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补肺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疗效

发布时间:2016-07-09 05:08

  本文关键词:补肺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疗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年

补肺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疗效

张文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并发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 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进展,外周气道阻塞、肺实质破坏及肺血管的异常等减少了肺气体交换容量,产生低氧血症,以后可出现高碳酸血症。长期慢性缺氧可导致肺血管广泛收缩和肺动脉高压(PH),常伴有血管内膜增生,某些血管发生纤维化和闭塞,造成肺循环的结构重组。在肺血管结构重组的过程中可能涉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生长因子以及内皮素1(ET-1)。慢性缺氧所致的肺动脉高压患者,肺血管内皮的ET-1表达显著增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期产生的肺动脉高压中ET-1具有一定作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晚期出现的肺动脉高压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要的心血管并发症,并进而产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右心衰竭,提示预后不良。早期有效控制肺动脉高压,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欧洲呼吸学会(ERS)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联合颁布的PH诊治指南明确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间质性肺病相关的PH目前暂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目前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临床上首先需要优化COPD的常规治疗,支气管舒张剂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基本治疗药物,其目的是改善气流受限和氧合作用,故应该选用最佳的支气管舒张剂联合治疗。现有的治疗措施及常用药物有:戒烟、长程氧疗、吸入一氧化氮、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前列环素、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他汀类药物、肺减容术和肺移植、基因治疗等,但新指南不建议使用传统的血管扩张剂,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由于这些药物可抑制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对气体交换造成不利影响,而且长期治疗效果不佳。新型的血管扩张剂(前列环素、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尚缺乏大规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随机对照研究,目前少量的研究结果令人失望。他汀类药物因其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作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相关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结果令人鼓舞。内皮祖细胞已用于动物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能减弱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但干细胞可能有致癌作用,而且对内膜的增生和肺血管的重构影响不大。治疗PH的新型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不成比例”的肺动脉高压是否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的西医治疗效果尚不尽人意,目前尚无较成熟的治疗药物和措施,如何提高疗效,延缓病程进展,减少治疗副作用,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瞄准了中医中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属于中医学的“咳嗽”、“喘病”、“肺胀”等范畴,尤其与“肺胀”的症状描述及病因病机的阐述和本病极为相似。临床表现为咳、痰、喘、胸部胀闷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属肺脾肾俱虚,标实乃风(寒)热痰夹瘀。肺脏感邪,迁延失治,痰瘀稽留,损伤正气,肺、脾、肾虚损,正虚卫外不固,外邪易反复侵袭,诱使本病发作,其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急性加重期以实为主,稳定期以虚为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机为痰(痰热、痰浊)阻或痰瘀互阻,常兼气虚或气阴两虚,虚实相互影响,以痰瘀互阻为关键。痰热日久损伤气阴,气虚则气化津液无力,津液不得化生,反酿成痰浊而使阴津生化不足。痰壅肺系气机,损及肺朝百脉,可致血瘀,气虚帅血无力也可致瘀;瘀血内阻而使津液运行不畅,促使痰饮内生,终成痰瘀互阻。痰壅肺系重者,可蒙扰神明,表现为痰热、痰浊之分,多为急性加重的重证。发作缓解,病情稳定,痰瘀危害减轻,但稽留难除,正虚显露而多表现为气(阳)、阴虚损,集中于肺脾肾,气(阳)、阴虚损中以气(阳)为主,肿脾肾虚损以肾为基。故稳定期病机以气(阳)虚、气阴两虚为主,常兼痰瘀。 本病急性加重期常见风寒袭肺、外寒内饮、痰热壅肺、痰湿阻肺、痰蒙神窍等证,稳定期常见肺气虚、肺脾气虚、肺肾气虚、肺肾气阴两虚等证。血瘀既是COPD的主要病机环节,也是常见兼证,常兼于其他证候中,如兼于痰湿阻肺证则为痰湿瘀肺证,兼于痰热壅肺证则为痰热瘀肺证,兼于肺肾气虚证则为肺肾气虚瘀证。治疗应遵“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原则,急性加重期以清热、涤痰、活血、宣肺降气、开窍而立法,兼顾气阴。稳定期以益气(阳)、养阴为主,兼祛痰活血。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补肺活血化痰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与单用西药治疗进行随机对照,通过超声心动图、动脉血气、6分钟步行试验等客观指标的比较,探讨本方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的影响。 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诊断及纳入标准的患者40例,应用EXCEL中产生随机数的方法,选用公式“=RAND()*1",随机在0-1中抽取40个数字,形成随机数字表,按照入组时间的先后顺序,查表分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 对照组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稳定期治疗方案,规律定量吸入联合制剂(支气管舒张剂及糖皮质激素)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50/500ug(生产企业:英国葛兰素史克有限公司,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090241)每次1吸(50ug沙美特罗500ug丙酸氟替卡松),每日早晚各1次。观察组的治疗在西医治疗用药基础上,运用补肺活血化痰法,选用免煎颗粒剂(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统一制备),每日一剂,分2次冲服,疗程8周。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0:、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饱和度Sa02)、肺动脉收缩压、血常规、肝肾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E)、6分钟步行试验等指标变化,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研究结果: 1、两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在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肺动脉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中医辨证治疗可有效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起到延缓病情进展的效果。 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中医证候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辨证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症状。 3、两组患者在治疗后,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辨证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该组方用药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 研究结论:通过研究证明,在西医治疗基础之上联合应用补肺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可有效降低肺动脉收缩压,减缓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从本研究结果还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乏力、腹胀纳差、唇甲紫绀等症状明显减轻,同时中医证候评分明显改善,中医证候及中医证候评分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显示出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治疗的优势。但由于本课题研究时间较短,加之本病诊断不易,所以收集病例数较少,所得数据不能充分反映补肺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疗效,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对照试验,如能进一步规范临床试验方法,相信可以对本方法的推广应用提供更为有力的客观依据。本研究过程中患者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可认为补肺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安全可行无不良反应,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未进行治疗后随访,对于远期疗效缺乏客观评价。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25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洁;自拟清热化痰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型)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清;杨春霞;;补肺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6年11期

2 徐雯洁;王天芳;王智瑜;于丽丽;吕佳苍;王庆国;;基于现代文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01期

3 赵小青;邓芳柏;高志娟;苏丽玲;;苏丽玲中医食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体会[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11期

4 李建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辨证治疗概要[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姜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09年06期

6 范尧夫;魏睦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研究概述[J];湖南中医杂志;2011年06期

7 李建生;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的实践与若干思考[J];河南中医;2005年05期

8 林录珠;陈海宇;柯秋晴;;西地那非治疗78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华西药学杂志;2011年01期

9 真娟;华树成;;西地那非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30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01期

10 张元兵,洪广祥;“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应用[J];江西中医药;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光翔,李易霞;自拟蒲地安肠汤结肠灌注治疗慢性结肠炎41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2期

2 梁晓平;自拟益肾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3 吕英;;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研究现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2期

4 李康;;升陷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年01期

5 张涛;李伟莉;陈丽娟;;中医药治疗免疫性流产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1期

6 梁晓平;;补脾益肾升血方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5期

7 汤效群;朱超;朱兰飞;;降脂活血方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5期

8 李雪苓;徐桂琴;王欢;徐松龄;何斌;;通下降气法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4期

9 汪德刚;李艳玲;樊克锋;汤法银;;纤维素酶对大黄成分析出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4期

10 李艳玲;梁鹤;;干姜的镇静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亚丽;薛志慧;曾婷玉;傅冬和;;茯砖茶各萃取部分对番泻叶致泻小鼠的止泻效果研究[A];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湖南特色茶叶——湖南省茶叶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10年综述[A];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0-2011)[C];2011年

3 唐利龙;王天芳;;基于文献研究的中医证候要素研究概况[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宝良;王迎康;邓德龙;;轻身健体茶防治高血脂症[A];第四次全国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5 孙大林;高永金;金保方;薛宇阳;叶佳;;金保方运用萆菟汤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拾零[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昭洪;曾涛;;复方地黄软膏治疗烧伤893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7 谌根香;杜风英;晏香花;;复益草胶囊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疗效[A];首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江西省中医药学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张翠英;张治祥;;化痰祛瘀解毒法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全国中医心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韩学杰;傅妤娟;;肺心病中医药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全国中医心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邢煜君;刘征雁;;药学院校中药专业《方剂学》教学方法探讨[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0)[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明春;寿胎丸加味方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徐惠梅;心宁丸抗心肌缺血大鼠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陈玉娟;中药地龙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建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于华芸;热性、寒性中药对大鼠肝全基因表达谱影响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刘声;从上皮组织细胞变化分析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内涵[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郜峦;基于文献分析的“肺与大肠相表里”证治规律及其关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王海峰;辨证治疗AECOPD呼吸衰竭疗效评价及对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和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王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肺病及肠”的实验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李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的优化与评价及补肺健脾方对膈肌功能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林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血栓前状态的检测及活血中药的防治[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亮;腹腔镜手术对血液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2 孙新荣;半夏主要病害及其对寄主保护酶活性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远校;泻肺逐痰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吕瑞;中医古籍中治疗瘿病的用药规律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姚伟丽;抗衰汤对血瘀证大鼠线粒体DNA(mtDNA)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张海龙;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及对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7 刘佳;通腑汤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肠组织bFGF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张龙凤;康脉软胶囊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任美荣;中药方剂不同提取方法药效成分化学动态变化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潘玮玲;腰痛康胶囊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刚;李泽庚;彭波;徐彬;季红燕;张念志;童佳兵;杨程;;六味补气胶囊对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寇焰;张晓霞;吴之煌;董明霞;;清热化痰汤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8年09期

3 徐雯洁;王天芳;王智瑜;于丽丽;吕佳苍;王庆国;;基于现代文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01期

4 赵小青;邓芳柏;高志娟;苏丽玲;;苏丽玲中医食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体会[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11期

5 金朝晖;彭芝配;滕久祥;伍参荣;范伏元;;清金畅肺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郁肺证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3期

6 于雪峰;;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探析[J];光明中医;2009年05期

7 徐玉田;;黄芩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0年03期

8 吕建珍;邓家刚;;苦杏仁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2年05期

9 廖夫生;;中药栀子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3年01期

10 张元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机探讨[J];光明中医;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建生;王至婉;余学庆;李素云;胡金亮;王明航;王海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2 徐丽华;王海翔;李磊;;活血化瘀法治疗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思;;浅谈从虚、瘀辨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2 高震,邬惠仙;中西医结合治疗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60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3 王新华;徐志瑛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经验[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高立芳,郑权秀,肖琅;常规加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66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2004年01期

5 李玉清;杨春霞;;补肺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6年11期

6 陈燕;杨道文;张洪春;吴继全;王雪京;;晁恩祥调补肺肾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思路与经验[J];北京中医;2007年06期

7 江漫涛,陈滴;分蘖葱头和长梗薤白的研究(一) 有效成份[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84年05期

8 陈滴,刘银燕;薤白对家兔体内前列腺素E_1的影响[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9 王会仍,王效娅,刘钟盐,马孔阜;肺气虚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关系及其本质的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2年04期

10 赵凤达,洪广祥;洪广祥运用疏利气机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J];中国医药学报;1993年06期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补肺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疗效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补肺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疗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7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67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3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