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籽对心血瘀阻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本文关键词:耳穴压籽对心血瘀阻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耳穴压籽 心血瘀阻型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压籽疗法对心血瘀阻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血瘀阻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西医基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联合耳穴压籽疗法,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2周后,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症状积分治疗后研究组降低明显,具有显著差异(P0.05),心电图的变化、硝酸甘油用量方面两组相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西医基础治疗联合耳穴压籽对心血瘀阻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能改善生活质量,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单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关键词】: 耳穴压籽 心血瘀阻型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基金】:国家教育部春晖计划资助项目(Z2010019)
【分类号】:R246.1
【正文快照】: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一组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主要是指冠状动脉内的不稳定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破裂、表面血小板聚集和(或)冠脉受刺激痉挛,致局部心肌细胞血流量减少,而使缺血加重。随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永刚;;论心血瘀阻型房颤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02期
2 秦志丰,郭晓冬,魏品康;西红花多苷片治疗心血瘀阻型心绞痛30例疗效观察[J];中成药;2003年07期
3 李波,李燕,杨晓霞,康亚贵;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4 鲁民;心血瘀阻型胸痹的辨证施护[J];中医函授通讯;1995年02期
5 潘志学;宽心汤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4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年02期
6 雷鹏;吉海旺;徐智勇;曹小菊;罗强;;血塞通滴丸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30例[J];陕西中医;2007年10期
7 曹晖;活血定心汤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赵捷;石向东;郑敏;陈思良;;针药并用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30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年05期
9 徐燕;曹明霞;;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13期
10 王丹;;地奥心血康软胶囊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沈智杰;郭蔚;王肖龙;王英杰;;益气活血方治疗心血瘀阻型房颤患者临床症状及纤溶相关性指标的研究[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姚小珠;;62例胸痹心血瘀阻型患者的辨证施护[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田松;何茜;;CHD心血瘀阻型与痰浊痹阻型频数统计关系的Meta分析[A];全国第十三届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一兰;心血瘀阻型冠心病护理[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金惠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型)的Ⅲ期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刘君;软坚散结法治疗心血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王馨晨;红花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心血瘀阻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杜永良;丹参酮ⅡA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型)临床疗效观察及ET-1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姜奥;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的Ⅱ期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董晓波;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MA和Hs-CRP等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杨丽燕;丹红注射液对心血瘀阻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sICAM-1、hs-CRP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陈立;通冠胶囊干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损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83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78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