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医体质、内外同治慢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02:08
本文关键词:结合中医体质、内外同治慢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摘要】:随着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慢性便秘病程长,治疗耗资巨大。慢性便秘的产生,已经困扰了许多患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当前医学模式正经历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的整体医学模式转变,从以疾病为中心的群体医学向以人为中心的个体医学转变,中医体质学极其适用于现代以人为中心的个体医学模式。因此,本研究在进行慢性便秘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病例数相对较多的阴虚体质便秘,采用内外同治的方法治疗,以期从体质入手对慢性便秘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思路。目的:在综述慢性便秘以及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进展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探讨慢性便秘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提出内外同治慢性便秘危险体质的临床思路,研究内外同治慢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调查研究:对95例慢性便秘患者和95例对照组人群,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两组人群的一般情况、便秘主要症状评分以及中医体质的分类与判定量表等资料,计算出190例患者的体质特点,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探求慢性便秘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2.临床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阴虚体质便秘患者60例,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方法,将60例病例随机分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口服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滋阴润肠口服液联合穴位埋线的方法,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1.调查研究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的体质类型分布有差异,主要体现在阴虚质、阳虚质和气郁质。将九种体质类型作为自变量,慢性便秘作为因变量,进一步做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0.05检验水准下,自变量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与因变量慢性便秘之间的联系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偏回归系数、比数比判断,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成为慢性便秘发生的危险因素。2.临床研究结果研究所纳入的60例患者,治疗4周后,总体疗效比较显著,60例患者症状积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治疗组痊愈5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医各症候评分的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中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时间、排便困难程度以及兼症的改善情况,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对改善患者的整体情况有一定优势。结论:1.调查研究结论: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是与慢性便秘发生相关的中医体质类型,是慢性便秘发生的危险因素。2.临床研究结论:以滋阴润肠通便为治法,内外结合的方法能明显改善阴虚体质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口服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是治疗本病更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慢性便秘 内外同治 相关性 中医体质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6.3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英文缩略词9-10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0-33
- 综述一 中医学对便秘的认识10-19
- 1 病名渊源10-11
- 2 病因病机11-14
- 3 治法及方药14-17
- 4 小结17
- 参考文献17-19
- 综述二 慢性便秘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19-27
- 1 中医研究进展19-22
- 2 西医研究进展22-24
- 参考文献24-27
- 综述三 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及临床应用27-33
- 1 体质的概念27
- 2 中医体质学说的源流及发展27-30
- 3 中医体质学说临床应用30-31
- 4 小结31
- 参考文献31-33
- 第二部分 慢性便秘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33-44
- 基本资料33-34
- 研究方法34-35
- 研究结果35-43
- 参考文献43-44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44-58
- 前言44-45
- 诊断标准45-46
- 临床资料46-48
- 治疗方法48-51
- 研究结果51-54
- 讨论54-57
- 结语57
- 参考文献57-58
- 附录58-71
- 致谢71-72
- 个人简历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海洋,张惠敏,高京宏;中医体质与证之异同[J];吉林中医药;2003年06期
2 龚海洋;略论中医体质分类[J];中医药学报;2003年06期
3 龚海洋,张惠敏,高京宏,刘保兴;中医体质与证源流考辨[J];中医药学刊;2004年02期
4 ;中医体质研究列入“973”[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年11期
5 周颖;冯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年04期
6 建宇;李杨;少谦;;我国第一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J];光明中医;2009年06期
7 朱燕波;;中医体质分类判定与兼夹体质的综合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1期
8 Q晨,
本文编号:775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7757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