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腰腿痛丸联合针灸治疗寒湿瘀阻型非特异性下腰痛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7-09-08 19:41

  本文关键词:腰腿痛丸联合针灸治疗寒湿瘀阻型非特异性下腰痛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非特异性下腰痛 寒湿瘀阻证 腰腿痛丸 针灸疗法 麦肯基疗法 治疗结果 复发


【摘要】:目的观察腰腿痛丸联合针灸对寒湿瘀阻型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患者近期疼痛的改善作用和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均采用麦肯基康复治疗技术,1次/d,5次/周。对照组,布洛芬片,100mg/次,2次/d,饭后服用,取适量双氯芬酸钠凝胶涂于痛处,3次/d。观察组,腰腿痛丸,20粒/次,2次/d,口服;针刺十七椎、腰夹脊、阿是穴、腰阳关、环跳、阳陵泉、风市等穴位,艾灸气海,1次/d,5次/周。疗程:两组疗程均为4周。并进行24周的随访。主要疗效指标是下腰痛程度[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局部压痛;次要疗效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寒湿瘀阻证评分、自我疗效评估、24周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6.05%,对照组为85.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6,P=0.023 1);治疗后观察组VAS、局部压痛评分、寒湿瘀阻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ODI量表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自我疗效评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43.42%,低于对照组的6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04,P=0.006 8);对照组有6例胃肠不适,有2例患皮肤过敏,程度为轻度,观察组有1例晕针,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麦肯基康复治疗技术的基础上,腰腿痛丸联合针灸治疗寒湿瘀阻型NLBP患者近期能缓解疼痛,促进功能的恢复,远期能稳定病情,减少复发。
【作者单位】: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非特异性下腰痛 寒湿瘀阻证 腰腿痛丸 针灸疗法 麦肯基疗法 治疗结果 复发
【基金】:浙江省杭州市科技局项目(2014KJJ06)
【分类号】:R274
【正文快照】: 下腰痛(LBP)是指涉及下腰部、腰骶、骶髂疼痛不适,可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的一组病症,包括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神经根压迫或椎管狭窄相关性腰痛等。NLBP是指有腰痛的表现,但既没有神经根受累也没有严重的潜在疾患,临床也找不到明确的组织病理结构改变,难以通过客观检查明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飞凡;陈威烨;陈博;王辉昊;徐勤光;詹红生;;针灸治疗下腰痛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骨伤;2016年05期

2 徐宏娟;;诱发下腰痛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年01期

3 郑灿磊;焦杨;郑桂芝;;徐疾补泻手法针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针刺研究;2015年03期

4 封迎帅;刘百祥;阳大为;;电针环跳、委中穴与常规针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照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5 徐新毅;邱素均;安胜利;靳安民;闵少雄;;社区人群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危险因素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6 谢秀俊;陈日新;付勇;焦琳;张波;熊俊;何铝;钱海良;李君仙;罗小军;;温和灸不同状态腰阳关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J];中国针灸;2014年11期

7 滕迎春;于冬冬;关伟强;郑若楠;路玫;;冉氏“益气通经”指针结合阿是穴苍龟探穴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J];针灸临床杂志;2013年11期

8 武媛媛;刘忠良;;老年人下腰痛的诊疗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12期

9 彭小文;张盘德;;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病因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年10期

10 关玲;石现;邹怡;邓秀芳;蔡佩斯;;艾灸阳陵泉对慢性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体表热像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敏;魏海燕;赵玲;赵吉忠;程珂;邓海平;沈雪勇;张海蒙;;近10年腧穴红外温度特性研究概况[J];中国针灸;2017年04期

2 漆勇;漆良;刘灿华;夏会敏;;长圆针联合Mckenzie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及对VAS评分、Roland-Morris评分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年10期

3 高书明;王光亚;程才;陈汉文;李民;刘可魂;;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术与椎间盘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对比及疗效评价[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年06期

4 毛龙飞;范洪力;;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5 姜学亮;姜荷;张瑞芳;;腰腿痛丸联合针灸治疗寒湿瘀阻型非特异性下腰痛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7年04期

6 祁红艳;;腰部夹脊穴加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7年01期

7 伍永灼;郑文诺;张福顺;;针刺夹脊穴结合龙氏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16年12期

8 何晓慧;何海珍;孙善斌;;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理概述[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年12期

9 韩丽;白桦;王磊;杨佳;刘钧天;王晶;黄畅;刘耀萌;邢敏;潘秀颉;赵百孝;;临床诊室浓度的艾烟暴露12周对Wistar雄性大鼠尿常规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6年10期

10 辛丽娜;谢晶心;;益元养身煎剂型改进的工艺研究[J];海峡药学;2016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新毅;邱素均;安胜利;靳安民;闵少雄;;社区人群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危险因素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2 王会刚;武善亮;牟琳;李宗涛;;针灸推拿加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年05期

3 裘鹏;;普拉提运动对非特异性下腰痛老年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09期

4 韩为华;;断面九针穴配合平衡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年04期

5 王富明;孙华;张亚敏;;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干预临床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4年03期

6 李具宝;熊启良;屈尚可;亓峰;张磊;王琦;包可;李帆冰;;近10年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穴规律的探讨[J];中国针灸;2013年07期

7 彭冬青;杨涛;陈雨川;董玉喜;张玉娇;史桂荣;王秋红;陈艳明;;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3年13期

8 张善纲;王晓红;熊楚梅;;中国针灸对非洲下腰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年05期

9 王雅琴;宁宁;杨慧;何凌霄;叶霞;刘晓艳;;四川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骨科护士腰痛特征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年05期

10 张晨光;;“徐疾补泻”质疑与考辨[J];上海针灸杂志;2012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建贤;王斌;李红;胡勇;胡雪莹;王明丽;;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2 吴建贤,王斌;定量有氧运动早期干预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康复作用(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6期

3 金建军,徐亚莉;推拿加腰背肌训练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及其机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年11期

4 王斌,吴建贤,王静;主动运动与推拿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随机对照[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0期

5 陈晓晏;;2006年国家级《非特异性下腰痛基础与临床康复研究》继教班暨第5届安徽省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会学术年会在皖召开[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5期

6 李红;吴建贤;洪永锋;王斌;胡勇;蔡亦红;胡雪影;王明丽;;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7 罗贤娥;赖建强;王楚怀;谢锦玲;许轶;陈杭军;;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腰肌表面肌电特征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8 彭小文;张盘德;;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病因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年10期

9 黄雷;李军汉;;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年11期

10 刘芳玲;耿引循;段峰;郭晓娇;林朗;王玉玲;;生物电共振治疗对非特异性下腰痛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丁献军;范顺武;;非特异性下腰痛保守治疗的研究进展[A];2005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王康玲;王楚怀;;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腰肌表面肌电特征的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斌;倪朝民;;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与康复[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4 吴建贤;王斌;;定量有氧运动早期干预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康复作用[A];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詹晖;;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治疗方法的思考[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敏加;非特异性下腰痛功能特征分析及针对性康复计划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2 姚卫光;在校儿童和青少年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危险因素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腰椎坐位旋转手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腰椎有限元初步探讨[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2 孙戴;推拿结合悬吊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疗效评价[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郭永灿;脏腑别通针刺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即时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曾源;奇经调气针刺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即时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江羿羲;健身气功五禽戏功能锻炼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效应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孙美玲;内热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宁夏医科大学;2016年

7 陈旭;放痧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赵珉一;恢刺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傅锡金;两种不同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王银霞;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躯干等速运动时屈伸肌力学特征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15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815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e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