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峰教授从“阳留于阴”与“阳出于阴”论治发作性睡病
本文关键词:王雪峰教授从“阳留于阴”与“阳出于阴”论治发作性睡病
【摘要】:以阴阳理论为基础探讨分析发作性睡病的发病机制。通过研究阴阳理论与子午流注学说,探究阴阳理论、子午流注学说与睡眠的关系,进而从阳留与阴阐述发作性睡病的病因病机,从阳出于阴阐述发作性睡病的治疗。同时以子午流注学说为指导,阐述对发作性睡病患儿之睡眠的调护,从而构建以阴阳理论为指导的治疗儿童发作性睡病的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关键词】: 阳留于阴 阳出于阴 发作性睡病
【分类号】:R249;R277.7
【正文快照】: 发作性睡病根据其主要临床症状,大致属于中医学“多睡”、“嗜卧”、“多寐”、“嗜睡”、“多眠”、“多卧”、“善眠”、“多困”等范畴。其最早论述为《灵枢》中记载:“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歧伯曰:此人胃肠大而皮肤湿,而分肉不解焉。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湿则分肉不解,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莉莉,叶旭晨,叶丹红;发作性睡病1例[J];黑龙江医学;2001年11期
2 杨焕仁;发作性睡病3例[J];山西医药杂志;2001年01期
3 牙森,宋永斌,徐江涛;表现特殊的发作性睡病1例[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年02期
4 胡孟英,周萍,任志民;6例发作性睡病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年06期
5 底飒 ,王学民;发作性睡病[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年01期
6 王冬梅,辛亚男,王玉;发作性睡病2例[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3年05期
7 王爱华,朱梅佳,韩巨,李秀华;发作性睡病一家七例[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3年03期
8 苗雨吉;发作性睡病3例[J];黑龙江医学;2003年11期
9 胡玉蕾,曹志琅,李献珍,张保庆;发作性睡病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年08期
10 赵振海,程祥,段宏秋;发作性睡病四联征一例[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慧丽;赵广宇;杨婷;文娟;宿长军;;发作性睡病误诊一例报告[A];第四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2 韩芳;陈尔璋;魏海琳;董霄松;丁东杰;何权瀛;;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著汇编[C];2001年
3 黄颜;刘秀琴;孙鹤阳;;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及多次小睡潜伏期实验[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韩芳;;发作性睡病: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第五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5 郭榕;詹淑琴;王玉平;姜凤英;;发作性睡病2例临床报道[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韩芳;;发作性睡病[A];第三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7 邹丽萍;;发作性睡病基因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8 宿长军;刘煜;李柱一;林宏;杨婷;张守信;;多导睡眠图在发作性睡病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韩芳;;发作性睡病的遗传基础[A];第三届全国睡眠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宿长军;;发作性睡病的治疗[A];2006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四届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晓峰 李华妍;发作性睡病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N];中国医药报;2014年
2 魏开敏;警惕“发作性睡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上海长征医院 主治医师 彭华;发作性睡病 病根在大脑[N];家庭医生报;2009年
4 胥晓琦;发作性睡病,中医可以调理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胡珉琦;“发作性睡病”之谜[N];北京科技报;2010年
6 曹淑芬;某种蛋白缺乏会导致发作性睡病[N];大众卫生报;2000年
7 冷双;“瞌睡虫”慎防发作性睡病[N];保健时报;2005年
8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睡眠中心主任、教授 宿长军;发作性睡病的药物治疗[N];医药经济报;2009年
9 记者 付东红;发作性睡病与接种甲流疫苗关系不大[N];健康报;2011年
10 邢宏义;发作性睡病[N];家庭医生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发作性睡病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冯帆;醒睡安方治疗发作性睡病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史亮;发作性睡病的临床及电生理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3 董丛丛;88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证候学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盖聪;发作性睡病的中西医学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陈国艳;发作性睡病伴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多导睡眠图改变[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6 贺虹;王少杰教授对发作性睡病的中医认识与诊治经验[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郭静;发作性睡病的中医证候研究及证候与HLA-DQB1易感基因的相关性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72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672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