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文献研究概况
本文关键词: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文献研究概况
【摘要】:目的:通过收集近10年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通过文献的分析和整理,总结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辨证、治法以及用药规律,为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一些依据。方法:以“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为检索项目,以“原发性痛经”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集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型文献,将符合标准的文献分为中医证型、治法以及用药运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文献研究步骤:(1)将符合标准的文献中的病例数、中医证型、治法、用药进行罗列并制成表格。(2)统计计算所有文献中的病例总数,计算每个中医证型、治法占据的比例,并形成图表格式。(3)计算每味中药在中医证型、治法中的使用频率,并将频率按高低进行排序,并将前12味重要的性味归经制成表格,同时在现代药理方面对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进行分析与归纳,并总结归纳原发性痛经的常见临床证型、治法以及用药规律。结果:1.原发性痛经的常见中医证型与治法为:①寒凝血瘀证,占总数的42.18%,治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②气滞血瘀证37.15%,治以理气行滞、化瘀止痛;③肾虚血瘀证9.33%,治以补肾活血、化瘀止痛;④气虚血瘀证3.63%,治以补气养血、化瘀止痛;⑤气血虚弱证3.05%,治以益气养血、调经止痛;寒凝血瘀证与气滞血瘀证两种证型占比例最大,总计79.33%。2.治疗原发性痛经各证型常用中药为:寒凝血瘀证为:当归、川芎、延胡索、制香附、小茴香、赤芍、白芍、肉桂、五灵脂、乌药、吴茱萸,丹皮;气滞血瘀型为:延胡索、当归、赤芍、桃仁、炙甘草、川芎、柴胡、红花、枳壳、制香附、生地、怀牛膝。肾虚血瘀型为:当归、川芎、丹参、延胡索、炙甘草、桃仁、红花、吴茱萸、益母草、肉桂、巴戟天、白芍、菟丝子。气虚血瘀型为:黄芪、当归、白芍、川牛膝、延胡索、鸡血藤、益母草、菟丝子、艾叶、炙甘草、制香附。气血虚弱型:白芍、黄芪、党参、阿胶、当归、白术、茯苓、熟地、益母草、乌药。3.对各种证型常用药物归经总结显示:入肝经及脾经药物占多数。入肝经药物在寒凝血瘀型、气滞血瘀型、肾虚血瘀型、气虚血瘀型以及气血虚弱型原发性痛经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4%,28%,38%,38%,20%。入脾经比例分别为:24%,26%,17%,23%,27%。4.对各种证型常用药物归类总结显示:活血止痛药以及活血调经药在各种原发性痛经证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结论:1.原发性痛经的常见中医证型依次为:寒凝血瘀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血虚弱证;治法分别为:温经散寒、化瘀止痛;理气行滞、化瘀止痛;补肾活血、化瘀止痛;补气养血、化瘀止痛;益气养血、调经止痛。2.治疗原发性痛经各证型常用中药为:寒凝血瘀证:当归、川芎、延胡索、制香附、小茴香、赤芍、白芍、肉桂、五灵脂、乌药、吴茱萸、丹皮;气滞血瘀型:延胡索、当归、赤芍、桃仁、炙甘草、川芎、柴胡、红花、枳壳、制香附、生地、怀牛膝。肾虚血瘀型:当归、川芎、丹参、延胡索、炙甘草、桃仁、红花、吴茱萸、益母草、肉桂、巴戟天、白芍、菟丝子。气虚血瘀型:黄芪、当归、白芍、川牛膝、延胡索、鸡血藤、益母草、菟丝子、艾叶、炙甘草、制香附。气血虚弱型:白芍、黄芪、党参、阿胶、当归、白术、茯苓、熟地、益母草、乌药。3.对各种证型常用药物归经总结显示:入肝经及脾经药物占多数。4.对各种证型常用药物归类总结显示:活血止痛药以及活血调经药在各种原发性痛经证型中所占比例最大。
【关键词】:中医证治 原发性痛经 用法方药 文献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1.1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英文缩略语9-10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0-40
- 综述一 原发性痛经中医综述10-29
- 1 中医对痛经最早的认识10
- 2 痛经的病因病机10-13
- 3 痛经的辨证分型13
- 4 痛经的中医治则治法13-23
- 5 小结23
- 参考文献(一)23-29
- 综述二 原发性痛经西医综述29-40
- 1 概述29
- 2 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29-33
- 3 西医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33-36
- 4 小结36
- 参考文献(二)36-40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目的与方法40-42
- 1 研究目的40
- 2 研究方法40-42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统计、讨论及分析42-64
- 1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型、病机、治法的归纳、分析与讨论42-43
- 2 原发性痛经各证型常用中药的归纳、分析43-53
- 3 原发性痛经各证型常用药物的分析与讨论53-61
- 4 原发性痛经常用中药归经讨论61-62
- 5 原发性痛经常用中药归类讨论62
- 6 小结62-63
- 7 不足与展望63-64
- 致谢64-65
- 个人简介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海霞,王采文,岑幻仙,周俊;原发性痛经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2001年01期
2 王光辉,李兰玉,赵立平,孟祥水,展广勇,于新艳,何太清,聂兆伟;便携式微电脑痛经防治仪治疗原发性痛经86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年10期
3 张琴,万朝霞;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年05期
4 耿庆娥;针、罐合用治疗原发性痛经[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5 朱兰英;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70例观察[J];职业与健康;2002年08期
6 林时田;鹿茴汤治疗原发性痛经[J];浙江中医杂志;2003年08期
7 刘宪鸣;痛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134例[J];福建中医药;2003年01期
8 苏洁;原发性痛经的综合治疗[J];光明中医;2003年05期
9 孙萍,刘晨光;综合治疗原发性痛经31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3年09期
10 程勇鹏,丁树栋;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156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祁;佘延芬;宋佳杉;陈寅萤;郑媛媛;马增斌;陈旭;杨欢;解秸萍;朱江;;中重度原发性痛经影响因素调查[A];第十届全国针刺麻醉针刺镇痛及针刺调整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魏莫愁;;砭石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11例疗效观察[A];首届全国砭石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刘维庆;;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66例[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李娜;;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病理及护理对策的探讨[A];第三次全国妇产科基层医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5 苏程果;周友龙;;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概况[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6 宓伟毅;;二乌蠲痛饮治疗原发性痛经54例临床观察[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第二届“之江中医药论坛”暨2012年学术年会文集[C];2012年
7 李春蓉;;多元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刘玉祁;佘延芬;宋佳杉;陈寅萤;郑媛媛;马增斌;陈旭;杨欢;解秸萍;苑鸿雯;朱江;;基于女大学生问卷调查的中重度原发性痛经中医病因病机探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9 王荣国;;针刀结合骨盆矫正治疗原发性痛经3例[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10 王鹭霞;仇华;吴小云;吴m㈡,
本文编号:733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73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