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祝味菊对《伤寒论》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7-08-17 02:10

  本文关键词:祝味菊对《伤寒论》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伤寒论》 正气观 祝味菊


【摘要】:目的祝氏作为民国时期伤寒大家,其主张中医改革,发皇古意,融汇新知,在中医学的基础上结合西医学,互补之间不足之处,为当代中西医汇通代表人物之一。祝氏言:“无原理原则可寻之经验,必有原理原则可寻”,认为中医学之原理,为现代科学所不能解释,而并非无科学可言,需通过反复进行演练与实践,方可找出规律,重视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追求真理唯一。祝氏学术理论深受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的影响,并在临床上大量沿用经方,拓展经方之运用,然通过收集祝氏近30年的相关文献,发现对祝氏《伤寒论》学术理论与临证经验的专门研究尚少,所以计划本课题的文献整理与研究。本课题以祝氏所著《伤寒质难》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伤寒论》原文进行解释及全面整理研究,总结出祝氏对《伤寒论》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临证上以祝氏学术理论为作为基础,挖掘其临证经验与辨证思想,从而使到临床经方运用有更好的实践指导意义。方法通过古籍文献与现代文献的收集与查阅,进行与祝氏相关文献内容的整理与研究,系统总结祝氏所著《伤寒质难》、《病理发挥》、《诊断提纲》、《伤寒新义》、《伤寒方解》的内容并与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进行对比,整理总结出祝氏对《伤寒论》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阐述祝氏伤寒学术思想的具体内容及特点。结果第一章为祝氏对《伤寒论》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分成正气观、重阳思想、伤寒有机无机之邪、六经实质四大部分。正气观方面,主要以祝氏在《伤寒论》基础上结合西医学知识,对其所提出的体气与抗力做进一步的研究,以探讨祝氏的正气观。研究发现,祝氏认为中医之正气则为西医所论之自然疗能,以匡扶人体自然疗能而控制疾病为其核心细想,提出诊治首在治“人”而非治“病”的观点。并且以祝氏正气观的角度出发,了解祝氏所论正气与阳气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以阳固正,重视阳气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既病重阳,未病中阴”等革新理论,以阳为主导推动正气之回复,提出固护正气必先重阳的临证思维。其次为对祝氏以中西医结合之角度所提出的伤寒有机无机之邪进行分析与整理,探讨致病的主因与诱因之间的关系。最后为六经实质的研究,就祝氏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以抗力之角度开创六经五段论,以此对六经病的病因病机、发展病程、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等做逐一的分析,发现及了解祝氏所创六经五段论与《伤寒论》六经辨证的不同之处。第二章为祝氏对六经病辨证论治的研究,根据祝氏所著《病理发挥》、《诊断提纲》、《伤寒新义》、《伤寒方解》,分析祝氏以抗力的角度对于六经病中各个条文与方意的解释,并针对其以中西医结合之角度对六经病辨证论治所提出的新论做出总结与整理。第三章为祝氏对于张仲景经方方药研究与拓展应用,首先为祝氏对于“中药性味”的新解,研究发现祝氏所论“中药性味”主要以正气观进行阐述,提出中药四性作用于人体全部,五味作用于人体局部的观点,并以此对中药性味的升降出入做出对比和分析,体现出祝氏治病重视正气的核心思想。其次以根据祝氏所收录病例,对其在《伤寒论》基础上对附子的应用与配伍进行分析与探讨,将附子配伍方法分为“附子与灵磁石的配伍”、“附子与酸枣仁的配伍”、“附子与石膏的配伍”、“附子与化痰祛湿药的配伍”以作进一步研究与总结,发现祝氏在《伤寒论》基础上继承与发展了附子的应用方法,开创温潜法等,了解其以重阳思想对仲景经方与方药运用的临证思路。再次对祝氏反对寒凉药的应用做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了解祝氏用温而少用寒凉,以体气与抵抗反应作为用温或用寒选药标准的观点。最后为祝氏医案经验举隅,主要介绍祝氏运用附子,重阳思想的临证经验,以病名的方式分为感冒、咳嗽、咯血、肠伤寒、滞下、痹症、不寐等,并对其选方和配伍上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祝氏的辨证论治思想。结论一、祝氏在《伤寒论》的基础上,从正气观的角度对六经辨证进行分析,以匡扶正气而控制疾病为其中心学术思想。二、在重视正气的基础上,提出以阳固正,阳为主导的临证思维。三、从有机无机对“伤寒邪气观”进行了区分。四、祝氏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开创六经五段论,以抗力与体气作为辨证基础,为祝氏对于伤寒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成果。五、善用附子,提出以“温”作为扶正的临证思想,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开拓与发展了附子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伤寒论》 正气观 祝味菊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22.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祝味菊伤寒学术思想的研究概况11-23
  • 1 祝味菊的生平医事研究12
  • 2 祝味菊的学术渊源研究12-14
  • 3 祝味菊学术理论研究14-18
  • 4 祝味菊临证经验研究18-19
  • 5 结语19-20
  • 参考文献20-23
  • 前言23-24
  • 第二部分 祝味菊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发展24-82
  • 第一章 祝味菊对《伤寒论》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24-46
  • 1 正气观24-29
  • 1.1 正气与疾病的关系25
  • 1.2 体气与证候的关系25-26
  • 1.3 本体疗法26-28
  • 1.4 诱导疗法28-29
  • 2 重阳思想29-34
  • 2.1 以阳为本,重视阳气29-31
  • 2.2 既病重阳,未病重阴31
  • 2.3 阴阳之要,阴平阳秘31-32
  • 2.4 阴之所用,根源于阳32-33
  • 2.5 阳常不足,阴常有余33-34
  • 3 伤寒邪气有机无机之分34-35
  • 4 六经实质-六经五段论35-46
  • 4.1 太阳病篇36-38
  • 4.2 少阳病篇38-40
  • 4.3 阳明病篇40-42
  • 4.4 太阴、少阴病篇42-44
  • 4.5 厥阴病篇44-46
  • 第二章 祝味菊对六经病辨证论治的研究46-66
  • 1 太阳病的辨证论治46-58
  • 2 阳明病的辨证论治58-60
  • 3 少阳病的辨证论治60-62
  • 4 太阴病的辨证论治62-63
  • 5 少阴病的辨证论治63-65
  • 6 厥阴病的辨证论治65-66
  • 第三章 祝味菊对张仲景经方方药应用与拓展研究66-82
  • 1 祝味菊对于中药性味的研究66-67
  • 2 祝味菊对于附子的应用与拓展研究67-69
  • 2.1 附子与灵磁石配伍68
  • 2.2 附子与酸枣仁配伍68-69
  • 2.3 附子与石膏配伍69
  • 2.4 附子与化痰祛湿药配伍69
  • 3 反对寒凉有凭有据69-71
  • 4 祝味菊医案经验举隅71-82
  • 4.1 感冒71-73
  • 4.2 咳嗽73-74
  • 4.3 咯血74-75
  • 4.4 肠伤寒75-78
  • 4.5 滞下78-79
  • 4.6 痹症79-80
  • 4.7 不寐80-82
  • 结语82-83
  • 参考文献83-85
  • 致谢85-86
  • 个人简介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孝先,卓娅·古巴诺娃,阿扎丹·司马义;《伤寒论》教学改革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李赛美;从历史、文化、源本角度还原《伤寒论》真谛——评《伤寒论疑难解读》[J];山东中医杂志;2001年01期

3 李永宸;近50年《伤寒论》研究论文调查的两个比例关系[J];中国医药学报;2003年04期

4 李婕,蒋小敏;《伤寒论》理论研究新进展[J];江西中医药;2004年02期

5 祝世讷;正本清源释伤寒——《伤寒论通释》的方法论启示[J];山东中医杂志;2004年04期

6 翟慕东;;《伤寒论》课堂教学体会[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7 何敏,何泽民;近10年《伤寒论》实验研究述评[J];国医论坛;2005年05期

8 王历;;对留学生伤寒论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医教育;2005年06期

9 张国骏;马晓峰;;谈《伤寒论》原文结构规律及其运用[J];山东中医杂志;2006年01期

10 王又生;;浅议《伤寒论》服药饮食保养正气[J];医药产业资讯;2006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家诏;邓远美;杨宏宝;赵岩;杨仕权;;试谈《伤寒论》的创新教学——开展《伤寒论思维与辨析》选修课初步体会[A];仲景医学求真(续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曲夷;;《伤寒论》教学设计初探[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3 董正华;;开设《伤寒论思维与辨析》课程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第二十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赵永生;;《伤寒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赵怀舟;王红梅;;宋本《伤寒论》方例初考[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蔡永敏;;《伤寒论》药物煎服特点[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义兵;;浅谈《伤寒论》的辨证施治[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刘建华;刘庆十;;谈《伤寒论》对炮制的贡献[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李赛美;熊曼琪;朱章志;蔡文就;;《伤寒论》课程建设10年回眸[A];仲景医学求真(续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莉;张虹玺;;《伤寒论》便秘论治探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元庆;学《伤寒论》要注重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林士毅 滕依丽;李心机独创《伤寒论》诠释新体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张胜忠;《伤寒论》研究视角的“负效应”[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4 山东中医药大学 李心机;为什么要学与怎样学《伤寒论》[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冯世纶 中日友好医院;正确认识《伤寒论》的理论[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6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马文辉;刘绍武评讲《伤寒论》[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7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英栋;《伤寒论》“汗出……不能发黄”的启示[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8 樊粤光 王庆国 李赛美 李宇航 朱章志 刘敏 方剑锋 王保华 刘树林 万晓刚 罗广波 黄开颜 蔡文就 熊曼琪;“六梯级”《伤寒论》课程体系构建与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9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英栋;《伤寒论》“心中懊恼”是胃病[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10 周乙龙;聂惠民:学好《伤寒论》要树立“四心”[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莉;《伤寒论》中英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与比较[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郑全雄;《伤寒论》方族的文献及组方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3 李恩Y,

本文编号:686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686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8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