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临床表现、肾脏病理及中医证候研究
本文关键词: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临床表现、肾脏病理及中医证候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IgA肾病 部分新月体形成 临床表现 肾脏病理 中医证候
【摘要】:研究背景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 IgAN)是一类慢性进展性肾小球疾病,是导致我国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影响IgA肾病的预后因素含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两方面。2009年由国际IgA肾病协作组和肾脏病理协会共同制定发表的“IgA肾病牛津分级”(the Oxford classification of IgA nephropathy)将系膜细胞增生程度(M)、毛细血管内增生(E)、节段肾小球硬化(S)及肾间质纤维化或小管萎缩(T)作为评估IgA肾病预后的四个病理因素。新月体形成未作为影响IgA肾病预后的病理因素纳入牛津病理分级。新月体形成是IgA肾病病理改变的常见特征之一。但是对于新月体形成是否影响IgA肾病预后这一问题存在着争议,牛津分级并未对此进行阐述。对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认知,多来自于新月体比例50%以上的IgA肾病患者,即新月体性IgA肾病。此类型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以急进性肾炎综合征为主,伴肾功能快速进展,预后较差。但临床上该类IgA肾病患者所占比例偏少,占所有类型IgA患者的3.14%,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均参考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RPGN),多数临床研究均排除了该类患者。然而,临床中IgA肾病伴新月体比例≤50%(即部分新月体形成)的患者并不在少数,对于该类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征、预后情况及中医辨证论治鲜有文献报道,西医治疗方面亦未有明确论述。因此,本研究拟探讨并分析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患者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中医证型分布,进一步评估此类型IgA肾病的预后情况,以期为中西医诊治提供一定依据。目的研究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肾脏病理特征以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比较伴与不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中医证候分布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分析不同比例新月体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肾脏病理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1伴与不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中医证候的差异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行肾穿刺活检术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的210例患者,除外4例新月体性IgA肾病,共纳入研究的伴与不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患者206例,其中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患者共115例,占总研究人群的54.8%。伴与不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两组间比较如下:1.1一般资料伴与不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患者性别、发病年龄、前驱感染、肉眼血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与不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患者病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伴部分新月体形成患者病程分布从3天至20年不等,中位数病程为7个月;不伴新月体形成组患者病程从6天至25年不等,中位数病程为18个月。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患者出现扁桃体肿大的比例显著高于不伴新月体形成组(P0.05)。1.2临床指标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患者血肌酐水平、IgA/C3比值显著高于不伴新月体形成组(P0.05);eGFR、血红蛋白水平低于不伴新月体形成组(P0.05)。两组间24小时尿蛋白定量、ALB、UA、CHO、TG、LDL、血清IgA、补体C3、收缩压、血压分级及CKD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肾脏病理资料1.3.1肾脏病理类型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患者病理类型以局灶增生型、局灶增生硬化型为主;不伴新月体形成组病理类型以局灶增生型、轻度系膜增生型多见。两组肾脏病理类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3.2 Lee分级伴部分新月体形成IgA肾病患者Lee分级重于不伴新月体形成组(P0.05)。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患者分布在Lee分级Ⅲ级及以上;不伴新月体形成组患者分布在Ⅱ级及以上。1.3.3 Katafuchi半定量积分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患者炎细胞浸润积分、肾间质纤维化积分、肾小管萎缩积分明显高于不伴新月体形成组(P0.05)。1.4中医证候分布伴与不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患者中医本虚证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患者本虚证以脾肾阳虚证多见;不伴新月体形成的患者本虚证以气阴两证多见。伴与不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酗肾病患者中医标实证均以湿热证、血瘀证居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部分新月体形成与临床表现、肾脏病理、中医证候分布的相关性115例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患者,按照新月体比例分为A、B、C三组,其中新月体比例10%为A组,共42例(36.5%);10%≤新月体比例30%为B组,共56例(48.7%);30%≤新月体比例≤50%为C组,共17例(14.8%)。A、B、C三组间的比较如下:2.1部分新月体形成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2.1.1部分新月体形成与尿蛋白的关系不同比例新月体的IgA肾病患者间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分级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C组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A组(P0.05);且C组尿蛋白水平2、3级患者比例显著高于A组(P0.05)。2.1.2部分新月体形成与肾功能的关系A、B、C三组eGFR、血肌酐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eGFR水平A组显著高于B、C组(P0.05);B组SCr水平高于A组(P0.05)。2.1.3部分新月体形成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A、B、C三组ALB、HGB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C组HGB、 ALB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三组间血UA、CHO、TG、LDL、血清IgA、补体C3、收缩压、血压分级及CKD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部分新月体形成与肾脏病理的相关性2.2.1部分新月体形成与Lee分级的关系A、B、C三组Lee分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C组Lee分级显著高于A、B两组(P0.05)。2.2.2部分新月体形成与Katafuchi半定量积分的关系A、B、C三组肾小球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及血管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随新月体比例升高,三组间炎细胞浸润、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等病变积分有升高趋势。2.3部分新月体形成与中医证候分布的相关性不同比例新月体的IgA肾病患者间中医本虚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随新月体比例升高,脾肾阳虚证型所占比例有上升趋势。标实证比较,A、B、C三组风热证所占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与不伴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患者相比,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组肾功能差,Lee分级重,肾小管间质病变重;中医本虚证以脾肾阳虚证多见,标实证以湿热证、血瘀证居多。2不同比例新月体的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肾脏病理、中医证候如下:2.1IgA肾病患者随着新月体比例升高,其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升高,eGFR、血浆白蛋白、HGB水平下降,Lee分级加重。2.2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与风热证有一定相关联系。
【关键词】:IgA肾病 部分新月体形成 临床表现 肾脏病理 中医证候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7.5
【目录】:
- 中文摘要5-9
- Abstract9-15
- 英文缩略词15-16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6-29
- 综述一 伴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的研究进展16-22
- 1 IgA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进展性疾病16
- 2 影响IgA肾病预后的因素16-17
- 3 新月体形成与IgA肾病的关系17-21
- 4 伴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的治疗21
- 5 结语21-22
- 综述二 IgA肾病中医辨证及其与微观病理的相关性研究22-29
- 1 IgA肾病中医病因病机认识22-23
- 2 IgA肾病中医辨证分型23-24
- 3 IgA肾病中医辨证与肾脏病理微观辨证24-27
- 4 结语27-29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29-57
- 前言29-30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30-36
- 2 结果36-52
- 3 讨论52-56
- 4 结论56
- 5 不足与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66
- 致谢66-67
- 个人简历67-68
- 附录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卢海霞;陆晓华;郑亚莉;;伴有新月体形成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与病理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4年03期
2 顾勇,范虹;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2年03期
3 龚智峰 ,张文欣,吴潮清,唐业莹,徐璧云,闭闵,钟荣秋,唐萍;实验性兔肾纤维素性新月体形成的观察[J];广西医学;2002年09期
4 蓝辉耀,胡媛芳;实验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Ⅱ.巨噬细胞在新月体形成及发展中的作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及超微结构的研究[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5 汪建国,周柱亮;小儿急性肾炎伴弥漫性新月体形成二例[J];中华儿科杂志;1997年08期
6 唐政;季曙明;程东瑞;文吉秋;陈劲松;刘志红;黎磊石;;肾移植后伴新月体形成的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临床特征[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7年10期
7 郑爱萍;熊子波;张帆;侯霜;罗琼;熊祖应;;伴新月体形成的青壮年原发性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2年06期
8 贾忠辉;林珊;江建青;韦丽;;伴少量新月体形成IgA肾病63例临床和病理特点及其预后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07期
9 宛霞;李劲高;白婕;黄湖辉;苏晓燕;;伴有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郑亦沐;郑丹侠;王松;阿拉塔;王悦;;尿血管紧张素原与IgA肾病患者新月体形成相关性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再春;;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A];浙江省肾脏病骨干医师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胡小芹;刘波;范德墉;施向东;;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临床病理特征[A];2006年浙江省肾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许菲菲;王牡丹;苏震;刘毅;吕吟秋;;IgA肾病伴部分性新月体形成的临床病理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许菲菲;王牡丹;苏震;刘毅;吕吟秋;;IgA肾病伴部分性新月体形成的临床病理分析[A];2006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2006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许菲菲;王牡丹;苏震;刘毅;吕吟秋;;IgA肾病伴部分性新月体形成的临床病理分析[A];2006年浙江省肾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许菲菲;王牡丹;吕吟秋;刘毅;邵蓉蓉;;IgA肾病伴部分性新月体形成的临床病理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许菲菲;王牡丹;苏震;刘毅;吕吟秋;;IgA肾病伴部分性新月体形成的临床病理分析[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静;伴部分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临床表现、肾脏病理及中医证候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
2 魏玉丹;IL-37在IgA肾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蒋萍;173例原发性IgA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92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792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