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本文关键词: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单纯针刺 温针灸 温针灸配合中药 周围性面瘫
【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以筛选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化组合方案,为更好更有效的治疗本病提供一些参考信息,也为临床科研提供有力的证据。方法本研究全部病例均来源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门诊和住院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将60例患者依据其首次就诊的先后次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针刺组、温针灸组、温针灸配合中药组,每组各20人;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经相应治疗后在每个疗程结束时分别进行H-B分级,临床结果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三组疗效及疗程差异。结果(1)各组治疗三个疗程后H-B分级分别与治疗前自身比较:P0.01。(2)一个疗程后H-B分级比较:温针灸组与单纯针刺组比较:P0.05,温针灸配合中药组与单纯针刺组比较:P0.05,温针灸配合中药组与温针灸组比较:P0.05;二个疗程后H-B分级比较:温针灸组与单纯针刺组比较:P0.05,温针灸配合中药组与单纯针刺组比较:P0.05,温针灸配合中药组与温针灸组比较:P0.05;三个疗程后H-B分级比较:温针灸组与单纯针刺组比较:P0.05,温针灸配合中药组与单纯针刺组比较:P0.01,温针灸配合中药组与温针灸组比较:P0.05。(3)各组治疗三个疗程后临床疗效观察各组治疗三个疗程后,根据H-B分级法判断临床疗效,各组间经统计学检验:P0.05;温针灸组与单纯针刺组比较:P0.05,温针灸配合中药组与单纯针刺组比较:P0.01,温针灸配合中药组与温针灸组比较:P0.05。(4)各组各时间点患者人数变化比较:三个疗程后,单纯针刺组还有15名患者在接受治疗,温针灸组还有9名患者,温针灸配合中药组仅有1名患者。结论(1)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一般状况无明显差异时,温针灸配合中药、单纯针刺、温针灸治疗本病均有较好的疗效;(2)温针灸配合中药与温针灸、单纯针刺比较,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本病疗效更为显著;(3)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本病可明显提高H-B分级,可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且使用安全。
【关键词】:单纯针刺 温针灸 温针灸配合中药 周围性面瘫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6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英文缩略词表9-10
- 引言10-11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11-25
- 1.古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11-14
- 2.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14-25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25-32
- 1.基本临床资料25
- 2.病例选择25-27
- 3.治疗方案27-30
- 4.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30-32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32-37
- 1.一般资料32-33
- 2.各组治疗前与治疗三个疗程后H-B分级比较33-34
- 3.各个疗程后各组组间H-B分级比较34-35
- 4.治疗三个疗程后各组临床疗效观察35
- 5.各组各时间点患者人数变化35-36
- 6.安全性评价36-37
- 第四部分 讨论37-42
- 1.临床结果讨论37-41
- 2.本课题创新之处41
- 3.问题与展望41-42
- 第五部分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9
- 附录49-52
- 综述 近5年中医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概况52-58
- 参考文献56-58
- 致谢58-59
- 个人简历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辉,李运峰;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4年04期
2 刘涛;刘菊秀;;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94例[J];中医杂志;2004年10期
3 刘志顺,彭唯娜;温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J];中国临床医生;2005年06期
4 李淑芝,宋曼平;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09期
5 崔壹;;温针灸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6年14期
6 刘峻;;温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07年24期
7 武永利;张跃全;牛子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温针灸治疗的中远期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耿萍;;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8年10期
9 赖吉安;;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中国民间疗法;2009年01期
10 李春;唐娓;江学勤;;温针灸治疗遗尿32例(英文)[J];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赤军;全昕;;温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87例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林恒青;杜民;陈建国;吴广文;;电子温针灸的研制[A];2010振动与噪声测试峰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淑芝;;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A];针灸技术规范及学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同军;于志国;;牵引后温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学首届学术会议、福建省针灸学会康复医学第三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王光宗;诸灵军;;温针灸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5例疗效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七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程珂;魏建子;沈雪勇;;不同材质针灸针温针灸的温度特性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针推结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针灸教育与腧穴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金瑛;方欣;;温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36例[A];第三届浙江省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六卷 中西医分卷)[C];2006年
8 王光宗;;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0例疗效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五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佳;王亚萍;王烨;时丽媛;赵文斌;嵇波;;预温针灸与温针灸大鼠“神门”穴对缺血性心律失常损伤的影响[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10 王珂;马善治;;温针灸在筋伤疾病中的应用体会[A];重庆市针灸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博士 朱伟;神奇温针灸善治关节炎肩周炎[N];大众卫生报;2013年
2 康 易;温针灸“解冻”肩周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3 刘涛;刘菊秀;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温针灸治[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林中;温针炙治疗膝关节炎[N];民族医药报;2004年
5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马善治 郭亮 刘渝松;七联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6 ;温针灸治疗腰突症术后腰痛有良效[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耀昌;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陈世铭;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陈美君;电针加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蔡锦祥;肩三针温针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杜德炜;温针灸结合颞三针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冯凤珍;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腿痛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周泰廷;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及免疫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陈志成;温针灸配合海桐皮汤外洗治疗寒湿、湿热型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比较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9 黎家明;灵龟八法结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相良;三伏天温针灸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刘娣;温针灸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JNK信号通路及MMP-1、13表达的影响[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3 郭林清;温针灸不同灸量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毛雪文;温针灸结合剌络放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5 刘飞;温针灸阳陵泉结合等速训练对创伤后膝关节僵直治疗作用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孙飒;温针灸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7 赵满;局部温针灸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徐霖;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膝痹的临床观察[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刘广丽;头穴透刺配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5年
10 李大鹏;温针灸八毼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腰骶部疼痛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86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786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