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痤疮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中医分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09 16:08

  本文关键词:痤疮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中医分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年

痤疮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中医分型研究

张贺  

【摘要】:目的:通过对痤疮患者的调查,比较分析痤疮严重程度与患者一般资料、中医辨证分型、中医症状间的关系,探讨痤疮患病的一般特征、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等,以期为今后痤疮的合理预防、诊治、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病例均来自2012年6月—2013年3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的痤疮患者,按照本研究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收集病例,最终入组140例患者。记录并填写统一设计的痤疮病例报告表(见附录),所有患者均应记录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病程、家族史、熬夜情况、中医分型、皮损数目、痤疮分级、中医症状及症状评分等。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Excel流行病学数据,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研究结果: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别为家族史、脘腹胀闷、熬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为家族史、熬夜;2.不同中医证型的痤疮严重程度的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即不同中医证型痤疮患者的病情分级构成不完全相同(P=O.002)。肺经风热证组与肺胃湿热证组的痤疮患者的病情分级构成无明显差异(P=0.762);肺经风热证组与痰瘀互阻证组痤疮患者的病情分级构成有显著性差异(P=0.004)。肺经风热证组中痤疮Ⅰ级、Ⅱ级比例高于痰瘀互阻证组,而Ⅲ级、Ⅳ级比例则低于痰瘀互阻证组;肺胃湿热证组与痰瘀互阻证组痤疮患者的病情分级构成有显著性差异(P=0.001)。肺胃湿热证组中痤疮Ⅰ级、Ⅱ级比例高于痰瘀互阻证组,而Ⅲ级、Ⅳ级比例则低于痰瘀互阻证组;3.不同严重程度痤疮的中医症状分值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即不同严重程度痤疮的中医症状分值不完全相同(P=0.000)。不同严重程度痤疮的中医症状分值(X±S)分别为:Ⅰ级11.18±6.404,Ⅱ级13.12±5.968,Ⅲ级17.24±5.243,Ⅳ级21.00±7.902。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多重比较,在0.05的显著水平下,痤疮4个分级的中医症状分值可以分成同质的3个大等级,第一个等级包括原来的Ⅰ级和Ⅱ级,第二个大等级包括原来的Ⅲ级,第三个大等级包括原来的Ⅳ级。即Ⅰ级Ⅱ级与Ⅲ级、Ⅳ级的中医症状分值存在显著性差异(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其中Ⅰ级与Ⅱ级无显著性差异(P=0.279);4.不同年龄组痤疮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的分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7)。其中15-20岁组、21-25岁组、31~35岁组痤疮患者肺经风热证、肺胃湿热证所占比例较高,26-30岁组、35岁组痤疮患者肺胃湿热证、痰瘀互阻证所占比例较高;5.不同年龄组的痤疮严重程度的分布没有统计学意义(P=0.386)。其中21-25岁组病例数最多为56例(40.0%),其次为26-30岁组总病例34例(24.3%)、15-20岁组31例(22.1%)、31-35岁组14例(10.0%)、35岁组5例(3.6%)。15~20岁组、21-25岁组、26-30岁组中均Ⅱ级、Ⅲ级痤疮患者所占比例较高,31-35岁组、35岁组中病例较少不作描述。青春期与青春期后两组痤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162)。两组中Ⅱ级、Ⅲ级痤疮患者所占比例较高;青春期后组中Ⅰ级痤疮患者比例高于青春期组,而Ⅳ级痤疮患者比例低于青春期组;6.不同病程组痤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140例痤疮患者中3.0-6.9年组病例数最多为49例,其次为3.0年组46例、7.0-10.9年组29例、10.9年组16例。3.0年组中Ⅰ级、Ⅱ级、Ⅲ级痤疮患者所占比例较高;3.0-6.9年组、7.0-10.9年组及10.9年组中均以Ⅱ级、Ⅲ级痤疮患者所占比例较高;据平均秩次推断,3.0年组痤疮严重程度最轻,其次为10.9年组、3.0-6.9年组,而7.0-10.9年组痤疮最重;7.不同皮肤类型的痤疮严重程度的分布没有统计学意义(P=0.953)。其中干性皮肤、中性皮肤、混合性皮肤中Ⅱ级、Ⅲ级痤疮患者所占比例较高;油性皮肤中Ⅰ级、Ⅱ级、Ⅲ级痤疮患者所占比例较高;敏感性皮肤中Ⅱ级、Ⅲ级、Ⅳ级痤疮患者所占比例较高。 结论:通过本课题研究得出: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有家族史、脘腹胀闷、熬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有家族史、熬夜;在肺经风热证、肺胃湿热证、痰瘀互阻证三个中医证型中,肺经风热证组、肺胃湿热证组的痤疮严重程度低于痰瘀互阻证组;以中医症状评分分值为参考依据,痤疮Ⅰ级、Ⅱ级的中医症状表现无明显差异,余随着痤疮严重程度的增加,中医症状表现加重。据本次调查,提示仔细了解患者家族史、熬夜情况、中医辨证分型、病程等情况,在对痤疮患者的健康教育和临床预防、护理、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75.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国水;顾植山辨治痤疮5法[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3期

2 刘清,陈彤云;陈彤云治疗痤疮临床经验总结[J];北京中医;2000年06期

3 翁丽丽;陈华;;痤疮治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08期

4 韩国昌;;中医辨证治疗痤疮概况[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李广萍;;郑州大学生痤疮病因调查分析[J];临床医学;2010年05期

6 张怡源;亚油酸与寻常性痤疮[J];广东药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7 闵莉;李灿东;蔡东华;;不同年龄青少年痤疮发病流行病学调查[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李成义;王德林教授痤疮治疗经验初探[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9 杨智,何黎;痤疮与遗传[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5年01期

10 蒙在杨;秦耀春;;皮肤毛囊炎患者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随振玉;小蓟饮子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38例报告[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3期

2 蒋蔚;自拟消风汤加减治疗荨麻疹158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6期

3 钱业旺;;独角膏外贴治疗臁疮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4期

4 杜燕红;;女性肛肠疾病的特点及非手术疗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4期

5 吴积华;王会丽;;自拟银花丹参汤内服配三黄白芷膏贴脐治疗寻常痤疮9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9期

6 刘拥军;马同长;张广利;;解毒化瘀丸联合解毒散结膏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6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9期

7 韩久树;;读秒止痛疱疹膏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5期

8 李麟;;女性颜面部再发性皮炎58例临床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刘学公;程义壮;洪波;何瑞启;;~(90)Sr-β敷贴治疗儿童皮肤毛细血管瘤[J];安徽医学;2009年07期

10 钱业旺;;一贯煎加减治疗乳痛症3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衍胜;叶义森;;疏肝化瘀消斑汤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交流会、江西省第一次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利民;;斯奇康治疗扁平疣21例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交流会、江西省第一次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利民;;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治疗石棉状糠疹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交流会、江西省第一次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敏;;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法治疗痤疮118例临床分析[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5 陈静;张幼明;独畅;;针药并用治疗带状疱疹300例[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佃会;王健;单秋华;赵颖;韩晶;;耳穴综合疗法治疗稳定期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谢芸;邓斌;;耳针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对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的皮脂分泌率的相关性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陈静;张幼明;独畅;;针药并用治疗带状疱疹300例[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9 段行武;张润田;王玉光;伦文辉;潘厚儒;;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患者伴发带状疱疹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高社光;武洪方;王玲玲;;祛瘀消肿法治疗下肢静脉病术后患肢肿胀的临床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血栓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明;中医药治疗狼疮肾炎的证候与疗效相关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张晓清;乳腺癌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及乳腺钠碘转运体功能调控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李宁;知柏养阴汤治疗阴虚内热型SLE疗效观察及对阴虚模型大鼠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陈志彬;中医综合疗法对女性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影响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金海浩;五行相生间接补法古代应用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黄灿奇;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青少年痤疮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7 王燕;西北燥证与心系疾病关联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8 徐小东;人胆管损伤的修复及兔胆管狭窄的预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张凡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研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孙占学;甘石青黛膏对大鼠湿疹模型皮损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敏;四妙君逸软膏换药用于肛肠病术后促进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韩春;仙方活命饮加味治疗慢性附睾炎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刘宪刚;生发饮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丁黎薇;祛瘀煎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痰热瘀结型)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张海龙;凉血解毒丸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李相君;除湿饮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研究及对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4水平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毛旭;消银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血虚风燥型)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李晓明;消瘀膏治疗血栓性外痔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王磊;痔洗康Ⅱ号治疗Ⅰ期内痔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秦宗碧;健脾除湿法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崔领;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痤疮32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2004年03期

2 刘大文;钱秋海;;面部痤疮从心论治[J];北京中医药;2008年01期

3 马丽颖,白承续,雍立真,王英;大学生痤疮患病情况及患者心理状况调查[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李灿东;蔡东华;闵莉;高碧珍;张永勳;;寻常痤疮中医证素与性激素关系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12期

5 赵杨;陆茵;郑仕中;王爱云;;隐丹参酮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11期

6 石乃玉,黄海金;丹参酮药理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01年02期

7 张又仁,徐祖森;女性痤疮患者血清中性激素水平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4年04期

8 孔俐君,孙令;痤疮病损内细菌的分离研究[J];大连医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9 单敬文;陈华;;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寻常型痤疮185例[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黄少丹;糠秕孢子菌和毛囊虫检查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0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买平;白花蛇舌草霜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黎明;王玮蓁;曾宪玉;;性激素水平与痤疮中医分型的关系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年04期

2 于跃明;姜淼;;性激素水平与痤疮中医分型的关系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24期

3 田黎明;曾宪玉;王玮蓁;王辉;冷明;余艳;梁文;薛飞;;雄激素受体基因CAG多态性与痤疮中医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年05期

4 金倩;氯地酊联合激光治疗痤疮158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1997年10期

5 董新亭,李卫莉,马秀华;自拟粉刺消治疗痤疮12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年06期

6 查旭山,陈修飏;寻常痤疮治疗体会[J];江西中医药;2002年05期

7 张怀亮 ,谭正辉 ,孙叶梅 ,李梅 ,俞玉芳 ,韩峰;3003例痤疮患者特征分析与控制对策[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2年06期

8 刘勇,王冬梅;痤疮的药物治疗[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3年09期

9 高宜云;痤疮从肝论治[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3期

10 欧其平,林维山;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强;苑凯华;程飚;余文林;齐向东;曾东;张斌;李勤;;2940nm铒点阵激光治疗亚洲人痤疮疤痕:初步研究[A];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云霞;;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痤疮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交流会、江西省第一次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肖强;苑凯华;程飚;余文林;齐向东;曾东;张斌;李勤;;2940nm铒点阵激光治疗亚洲人痤疮疤痕: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余昌华;;自制痤疮膏治疗痤疮34例临床观察[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涂彩霞;;痤疮的诱发因素及光疗法[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刘丽红;樊昕;王聪敏;姚美华;杨蓉娅;;560nm强脉冲光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的疗效分析[A];中医美容——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丽红;樊昕;王聪敏;姚美华;杨蓉娅;;560nm强脉冲光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的疗效分析[A];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林新钰;;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疗效观察[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孟宏;郝晋东;;湿热质痤疮人群防治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夏庆梅;;痤疮中西医研究进展[A];中医美容——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楚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2 蓝天;[N];医药经济报;2004年

3 代巧;[N];保健时报;2004年

4 主任医师:任晓亮;[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5 曹元成;[N];医药经济报;2009年

6 罗宏德;[N];科技日报;2000年

7 宋欣荣;[N];光明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文瑶;[N];吉林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乔雪梅;[N];中国妇女报;2006年

10 学美;[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明霞;CYP21A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痤疮的关联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陈志彬;中医综合疗法对女性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影响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黄灿奇;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青少年痤疮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4 王红岩;外用清热利湿中药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相关痤疮样皮疹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陈玉骐;背俞穴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庞莹;痤疮的流行病学及与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7 李秀玉;赵冠英教授治疗痤疮研究及学术思想概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8 张星斗;中医药治疗痤疮的文献系统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江滨;Synuclein-γ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及与直肠癌中西医临床指标关系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鞠强;痤疮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霞;强脉冲光结合氨基乙酰丙酸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李锐霞;痤疮的四种证型的客观化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鲁美君;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法治疗痤疮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4 李光宇;痤疮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分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郭琴;寻常型痤疮的中西医治疗概况及导师治疗经验[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田黎明;性激素水平、雄激素受体基因CAG多态性与湖北地区痤疮患者中医分型的相关性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7 程杨;肺经风热型痤疮的文献整理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黄萌;中药汽疗治疗胸背部痤疮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9 张贺;痤疮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中医分型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10 林玲;痤疮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及其与IL-8、TNF-α的相关性[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痤疮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中医分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7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67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2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