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参苓白术散辅助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7-09-03 07:26

  本文关键词:参苓白术散辅助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临床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参苓白术散 结直肠癌切除 化疗 免疫功能 毒副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党参、白术、茯苓,等)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FOLFOX化疗的减毒增效及增强免疫力方面的影响。方法将89例结直肠癌术后化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加服参苓白术散)和对照组(44例仅化疗)。12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评估证候积分,行为状况积分,检测免疫功能,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患者中医(TCM)证候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后治疗组的主要症状(恶心呕吐、便溏、脘腹痞满、神疲乏力)积分以及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CD_4~+、CD_4~+/CD_8~+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_8~+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苓白术散能减轻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的毒副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力。
【作者单位】: 锦州医科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 结直肠癌切除 化疗 免疫功能 毒副反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3745)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1JCYBJC10900)
【分类号】:R273
【正文快照】: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第3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也是第4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在全世界范围内,依据诊断后5年生存率来看,位于第2位。每年约有694 000人死于结直肠癌[1]。根据多项研究表明,近年来CRC在中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升高[2],就目前的形式看,对于结直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振,王昕;参苓白术散加大黄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J];中国乡村医药;2005年10期

2 潘家权;卿安蓉;李赣;;参苓白术散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4例43眼[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3期

3 杜兆英;;口服参苓白术散致过敏性剥脱性皮炎2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21期

4 陈锡和;参苓白术散临床运用举隅[J];江苏中医;1995年03期

5 张华玉,张莹雯,陈友香;参苓白术散新用[J];新中医;2000年03期

6 张亚声,陈怀红,周萍;张镜人用参苓白术散的独到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年11期

7 陆艳萍;参苓白术散新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0年04期

8 LU Weibo;PROVEN REMEDY[J];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2000年01期

9 沈丽珍,金忠平;参苓白术散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68例[J];时珍国医国药;2001年07期

10 张春英;参苓白术散临证二则[J];山东中医杂志;200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毛伟松;;参苓白术散临床应用体会[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2 王道满;王福海;张金顶;;参苓白术散在慢性腹泻中的应用[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马华新;;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单纯性厌食证体会[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4 李松梅;李秀芳;林青;淤泽溥;代蓉;;参苓白术散和膈下逐瘀汤对早期脂肪肝大鼠模型血小板聚集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潘永福;许瑛瑛;韩力;;参苓白术散对肿瘤术后患者脾虚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老年医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淤泽溥;李松梅;董柳慧;李秀芳;代蓉;;参苓白术散、膈下逐瘀汤、去脂软肝汤对小鼠吸收功能的影响[A];现代化中药制剂发展与中药药理学研究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尚峰;张家亮;李永;刘浩成;王卫;徐勇;郑召科;傅继弟;;参苓白术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脾虚泄泻的临床分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大会暨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8 林青;王妍;谢金玫;何丹;;参苓白术散对大黄致小鼠脾虚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模型的干预作用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佩琰;古方参苓白术散新用[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2 河北 主治医师 刘健英;参苓白术散新用[N];家庭医生报;2005年

3 黄文权;参苓白术散治结肠炎[N];健康报;2007年

4 李应超;参苓白术散可治糖尿病性腹泻[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马运福;参苓白术散临床别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黄文权;参苓白术散 巧治结肠炎[N];家庭医生报;2007年

7 陈金伟;参苓白术散有助于延长移植肾存活期[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黄文权;参苓白术散治结肠炎[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郝小萍 杨清芬;抗结核药可与参苓白术散同服[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马荫笃;小儿腹泻的散剂疗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婧楠;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黄勇涛;参苓白术散对脾虚夹湿型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李照;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的Meta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4 毕殿勇;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IL-4、IL-1β及p38MAPK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黄玉珍;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泄泻幼鼠模型肠黏膜屏障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刘锋;参苓白术散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与探讨[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江其龙;添加参苓白术散的肠内营养剂对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郑妮军;参苓白术散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9 张玉丽;参苓白术散(汤)合石韦治疗慢性肾炎脾气虚证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韩海荣;参苓白术散对大黄引起的脾虚泄泻小鼠免疫机能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83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783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5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