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老虎的质量标准研究
本文关键词:黑老虎的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黑老虎,常为民间用药,为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植物,主要药用部位为其根及藤茎,可用于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主治慢性胃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痛经等症。一直以来,国内外对黑老虎的研究都集中于其化学成分的分析及其相应活性的研究。但是,对于黑老虎药材本身,缺少相应的规范与标准。因此,本论文首次对黑老虎药材的定性、定量等相关质量标准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探究。首先,本试验在研究黑老虎的化学成分时,从黑老虎根的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醇提取)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综合运用现代波谱学技术(MS和NMR)解析发现,其中包括7个木脂素类化合物[kadsuralignan I(1)、kadsuralignan J(2)、schisantherin R(3)、schisantherin S(4)、日本南五木脂素A(5)、Acetyl-binankadsurin A(7)、二氢愈创木脂素(8))]和1个三萜类化合物[kadsuralactone B(6)],化合物schisantherin R(3)和schisantherin S(4)为新化合物。其次,依据文献及本课题组对黑老虎中有效成分的研究,本文选取日本南五木脂素A为对照品和17批次不同产地的黑老虎药材为研究对象,并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日本南五木脂素A的含量。同时,本文还通过运用硅胶层析柱和DAC制备系统等设备制备得到对照品,并采用Q-NMR的方式来确定对照品的纯度为96.06%。另外,本文还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测定了黑老虎药材中的浸出物、水分、灰分、重金属和有害元素以及农药残留等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黑老虎药材,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同,其中,日本南五木脂素A的含量在0.74-6.93%,不应低于0.7%。另外,通过检测,初步确定黑老虎中醇浸出物不低于12.0%;水分限度为不超过10%;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限度分别为不超过5%和1.5%;重金属和有害元素中铅不大于5 mg/kg,镉不大于0.3 mg/kg,砷不大于2 mg/kg,汞不大于0.2 mg/kg,铜不大于20 mg/kg;农药残留中敌百虫不大于0.1 mg/kg,乐果不大于0.05mg/kg,氧化乐果不大于0.02 mg/kg。本论文首次对黑老虎药材的相关标准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探究,为黑老虎药材更为安全、有效的使用及其相关标准体系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黑老虎 质量标准 化学成分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9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1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1-30
- 1 黑老虎的化学成分11-27
- 1.1 木脂素类化合物11-17
- 1.2 三萜类化合物17-26
- 1.3 其他26-27
- 2 黑老虎的药理活性27-29
- 2.1 抗肿瘤活性27
- 2.2 抗炎27-28
- 2.3 抗HIV活性28
- 2.4 抗氧化活性28
- 2.5 保肝作用28-29
- 3 其他29-30
- 第二部分 黑老虎的质量标准研究30-72
- 第一章 黑老虎化学成分的研究30-45
- 1 实验部分30-32
- 1.1 仪器与试剂30-31
- 1.2 黑老虎药材31
- 1.3 黑老虎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31-32
- 2 黑老虎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32-33
- 3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33-45
- 3.1 黑老虎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33-38
- 3.2 黑老虎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38-45
- 第二章 黑老虎的质量标准研究45-71
- 第一节 性状45-47
- 第二节 鉴别47-56
- 1 显微鉴别47-49
- 1.1 仪器和试剂47
- 1.2 试验方法47
- 1.3 试验结果47
- 1.4 实验结论47-49
- 2 薄层鉴别49-51
- 2.1 仪器与试剂49
-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49
-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49
- 2.4 试验方法49
- 2.5 试验结果49
- 2.6 试验结论49-51
- 3 特征谱图51-56
- 3.1 材料与仪器51
- 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51-52
- 3.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52
- 3.4 方法与结果52-53
- 3.5 试验结论53
- 3.6 讨论53-56
- 第三节 黑老虎中水分和灰分的检查56-60
- 1 仪器、试剂与药材56
- 1.1 仪器56
- 1.2 试剂56
- 1.3 药材56
- 2 试验方法与结果56-60
- 2.1 水分56-58
- 2.2 灰分58-60
- 3 试验结论60
- 第四节 黑老虎药材浸出物的测定60-62
- 1 仪器、试剂与药材60
- 2 浸出物测定方法的选择60-61
- 3 黑老虎浸出物的测定61-62
- 4 试验结论62
- 第五节 黑老虎药材中有害物质的检测62-66
- 1 仪器、试剂与药材62
- 2 试验方法与结果62-65
- 2.1 黑老虎中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检测62-63
- 2.2 黑老虎中农药残留的测定63-65
- 3 试验结论65-66
- 第六节 含量测定66-71
- 1 仪器与试剂66
- 2 对照品纯度的检测66-67
- 3 方法与结果67-71
- 3.1 色谱条件67
- 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67
- 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67-68
- 3.4 方法学考察68-71
- 小结71-72
- 参考文献72-76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76-77
- 附图77-93
- 致谢93-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首批42家基地确定[J];中国现代中药;2010年12期
2 曾慧,刘学斌,范凤琼,高晓芬;蜂蜡质量标准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1998年S1期
3 赵琳,赵焕君,孙艳君;珍珠愈溃膜的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8年08期
4 李琰,吴笑如,孙秀华;小儿退热液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1年04期
5 李贺君 ,姜慧祯;消络丸的质量标准研究[J];山东医药工业;2003年02期
6 袁汀;徐英宏;段旭;;治咽茶质量标准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6年07期
7 汤景龙,金基宁,方卫莉;视康滴眼液质量标准研究[J];中草药;1999年01期
8 马小平,郝美玲,苏雅拉图;那如-3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9年S1期
9 方艳华 ,曲福生;理气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J];山东医药工业;2002年04期
10 曲福生,方艳华,殷成强,张军智;盈血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J];山东医药工业;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文龙;;治疗风湿病中药的现状与评价——昆仙胶囊规范化国际标准研究[A];全国有毒中药在风湿病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学习班讲义[C];2010年
2 畅婕;赵越平;;维耳康片质量标准研究[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磊;周立群;赵百孝;;关于耳穴名称与定位国际标准研究的思考及对策[A];中国针灸学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瑜;刘萍;胡汉昆;罗国庆;陈健;;佛椒酊质量标准研究[A];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王琦;叶加农;朱燕波;高京宏;董静;王东坡;吴宏东;;中医痰湿体质的判定标准研究[A];中医体质判定标准研究——2006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熊学敏;石扬;康明;廖培盛;;复方降糖宁颗粒剂的质量标准研究[A];南瓜营养、保健功能与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元艳;李丽;张村;肖永庆;;防风有效成分及其质量标准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中药炮制分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刘丰林;杨娜;胡素英;;降糖通络片的质量标准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克穷;于明洋;;浅探队列研究在胃癌辨证标准研究中的运用[A];肿瘤病因学研究与中西医结合肿瘤综合诊疗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唐良平;朱正义;金国峰;;中药橡胶膏剂质量标准研究的探索[A];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国中药关键技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高新军;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首批42家基地确定[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2 康淼 王伟;尽快启动两岸中药标准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3 通信标准技术审查部 潘峰;我国通信标准研究工作实现新转变[N];人民邮电;2001年
4 ;关于IP标准研究组[N];网络世界;2001年
5 汪敏华;上海启动技术标准研究[N];中国矿业报;2002年
6 记者 易龙;中国在标准研究中地位突出[N];人民邮电;2001年
7 本报记者 朱学蕊;2012年核电标准研究与制(修)订计划启动[N];中国能源报;2012年
8 秦秋;“经穴主治规律和经穴主治国家标准研究”通过验收[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艺;翻译标准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2 包文山;蒙药材沙蓬的质量标准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5年
3 李月亭;骨科外用凝胶膏剂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4 徐亮;黑老虎的质量标准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5 姜秋丰;蒙药杜鹃花质量标准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4年
6 李少华;温中清肠胶囊制备工艺与其质量标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田军军;复方参归胶囊的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洪格尔;蒙药“苏斯额日敦”的质量标准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3年
9 辛欣;康力欣片的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宋浩亮;平胃胶囊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816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816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