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齐文升运用风药经验探讨

发布时间:2017-08-31 06:05

  本文关键词:齐文升运用风药经验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风药 火郁 升散通行 透散


【摘要】:风药的运用历史悠久,但目前对风药的认识尚有不足,对风药的概念尚不明确,究其原因在于未能理解张元素《药类法象》中的药物分类方法,故而难以在临床中灵活运用风药,更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导师齐文升对中医理论有深刻的体会,医术精湛,临床疗效显著,临床善用透散法治疗外感内伤各种疾病,对风药的运用有着独到的见解。因此,通过对风药运用的分析,从而明确其及运用规律,结合导师应用风药的经验,对于更广泛、更有效、更安全地运用风药,以及提高临床疗效,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导师临床经验为主,整理跟师学习医案医论笔记,以探讨导师运用风药的独特诊疗经验。并通过搜集风药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分析讨论,归纳历代医家应用风药的特点,力图深入了解风药,以开拓风药应用的新思路。鉴于风药是一类药物的划分方法,全篇重点在于对方剂的分析,以药—方—法—证—病—理为线索,以期更为全面的总结风药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阐述风药的发展源流,旨在明确风药概念及其适用范围,以及发掘风药运用的方法。中医百家争鸣,对于风药认识也是各有特色,尽管各家用药有所区别,但都注重各风药的本身药物功效,予以合理配伍。现代更是借用西医学的研究方法,对风药能有更深入的理解。此外,还重点解析了风药在火郁病证中的应用,风药能够起到火郁发之的作用。第二部分为经验总结,从理法方药多方面探讨导师齐文升临床应用风药的经验。导师继承方药中、薛伯寿老中医经验,临床多年,在辨证论治过程中,重视伏邪与郁证,制有新加达原散、清化方、脱敏合剂等经验方,善用风药透散的特性来疏通气机,使气血流通,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对于火郁内伏,尤其多用清凉透散的方法。导师治疗发热、咳嗽、口疮、痤疮、腹泻等多种疾病,通过对风药的斟酌选用及合理配伍,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论文展示了历代医家对于风药的研究与应用,辨析了风药的概念,风药是一类质轻味薄的药物,具有升散通行特性,其概念确定当从药物性味出发,并非根据功效主治来定义。风药适用于陷下或者阻滞诸病,具体运用方法在于:一在于根据各风药的临床功效选用,此为药有个性之专长,二在于风药的配伍,被称为方有合群之妙用。这样可以减轻风药的不利影响,使得风药疗效增强,适用范围更广。并以风药在火郁病证中运用为切入,列举数方,尤其是以凉膈散的来源以及变化为主,指明风药顺应火性且能解郁,从而火郁发之,是火郁治疗中的要药。风药用于火郁须注意既不能发散太过,也不能过于寒凉,必要时可以寒温合法。通过对导师临床经验的探讨,表明广用风药可以畅通气机,且需要根据病因病机选用最合适的风药,并基于经典合取诸家之长以合理配伍,如此用于外感内伤多种疾病的治疗,方能有突出的疗效。提出其透散法的关键药物在于风药,可以用其透散伏邪,疏通郁滞。清凉透散法则是在透散法基础上配伍清热药,可以针对性地治疗火郁内伏证。
【关键词】:风药 火郁 升散通行 透散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9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1-44
  • 一、风药源流概述11-31
  • 1 风药的概念11-12
  • 2 风药的源流12-21
  • 2.1 起源于先秦两汉时期12-13
  • 2.2 发展于两晋隋唐时期13-14
  • 2.3 分流于两宋金元时期14-19
  • 2.4 兴盛于明清近代时期19-20
  • 2.5 继承并创新于现代20-21
  • 3 讨论21-24
  • 3.1 风药概念的辨别22-23
  • 3.2 风药运用的范围23
  • 3.3 风药运用的方法23-24
  • 3.4 风药运用的禁忌24
  • 4 结论24-26
  • 参考文献26-31
  • 二、风药在火郁病证中的应用31-44
  • 1 火郁的概念31
  • 2 火郁的治则31-32
  • 3 方剂举隅32-38
  • 3.1 麻黄汤32
  • 3.2 麻杏甘石汤与大青龙汤32-33
  • 3.3 四逆散与小柴胡汤33
  • 3.4 泻青丸与泻黄散33-34
  • 3.5 升阳散火汤与清胃散34
  • 3.6 柴葛解肌汤34
  • 3.7 凉膈散类34-37
  • 3.8 升降散37-38
  • 4 讨论38-40
  • 4.1 忌过于寒凉和发散太过38
  • 4.2 针对病因病机灵活处方38-39
  • 4.3 运用风药治疗伏气温病39-40
  • 5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4
  • 前言44-45
  • 第二部分 齐文升运用风药经验探讨45-64
  • 1 理论依据45-46
  • 1.1 伏邪理论45
  • 1.2 郁证理论45
  • 1.3 透散理论45-46
  • 2 经验方三首46-49
  • 2.1 新加达原散46-48
  • 2.2 清化方48
  • 2.3 脱敏合剂48-49
  • 3 治病经验49-51
  • 3.1 发热49-50
  • 3.2 咳喘50
  • 3.3 不寐50
  • 3.4 泄泻50-51
  • 3.5 口疮51
  • 3.6 痤疮51
  • 4 临床医案51-60
  • 4.1 发热案51-54
  • 4.2 咳嗽案54-55
  • 4.3 不寐案55-56
  • 4.4 泄泻案56-57
  • 4.5 口疮案57
  • 4.6 痤疮案57-58
  • 4.7 鼻鼽案58-59
  • 4.8 气厥案59-60
  • 5 讨论60-62
  • 5.1 广用风药畅通气机60
  • 5.2 酌用风药合理配伍60-62
  • 参考文献62-64
  • 结语64-65
  • 附录65-69
  • 药类法象65-69
  • 致谢69-70
  • 个人经历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彩萍;郭瑞华;;论头痛用“风药”[J];山东中医杂志;2007年04期

2 杜建忠;;风药探微[J];内蒙古中医药;1993年01期

3 王睿琦,马晓俐,孙燕鸿;齐钧运用风药经验举隅[J];内蒙古中医药;1999年04期

4 杨力强;;风药在不同病证中的配伍运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04期

5 彭建;;风药应用探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33期

6 黄智慧;李浚川应用虫类搜风药的经验[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7 李莉芳;;“风气通于肝”理论指导“风药”的运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年05期

8 郑国庆;风药性能谈[J];吉林中医药;2000年01期

9 王伟明;彭越;王磊;彭建中;;临床运用风药验案拾萃[J];辽宁中医杂志;2013年05期

10 眭岩;临床运用风药的点滴体会[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希言;;应用象思维理论浅探风药[A];第十五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杨力强;;风药在方剂中的配伍运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义和;;风药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张书信;;试论风药在中医外科中的应用[A];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慧娲;张美英;;风药在脾胃病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6 史凤磊;张向农;;风药在血栓病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血栓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贾鹏;风药临床心悟(上)[N];上海中医药报;2006年

2 湖北中医药大学 姜众会;活用“巅顶之上唯风药可到”[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3 张晓阳;临证莫忘风[N];健康报;2006年

4 吉林汪清县中医院 刘宝恒 王晓萍;清肝火 泻湿热 加风药尤妙[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5 林刚;国风药业华丽转身[N];青岛日报;2006年

6 郝晋东;李东垣风药运用浅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丁元庆;风药辛散定痛机理[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河南中医学院 朱光;谈风药祛湿[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9 吴沛田;祛风药治燥咳运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超;齐文升运用风药经验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张俐敏;李东垣风药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3 刘然;风药生姜、秦艽对肝纤维化大鼠活血化瘀治疗的增效作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罗凤英;基于血管活性物质探讨风药(防风、白芷)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增效作用机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5 何利黎;风药防风、羌活增效活血化瘀干预肝纤维化大鼠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63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763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2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