统研究了模型药物人参皂苷Rb1在菌群失调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并从肠道菌群相关糖苷酶活性及功能方面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为糖苷类药物在菌群失调大鼠体内的代谢规律提供了共性研究思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28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鞠宝玲;唐小云;张红军;海艳洁;陆叶;;菌群失调小鼠全身及肠道局部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2 储继红;许美娟;吴婷;刘史佳;张军;居文政;;人参皂苷Rg3药理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年02期
3 陈昕,周秋丽,王本祥;人参皂甙Rb_1的肠内菌代谢[J];药学学报;1999年06期
4 王瑞君;黄雪峰;唐欢;魏泓;;抗生素诱导的胃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5 王树东;成泽东;金迪;陈以国;王臻;;艾灸腹部募穴调整大鼠肠道菌群失调的实验研究(英文)[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琴;蒋金和;马永杰;陈业高;;原人参二醇的制备与结构改造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2 谢彩虹;袁静;王瑞君;魏泓;;嗜酸乳杆菌对抗生素诱导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7年03期
3 王宏刚;张伟;朱维铭;黎介寿;;多黏菌素E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对肠屏障功能和细菌易位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年02期
4 杨柳;许舜军;曾星;巫志峰;邓远辉;刘奕明;邓时贵;欧润妹;;人参皂苷Rb_1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6期
5 杨文翠;张方信;;高原缺氧与肠道微生态变化研究进展[J];高原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6 梁栋;;单味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2年09期
7 谢莉敏;李丹;程秀芳;刘虹;黄启亮;王丛丛;谷巍;;盐酸林可霉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9期
8 赵欣;赵彩彦;;肠道菌群失调在慢性肝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年01期
9 王春英;中药有效成分代谢化学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邝枣园;高智群;张韧;宋珊珊;谭俊青;李建婷;;盐酸林可霉素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规律的研究[J];吉林医学;2009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敏;王晨阳;丁志英;;人参皂苷微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政峰;人参皂甙Rg1强化嗅鞘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徐蕾;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虚气滞型FD临床研究及其主药人参的作用机制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王毅;人参皂苷Rg1及其代谢产物Rh1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4 弓晓杰;人参皂苷酶代谢产物化学修饰及其抗癌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
5 孔亮;体外代谢用于中药活性成分筛选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6 孙健;黄连解毒汤抗肿瘤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绪文;人参皂苷降解及其产物化学成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杨甫传;常用中药广藿香和胡黄连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9 于治国;脑得生药效物质基础及相关指标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6年
10 王鲁;人参皂苷硫酸化修饰及其免疫活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玉萍;蒺藜果总皂苷肠内菌代谢产物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潘桂湘;复方丹参方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3 王春英;何首乌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4 黄永焯;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三七药材及其制剂中三七皂苷R_1和人参皂苷R_(g1)、R_(b1)的含量[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5 陈铎葆;红花Fα_2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6 李永刚;一种植物源杀菌剂的研制及其在番茄叶霉病防治中的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7 袁京群;银黄口服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孙印石;人参皂苷Compound K的酯类合成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9 张藜莉;冠心丹参制剂体外溶出及体内血清药物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李凤伟;人参皂苷脂肪酸结构修饰与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捷;胡志方;黄缘;;人参皂苷Rg3对人胰腺癌细胞Pim-3及Bad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J];癌症;2009年05期
2 王光兰;崔俊生;王心蕊;石博;高静;倪劲松;;20(S)-人参皂苷Rg3诱导肺癌细胞NCI-H460凋亡的机制[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6期
3 李兆艾;智明春;姜艳华;孙静汾;;人参皂甙Rg3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的影响[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6年05期
4 杜丹,方立超,陈丙波,魏泓;乳酸杆菌和低聚异麦芽糖对抗生素相关腹泻大鼠肠粘膜SlgA的影响[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5年01期
5 陈明伟,姚昱,石志红;人参皂甙R_g3联合化疗对30例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6 于澎,明月,庞利民,赵娟;人参皂苷Rg_3对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李想;;人参皂苷Rg3对人胃癌细胞Pim-3及Bad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J];江西医药;2009年06期
8 赵;20(R)-人参皂甙Rg3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1年01期
9 何芳;曾文铤;朱科伦;;人参皂甙Rg3抑制肝癌移植瘤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4期
10 林远夫,汤家铭,杨幼明,仲伟鉴,沈正鸣;抗生素诱发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建华,仲崇斐,王晓洁;人参皂苷对胃肠肿瘤敏感性测定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0年04期
2 初敏,许传莲,王秀全,丁立文;人参皂苷提取生产线设计[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3年01期
3 李洪刚 ,杨义 ,何克江 ,栾宏伟 ,杨凌;分组和单体人参皂苷的批量制备[J];首都医药;2004年14期
4 刘奕明;杨柳;曾星;邓远辉;冯怡;梁伟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参皂苷Re在健康人血浆的浓度[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5年05期
5 陈云波;张大鹏;冯梅;王奇;程淑意;梁伟雄;温泽淮;;人参皂苷Rg1对Aβ_(25-35)诱导的神经细胞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年05期
6 胡瑜;陈浩凡;臧林泉;巫玮;;人参皂苷Rb_3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李娜;孙印石;孙彦君;李伟;郑毅男;;人参皂苷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8年07期
8 赵自明;潘华山;冯毅翀;;人参皂苷Rg1抗氧化能力的实验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崔玉娜;张怡轩;赵余庆;;利用生物转化法制备稀有人参皂苷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9年05期
10 段林瑞;谢艳华;王四旺;;人参皂苷Rg3药代动力学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岩;李银清;张巍;李红艳;赵雨;赵大庆;赵冰;;人参皂苷Rg3的拉曼光谱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刘继永;李佳;郑培和;王英平;田丽;;蒸参水浓缩物中人参皂苷的分析、制备研究[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3 周玥;姜蓉;杨斌;王亚平;;人参皂苷Rg1延缓造血干/祖细胞衰老的机理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4 朱丹;杨静玉;吴春福;;拟人参皂苷F_(11)依赖潜能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辛颖;倪劲松;王心蕊;李玉林;;20(S)-人参皂苷Rg3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张旭;宋凤瑞;刘志强;刘淑莹;;不同方法提取人参皂苷的电喷雾质谱研究[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三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玉珠;薛燕;陈霁;张均田;;人参皂苷Rg_1及其代谢产物脑内分布的研究[A];第八次全国药物与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8 朱玲英;唐雨德;沈红;徐金娣;金鑫;李松林;;超高压处理对鲜人参微生物及人参皂苷含量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晓波;王亚楠;刘丹;袭荣刚;;耐力胶囊中西洋参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_1的含量测定[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10 吕圭源;叶合;陈素红;楼招欢;;人参皂苷Rb1体内分布及当归等中药对人参皂苷吸收影响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飞;[N];健康报;2004年
2 仇逸;[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3 李 春;[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傅俊英;[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倪迅;[N];光明日报;2003年
6 陈玉婷;[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李韶菁;[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白毅;[N];中国医药报;2008年
9 陆 静;[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王鹏飞;[N];威海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绪文;人参皂苷降解及其产物化学成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赵文杰;创新抗癌药物20(S)-人参皂苷Rg3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英博;人参皂苷诱导人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机制研究以及在缺血缺氧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诱导的脑损伤中的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4 弓晓杰;人参皂苷酶代谢产物化学修饰及其抗癌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
5 马成俊;半合成稀有人参皂苷及抗肿瘤构效关系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6 周英武;人参皂苷Rg1对树突状细胞效应与分子机制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王鲁;人参皂苷硫酸化修饰及其免疫活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陈立敏;人参皂苷Re基于多靶点理论的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9 刘继华;具有抗癌活性人参皂苷的结构修饰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褚秀玲;分子修饰前后的人参皂苷抗马立克氏病毒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微;人参皂苷的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郝成欣;人参皂苷Rb1在小鼠体内分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米佳宁;集成化扩张床原位提取和分离人参皂苷的方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4 刘敏;纤维素、淀粉、氨基酸对人参皂苷转化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5 卢秀花;人参皂苷Re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线粒体凋亡通路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刘微;人参皂苷Rb_1对染铅小鼠骨铅含量及行为记忆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0年
7 胡蒋宁;人参皂苷及七叶皂苷抗肥胖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8 刘欣;人参皂苷Rb_1水解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3年
9 孙丽;人参皂苷A注射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姜红柳;人参皂苷Re对老年性痴呆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肠道菌群失调下的人参皂苷Rb_1代谢处置差异表征及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5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65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