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补血汤加味方对血虚络阻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的优化配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当归补血汤加味方对血虚络阻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的优化配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当归补血汤加味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优化配比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进一步观察两种不同配伍比例的当归补血汤加味方治疗血虚络阻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找到较优化的配比方案。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针对血虚络阻型NPDR患眼为观察指标,样本均来自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共纳入137例,随机分配成对照组49例予羟苯磺酸钙胶囊(0.5g/次,3次/天),中药旧方组44例给予当归补血汤加味方旧方(10ml/次,3次/天),中药新方组44例给予当归补血汤加味方新方(10ml/次,3次/天),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中医证候积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客观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结合视力、眼底照片评估眼症总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43.2%、中药旧方组总有效率42.8%、新方组总有效率46.3%,三组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提高视力方面,对照组有效率54.6%、中药旧方组有效率52.4%、中药新方组总效率53.7%,三组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改善眼底出血、渗出、微血管瘤,对照组有效率50%、中药旧方组有效率42.8%、新方组有效率48.8%,三组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三组受试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减低(P0.05),中药旧方组总有效率81%,中药新方组总有效率75.6%,对照组总有效率40.9%。中药组两组对改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旧方组、新方组间疗效无差异(P0.05)。3)三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主要指标均未超出正常范围,组间、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受试者观察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当归补血汤加味方在提高视力,改善眼底出血、渗出、微血管瘤方面的疗效与羟苯磺酸钙无差异,且新配比组疗效与旧配比组无差异。当归补血汤加味方对中医证候的改善效果优于羟苯磺酸钙,且新配比组疗效与旧配比组无差异。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加味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优化配比 临床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R276.7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前言9-11
- 材料与方法11-18
- 1 研究对象11
- 2 病例选择11-13
- 2.1 诊断标准11-12
- 2.2 纳入标准12
- 2.3 排除标准12
- 2.4 剔除标准12
- 2.5 脱落标准及处理12-13
- 2.6 中止标准13
- 3 实验用药13
- 3.1 药品来源13
- 3.2 药品规格13
- 3.3 药品成分13
- 3.4 药物处理13
- 3.5 质量控制13
- 4 试验方法13-14
- 4.1 随机方法13
- 4.2 治疗方法13-14
- 5 观察指标14
- 5.1 一般指标14
- 5.2 疗效性指标14
- 5.3 安全性指标14
- 6 操作与测定方法14-15
- 6.1 一般指标14-15
- 6.2 眼科检查15
- 7 疗效标准15-16
- 7.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评价标准15-16
- 7.2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16
- 8 不良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16
- 8.1 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程度分级16
- 8.2 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的医疗处理16
- 9 安全性评价16
- 10 质量控制16
- 11 伦理学要求16-17
- 12 统计学处理17-18
- 结果18-27
- 1 试验病例的分布及完成情况18
- 2 基线特征18-19
- 3 疗效分析19-24
- 3.1 眼底照相疗效比较19-21
- 3.2 视力疗效比较21-22
- 3.3 视力、眼底总疗效比较22
- 3.4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2-24
- 3.5 血糖、血脂治疗前后比较24
- 4 安全性分析24-26
- 5 脱落病例处理26
- 6 成本-效果分析26-27
- 讨论27-34
- 1 中医对DR的认识27
- 2 血虚络阻证型理论依据27-28
- 3 当归补血汤加味方的组方依据28
- 3.1 当归补血汤加味方方义28
- 3.2 现代药理研究28
- 4 对当归补血汤加味方优化配比的理论依据及前期研究28-30
- 4.1 古今医家对当归补血汤配比的认识28-29
- 4.2 当归补血汤加味方旧配比依据及疗效观察29
- 4.3 当归补血汤加味方新配比依据及疗效观察29-30
- 5 阳性对照药物选择依据30
- 6 疗效分析30-32
- 6.1 研究的客观科学性30
- 6.2 当归补血汤加味方治疗DR的有效性30-32
- 7 安全性分析32
- 8 成本-效果分析32
- 9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32-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7
- 附录37-48
- 致谢48-49
- 文献综述49-53
- 参考文献51-53
- 作者简历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练,梁逸曾;当归补血汤及其组成单味药极性成分的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年S1期
2 范颖;陈信义;;从当归补血汤源流发展探讨中西医结合的内在规律与联系[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01期
3 范颖;陈信义;;当归补血汤源流及配伍效用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年10期
4 陈仁寿;;当归补血汤纵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07期
5 王大增;;当归补血汤考[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年12期
6 范镜权;;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4例报告[J];中医杂志;1984年05期
7 黄幼群;;当归补血汤研究概况[J];中成药;1989年09期
8 杜学孟;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2年01期
9 聂克;当归补血汤考[J];中成药;1996年01期
10 杨晋;当归补血汤研究进展[J];时珍国药研究;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颖;陈信义;;当归补血汤源流及配伍效用关系研究进展[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谭玄松;洪蕾;;当归补血汤配伍与物质基础的实验研究现状及展望[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范颖;陈信义;;当归补血汤的实验研究进展[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沈烈行;;当归补血汤现代药理研究[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黄水清;王斌;王剑;高丽;张永斌;;当归补血汤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实验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郝江;文家福;成诗黔;潘兴华;宁亚功;乌胜平;陈正明;;当归补血汤对创伤小鼠血β内啡肽皮质醇影响与免疫保护作用[A];第三届全国急诊创伤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7 梅绚;;浅谈当归补血汤在兽医临床上的补益作用[A];纪念《元亨疗马集》付梓40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八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暨兽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周必发;陆备军;陈明军;周雪玲;张莹雯;;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保护的研究[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洪蕾;;当归补血汤在女性抗衰老中的运用[A];中医美容——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何永康;喻鑫玲;孙可英;梁逸曾;周杰;付晓;赵亚琴;刘宗传;王亚丽;李岳生;;当归补血汤复方及单味药对兔血吸虫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A];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傅俊英;加味当归补血汤能抑制肺癌细胞增殖[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张莹雯;谢丹;当归补血汤有保护肾脏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阳义;当归补血汤治疗崩漏[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4 ;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心脏早搏[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5 甘肃天水市北通区二十里铺乡硖口 刘平恩;生脉散合当归补血汤治疗低血压[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6 ;中药方剂整理困难重重[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段振离;中药--抗癌攻坚战中的一支利器[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霍寿喜;夏季与头痛[N];湖北日报;2001年
9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王金亮;神奇的芥穗炭[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薄华本;当归补血汤调控红系祖细胞分化的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秦臻;当归补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祖细胞的调控及作用机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王亚丽;当归和当归补血汤指纹图谱及对兔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药理药效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职玉娟;当归补血汤及有效成分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黄水清;当归补血汤对ox-LDL激活单核细胞p38MAPK的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娴;当归补血汤加味方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曾宇;当归补血汤促进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区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黄朝忠;加味当归补血汤对化疗所致荷瘤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李浩铮;当归补血汤的组分配伍研究[D];山西中医学院;2015年
5 黄永红;基于“当归补血汤”的美白化妆品的开发及其美白作用机制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6年
6 杨彦裕;加味当归补血汤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7 刘颖;当归补血汤加味方对血虚络阻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的优化配比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杨润娜;当归补血汤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万小敏;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性贫血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谭玄松;当归补血汤对去势大鼠延缓衰老影响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67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767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