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都梁软胶囊治疗瘀阻脑络型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10:23

  本文关键词:都梁软胶囊治疗瘀阻脑络型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偏头痛 都粱软胶囊 西比灵 氟桂嗪胶囊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循证医学


【摘要】: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较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2-3,患病率约为5%-10%,常有遗传背景。偏头痛的特征是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一般可持续4-72小时,可伴发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且与头痛程度相关,休息或安静环境下可缓解;也可见到少数典型病例发作时可伴或不伴有视野缺损、眼前闪光、麻木或运动障碍等先兆症状。偏头痛可分为无先兆偏头痛、有先兆偏头痛、常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性综合征、视网膜性偏头痛、偏头痛并发症和很可能的偏头痛六种亚型,其中,无先兆偏头痛是偏头痛中最常见的临床发作类型,约占偏头痛的80%。第一部分:文献研究目的:系统评价中成药都梁软胶囊与氟桂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通过制定检索策略和对国内外数据库检索及手工查阅(不考虑盲法,语言为中文和英文),两名评价人员对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独立筛选,对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有效的数据提取和统计合并,根据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5.1评价标准和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有3项研究纳入,总病例数一共为424例,其中试验组为212例,对照组为212例。临床疗效分析方面,本研究纳入3项研究,共424例患者,结果显示治疗组(都梁软胶囊组)与对照组(氟桂嗪胶囊组)比较,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RR=0.75,95%CI[0.57,0.97],p=0.030.05)。不良反应方面,本研究纳入的3项研究中,2项研究未提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仅1个研究报道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根据目前现有证据显示,都梁软胶囊组治疗偏头痛综合疗效优于氟桂嗪胶囊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基于本研究的局限性,所获得的支持证据强度有待提升,且需设计严谨、随访时间更长的临床研究加以证实。第二部分:试验研究目的:本研究利用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的中成药-都梁软胶囊干预治疗瘀阻脑络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并从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疗效、不良反应几个方面,与西药西比灵组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活血通络法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偏头痛找到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将纳入试验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停服其它治疗头痛药物7天以上,中药组采用口服都梁软胶囊,西药组口服西比灵,治疗疗程均为4周。然后通过对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评分疗效、不良反几个方面的对比研究,评估两组相关症状及安全性检测,对两组临床试验进行数据汇总、整理、统计分析。结果:本课题研究共计划2年完成观察临床病例60例,实际观察病例53例,其中试验组26例,对照组27例,共脱落病例7例。偏头痛疗效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3.08%,其中临床痊愈0例;显效11例,占42.31%;有效8例,占30.77%;无效7例,占26.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其中临床痊愈2例,占7.41%;显效14例,占51.85%;有效6例,占22.22%;无效5例,占18.52%。经卡方检验,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可知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中医症状疗效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6.92%,其中临床痊愈1例,占3.85%;显效10例,占38.46%;有效9例,占34.61%:无效6例,占23.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04%,其中临床治愈0例;显效4例,占14.82%;有效6例,占22.22%;无效17例,占62.96%。经统计学卡方检验,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可知试验组在中医症候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2例(7.41%)患者出现头晕,休息后症状缓解,未经他输处理,两组其他患者未发现其他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都梁软胶囊组治疗偏头痛综合疗效与西比灵组相当,中医症候疗效优于西比灵,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偏头痛 都粱软胶囊 西比灵 氟桂嗪胶囊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循证医学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7.7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符号说明10-11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1-27
  • 综述一:传统医学对偏头痛的研究进展11-17
  • 1. 中医对偏头痛病名的认识11
  • 2. 中医对偏头痛病因病机的研究11-13
  • 3.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进展研究13-17
  • 综述二:偏头痛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17-22
  • 1.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17-20
  • 2. 现代医学防治偏头痛的研究进展20-22
  • 参考文献22-27
  • 前言27-29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都梁软胶囊治疗偏头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29-38
  • 资料与方法29-31
  • 1. 检索策略29
  • 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29-30
  • 3. 文献资料提取30
  • 4. 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30
  • 5. 统计学分析30-31
  • 结果31-35
  • 1. 文献检索结果31-32
  • 2.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32
  • 3.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32-33
  • 4. 治疗效果评价33-35
  • 小结35
  • 讨论35-36
  • 参考文献36-38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都梁软胶囊治疗瘀阻脑络型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分析38-54
  • 资料与方法38-42
  • 1. 研究对象38-41
  • 2. 研究方法41-42
  • 结果42-50
  • 1. 两组基线指标比较42-47
  • 2. 两组疗效比较47-50
  • 小结50
  • 讨论50-53
  • 参考文献53-54
  • 结语54-55
  • 附录55-59
  • 附录1:临床观察表55-56
  • 附录2:症状分级量化表56-58
  • 附录3:知情同意书58-59
  • 致谢59-60
  • 个人简历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玉森;刘锦龙;;都梁软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眩晕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1年28期

2 郭冉冉;周廷惠;徐李;李小立;李学栩;;都梁软胶囊治疗头痛的药理机制及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02期

3 刘宪平;李浩;杨茂轩;;都梁软胶囊治疗偏头痛95例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08年07期

4 汪健;罗兰;时文远;席刚明;;都梁软胶囊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年09期

5 康继根;;都梁软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05期

6 刘帮慧;;都梁软胶囊治疗偏头痛83例临床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10年03期

7 李伟仕;黄志勇;吴修信;;都梁软胶囊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09期

8 邓虹珠,陈育尧,陈江华,肖炜;都梁软胶囊的药效及毒性试验[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9 杨声坤;;都梁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27期

10 王英鹏;许莉;陈湘;李冬华;甄伟兰;张嵘;巩忠;袁丹;王超凡;王海鹏;蒋初明;;都梁软胶囊与阿罗洛尔联合防治偏头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敏;陈烈春;李燕君;薛强;张小娜;唐清;徐晓玉;;都梁软胶囊原料药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及量效关系研究[A];化学与创新药物——2013年中国化学会产学研合作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凤姣;都梁软胶囊治疗瘀阻脑络型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侯敏;都梁软胶囊治疗偏头痛的药效学及其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84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784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0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