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维药铁线蕨总黄酮的提

发布时间:2017-08-17 20:41

  本文关键词:维药铁线蕨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药效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铁线蕨总黄酮 提取 纯化 抗炎 平喘


【摘要】:目的:本文以维药常用药材铁线蕨为研究对象,建立铁线蕨总黄酮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方法,并优选聚酰胺树脂纯化铁线蕨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对纯化后的铁线蕨总黄酮进行急性毒性及抗炎、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研究,评价其安全性并对其药效学进行初探,从而为铁线蕨药材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显色反应和薄层色谱法对铁线蕨提取液进行定性鉴别,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考察2.以芦丁为标准品,以NaNO2-AI(NO3)3-NaOH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铁线蕨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考察;比较四种提取方法的提取率,从中选择提取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一种,以总黄酮浸出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铁线蕨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3.联合应用大孔树脂-聚酰胺树脂,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研究聚酰胺树脂对铁线蕨总黄酮的吸附和洗脱行为,筛选出最优纯化工艺参数。4.按最大给药量法进行急性毒性研究,评价其安全性。5.采用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法、小鼠氨水引咳法、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法、整体动物药物引喘法,考察铁线蕨总黄酮的抗炎、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结果:1.当以乙酸乙酯:甲酸:水(10:1.5:1.5)为展开剂时,铁线蕨中的芦丁能被检视,斑点清晰、分离度好。2.紫外分光光度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A=11.414C+0.0015,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8.77%。铁线蕨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铁线蕨粗粉按照料液比1:25加入50%乙醇在80℃水浴中回流加热2.0小时,滤渣重复提取2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铁线蕨总黄酮提取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h),提取温度(℃),料液比(g·mL-1)和乙醇浓度(%)。3.铁线蕨总黄酮的最佳纯化工艺为:选用60-100目聚酰胺树脂,上样量为24.8331 mg·g-1,上样液质量浓度为5.4126 mg·mL-1,吸附及洗脱流速均为1.0 mL·min-1,先依次加3BV蒸馏水和3BV 10%乙醇洗脱除杂,再加6BV 70%乙醇洗脱,收集第2-6BV洗脱液。总黄酮纯度由原来的3.14%提高至51.01%。4.急性毒性实验中未出现任何中毒反应及死亡,小鼠口服铁线蕨总黄酮最大给药量为40 g·kg-1,相当于60 kg体质量成人临床生药日用量的160倍。5.与空白对照组比,铁线蕨总黄酮能显著抑制小鼠耳廓肿胀(P㩳0.05);能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P㩳0.05)并减少咳嗽次数(P㩳0.05);促进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P㩳0.05);延长豚鼠哮喘潜伏期(P㩳0.05)。结论:所建立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方法简便、专属性强,能初步确定铁线蕨粗提物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铁线蕨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效果好、操作简单,有效成分的纯度达到51.01%。铁线蕨总黄酮口服急性毒性小,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抗炎、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
【关键词】:铁线蕨总黄酮 提取 纯化 抗炎 平喘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9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前言12-14
  • 研究内容与方法14-26
  • 1. 铁线蕨总黄酮的定性分析14-15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14
  • 1.2 方法与内容14-15
  • 2. 铁线蕨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及含量测定15-18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16
  • 2.2 方法与内容16-18
  • 3. 铁线蕨总黄酮纯化工艺研究18-21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19
  • 3.2 方法与内容19-21
  • 4. 铁线蕨总黄酮急性毒性研究21-23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21-22
  • 4.2 方法与内容22-23
  • 5. 铁线蕨总黄酮药效学研究23-26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23-24
  • 5.2 方法与内容24-26
  • 结果26-48
  • 讨论48-53
  • 小结53-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9
  • 综述59-67
  • 参考文献64-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67-68
  • 导师评阅表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龚苏晓;铁线蕨中的三萜类[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3年06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守纪;盆栽铁线蕨[N];中国花卉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华;荷叶铁线蕨离体繁育生物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巧娟;荷叶铁线蕨PIN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赵国华;铁线蕨属若干种生殖生物学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3 阿迪拉木·阿依甫江(Adila·Ayupjan);维药铁线蕨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药效学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4 潘利;荷叶铁线蕨生长特性及繁殖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植物园);2007年

5 华波;重庆特有植物荷叶铁线蕨Adiantum reniforme var.sinense多糖和黄酮的提取、抗氧化及抑菌特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刘Pr;荷叶铁线蕨和鹿角蕨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7 毛星星;泛喜马拉雅地区铁线蕨属的分类学修订[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8 潘丽芹;荷叶铁线蕨生态群落调查与等位酶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9 韩静丹;铁线蕨总DNA提取及其转基因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10 曹亚楠;DNA甲基化在荷叶铁线蕨性器官分化及体细胞胚胎发生中的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91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691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3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