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延安大学》 2015年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应用研究
张咪咪
【摘要】: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研究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及生存质量,随着中药安全问题地不断曝光,我国已加大了中药复方制剂质量的研究力度。本研究结合目前中药复方制剂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需要,针对国内外中药复方制剂质量分析现状,选择中药复方制剂中有效成分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试样提取工艺、引入新型预处理技术,设计分析测试条件,创建了分析五种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的新方法。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快捷、简便,对所测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具有实用价值。本论文研究内涵分为如下六章:第一章综述基于文献调研,对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有效成分、预处理技术、测定技术等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加以概述。第二章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养阴清肺颗粒芍药苷、甘草苷和肉桂酸含量测定的应用研究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养阴清肺颗粒中芍药苷、甘草苷和肉桂酸含量的方法。通过研究提取溶剂、料液比及提取时间对试样提取率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双波长切换紫外检测实现对养阴清肺颗粒中芍药苷、甘草苷和肉桂酸的同时测定。利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0.2%磷酸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以1.0 m L·min-1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0-4 min,18%B→18%B,4-9 min,18%B→37%B,9-16 min,37%B→37%B),于如下波长切换程序下检测:0-6.3 min,276 nm,6.3-7.3 min,230 nm,7.3-16 min,276 nm,柱温28℃。结果芍药苷、甘草苷和肉桂酸分别在0.2368-4.736,0.1708-3.416,0.0352-0.704μg·m L-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7%,98.8%,98.4%。第三章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减味紫雪口服液甘草苷和肉桂酸含量测定的应用研究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减味紫雪口服液甘草苷和肉桂酸含量的新方法。通过优化试样提取溶剂和提取时间,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0.2%磷酸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如下:0-6 min,26%B→45%B,6-9.5 min,45%B→90%B,9.5-10 min,90%B→95%B,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76 nm,柱温28℃。结果甘草苷和肉桂酸分别在0.7676-38.38,0.04288-2.144μg·m L-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4%,98.9%。第四章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复方乌鸡颗粒芍药苷、阿魏酸和丹皮酚含量测定的应用研究建立了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乌鸡颗粒中芍药苷、阿魏酸和丹皮酚含量的新方法。实验通过优化色谱柱,流动相种类、酸度及比例,试样提取方式、提取溶剂、提取时间及固相萃取淋洗液、洗脱液及洗脱体积后,最终试样经超声提取,HYPERSEP Retain-PEP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后,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1.0%磷酸(A)-乙腈(B)为流动相,在流速为1.0m L·min-1下梯度洗脱(0-4 min,22%B→22%B,4-5 min,22%B→30%B,5-8 min,30%B→45%B,8-9 min,45%B→59%B,9-13 min,59%B→69%B),并于该波长切换程序下检测:0-8 min,230 nm,8-10 min,321 nm,10-15 min,274 nm,柱温为28℃。结果芍药苷、阿魏酸和丹皮酚分别在3.12-312μg·m L-1,0.246-24.6μg·m L-1和0.0896-8.96μg·m L-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6%,96.3%,99.9%。第五章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妇科养坤丸芍药苷、甘草苷、黄芩苷和木香烃内酯含量测定的应用研究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妇科养坤丸芍药苷、甘草苷、黄芩苷和木香烃内酯含量的新方法。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妇科养坤丸中四种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予以优化。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0.2%磷酸溶液(A)和乙腈(B)为流动相以流速1.0 m L·min-1于柱温28℃进行二元梯度洗脱(0-6 min,23%B→23%B,6-7 min,23%B→25%B,7-12 min,25%B→80%B,12-13 min,80%B→95%B),波长切换检测(0-6 min,230 nm,6-8 min,276 nm,8-13 min,280 nm,13-17 min,225 nm)。结果芍药苷、甘草苷、黄芩苷和木香烃内酯分别在1.616-161.6,0.4318-43.18,1.3248-132.48及0.5184-51.84μg·m L-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5%,99.7%,96.3%及97.0%。第六章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复方消痔栓没食子酸、大黄酸和大黄素含量测定的应用研究建立了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消痔栓中没食子酸、大黄酸和大黄素含量的新方法。采用HYPERSEP C18固相萃取柱对样品净化、富集,应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5%磷酸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二元梯度洗脱(0-4 min,22%B→22%B,4-5 min,22%B→30%B,5-8 min,30%B→45%B,8-9 min,45%B→59%B,9-13 min,59%B→69%B),检测波长:273,254nm,流速:1.0 m L·min-1,柱温:28℃。结果没食子酸在0.2964-14.82μg·m L-1,大黄酸在0.215-10.75μg·m L-1,大黄素在0.3072-15.36μg·m L-1线性关系良好,其平均加标回收率依次为:95.1%,95.9%,97.8%。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86.0;O657.7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玉;;多酚类化合物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13年04期
2 熊冬梅;邓泽元;刘蓉;范亚苇;李静;;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保健品中总黄酮[J];食品科学;2009年22期
3 李翠;徐必学;张永萍;梁光义;;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03期
4 谢丽华,刘洪宇,徐秉玖,王璇,王建华,徐风,蔡少青;中药玄参中哈巴俄苷和肉桂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1年03期
5 何京,张爱华,陈新菊;复方乌鸡颗粒剂的质量标准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6 干国平;李秋怡;朱红;刘焱文;;复方消痔栓质量标准研究[J];中成药;2007年01期
7 贾晓斌;王丽静;陈彦;宋师花;王绪颖;;HPLC测定肉桂、木香中桂皮醛、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J];中成药;2010年03期
8 黎莉;孙鹏;梁琼麟;张惠云;王勇;乔明琦;罗国安;;白香丹胶囊干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J];中成药;2011年05期
9 林凯;范琦;杨成钢;邓开英;;RP-HPLC法测定麻黄中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J];中草药;2006年02期
10 王映红;李磊;张宏桂;乔延江;;HPLC-MS与HPLC-~1H-NMR联用鉴定土茯苓中的二氢黄酮醇苷异构体[J];中国中药杂志;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斌;常军;刘可越;刘海军;程春清;;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中总黄酮的含量[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2 赵建芬;张素斌;严子军;王晓珊;;HPLC法测定落葵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3 刘璐;付明哲;王侠;李广;赵宝玉;;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1年06期
4 李忠红;倪坤仪;杜冠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鉴定中药复方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中醇溶性成分[J];分析化学;2007年02期
5 霍宁波;;压敏胶贴片中芍药苷及残留溶剂含量的测定[J];分析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6 蒙杰丹;刘冰;杨琼;周尚;杨季冬;;近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通天口服液中天麻素和芍药苷的含量[J];分析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7 周学酬;郑新宇;吕日新;王玉林;;槲皮素在聚谷氨酸修饰玻碳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及检测[J];分析试验室;2012年05期
8 易润青;宋粉云;;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气滞胃痛颗粒中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含量[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霍宁波;;丙烯酸酯压敏胶基贴片制备工艺中的质量控制[J];中国胶粘剂;2010年04期
10 董永喜;李美珍;董莉;黄勇;李勇军;兰燕宇;;基于耐缺氧能力的注射用复方荭草冻干粉生物活性测定方法[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仁爽;金哲雄;姜启娟;;胰胆舒片质量标准研究[A];第二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军宁;鄢良春;宋军;易进海;;基于“功效-毒性-物质”的新型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思路与方法[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3 朱冠华;李晓宇;刘皋林;;HPLC法同时测定参芍胃安颗粒中芍药苷和黄芩苷的含量[A];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罗友华;杨辉;林雪晶;黄恺飞;许光辉;黄亦琦;;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咽舒宁水提液中6种成分的含量[A];“好医生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下)[C];2013年
5 陈良慧;单进军;谢彤;狄留庆;;复方祖师麻提取物中8种成分的LC-MS/MS同时测定及其提取率配伍影响研究[A];“好医生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下)[C];2013年
6 郭懿望;杜守颖;陆洋;;生物活性测定法在中药制剂评价中的应用[A];“好医生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下)[C];2013年
7 汤明杰;张旗;叶永山;苏浬;李国梁;宋霁翔;李强;雷海民;;牡丹皮中丹皮酚提取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陆军;程红新;李莹;王超;庞燕军;;化妆品中甘草7种功效成分的液相色谱测定法[A];第十届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刚;泄浊除痹方治疗高尿酸血症物质基础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郭延生;当归不同炮制品质量评价模式的建立[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3 杨秀岭;照山白抗前列腺增生药效物质基础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4 陈军辉;不同模式“液质”联用技术用于陆源及海洋天然药物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范琦;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结合多元分析技术判别麻黄植物的方法学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宋乃宁;抗癌药物溴泰君的药代动力学和毒代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杨舒婷;玄参化学多样性及其与遗传变异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盛尊来;复方慢呼抗抗鸡毒支原体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9 徐文杰;麻黄类药对组成规律的基础研究—麻黄桂枝药对Ⅰ[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10 李雪梅;月安煎干预经前期综合征组方优化和作用机制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小舰;玄参重要害虫发生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黄凌;缬草中环烯醚萜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林耿丰;土茯苓质量评价体系初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邵旭媛;木香、马兜铃、赤芍、稻芽粗提物对变异链球菌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5 纪薇;玄参配方施肥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赵志新;玄参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刘洪;不同质地土壤玄参生长发育及质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倪萌;玄参叶斑病的病原学、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徐静汶;HPS-3对实验性Ⅰ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于靖;玄参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与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晶芝;赵永光;冯玉珠;常丽新;高平章;;超声法提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2 李磊;张宏桂;孙毅坤;乔延江;;土茯苓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年04期
3 闵成军;徐敏;文永盛;;宁心安神口服液中酸枣仁皂苷A和B的含量测定[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王凤君,赵云,谢尔凡,尤忠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磷脂含量[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5 吴伟明;陈丽佳;诸乐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痰热清注射液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J];儿科药学杂志;2006年04期
6 王祝举;唐力英;赫炎;;牡丹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6年04期
7 赵世元,王乃平,钟振国,农志新;甘草总黄酮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洗寒梅,黄海滨,陈燕军;肉桂泡汁和煎液中桂皮醛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J];广西植物;1996年02期
9 邓森元;食品抗氧化剂[J];广州化工;2004年02期
10 刘文山;肖凯军;郭祀远;;苹果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及其抑制作用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闵春艳;茵陈蒿汤人肝细胞膜固相色谱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洪志强;黄芩的质量标准研究和指纹图谱的建立[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莉,赵磊石,李太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富马酸异哌丙吡仑[J];光谱实验室;2004年02期
2 郭小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王浆中10-羟基-2-癸烯酸的含量[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年06期
3 刘庆艳;张成功;张朝辉;赵忠桂;马铭;;液-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尿液中的美沙酮[J];分析试验室;2009年01期
4 潘洪志;荣胜忠;邹立娜;王朝旭;刘晓岑;杨月欣;;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嘌呤含量的方法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2年02期
5 沈莲珠;刘铁钢;尹红锋;孙亦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粉中的游离糖[J];分析化学;1987年12期
6 郝学宁;江华;叶小红;张文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的维生素C[J];青海农林科技;1988年03期
7 方正,杨富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酒石酸美托洛尔胶囊的含量[J];安徽化工;1996年04期
8 董南,王海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多种香料共存时的罂粟壳[J];色谱;2000年06期
9 郑铁松,钟文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伏马菌素[J];食品科学;2004年03期
10 殷勤红;朱艳琴;冯朴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含量的色谱条件考察[J];光谱实验室;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文宏;朱庆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片的含量[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2 李仁祥;刘晓确;冯新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含量[A];海南省药学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刘新云;王永慧;王晓青;雷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含量[A];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周静远;;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上的应用[A];天津市第八次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3年
5 林琳;郑俊;金新华;缪丽娜;许健;杨笑;;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嘧酚的含量[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6 戴荣继;佟斌;黄春;王蕾;;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藻类叶绿素含量[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下册)[C];2005年
7 李仁秋;张曼琳;李源;李惠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合剂中枸橼酸的含量[A];第二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暨首届全国儿科中青年药师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9年
8 倪燕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药“色布如棍钦德吉德”含量[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9 江蔚新;张秀娟;刘建军;窦淑珍;;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草药鞣质及多酚类研究中的应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夏敏;谷学新;赵红帅;王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赛力奇营养液中吩嗪酮含量[A];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暨仪器展览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广林;[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2年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0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80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