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析因设计的天灸防治虚寒型过敏性鼻炎优选方案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析因设计的天灸防治虚寒型过敏性鼻炎优选方案研究
【摘要】:目的:本研究以中医辨证理论、经络学说为指导,结合外治法的时效经验基础,以虚寒型过敏性鼻炎(以下简称AR)患者为研究对象,用析因设计分析方法进行天灸疗法防治虚寒型AR的研究。将影响天灸疗法的两个重要因素(穴位、药物)根据中医辨证进行2×2析因组合,寻求天灸疗法防治虚寒型AR的最佳穴位组合及药物配伍。方法:将180例虚寒型AR患者随机分为A1组(虚寒穴+虚寒药组)45例、A2组(常规穴+虚寒药组)45例、A3组(虚寒穴+常规药组)45例和A4组(常规穴+常规药组)45例,治疗时间为2015年初伏、中伏、末伏,共进行3次治疗。治疗前及3次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以AR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评分、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和AR病情自我评估VAS量表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方面A1组(虚寒证药+虚寒证穴组)总有效率为97.78%;A2组(虚寒证药+常规穴组)总有效率为82.22%;A3组(常规药+虚寒证穴组)总有效率为84.44%;A4组(常规穴+常规药组)的总有效率为68.89%。四组疗效相比,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A1分别与A2、A3、A4组两两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A2、A3组与A4组疗效相比,经秩和检验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A2、A3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后,无显著性差异(PO.05)。在症状改善方面,四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RQLQ总分及各子项目评分、自我评估VAS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治疗后比较,在RQLQ日常活动、睡眠、非鼻/眼症状、实际问题、鼻部症状、眼部症状、情感及总分8个方面,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A1组分别与A2、A3、A4组经两两秩和检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2组在日常活动、非鼻/眼症状、实际问题、鼻部症状、眼部症状、情感及总分比较上与A4组相比,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睡眠症状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A3组与A4组在RQLQ各症状评分及总分比较上,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A2、A3两组相比,经秩和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治疗后在VAS及症状积分两方面,经秩和检验,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A1组分别与A2、A3、A4组经两两秩和检验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2组、A3组与A4组在VAS及症状积分比较上,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A2、A3两组相比,经秩和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和穴位联合干预作用分析中,分别以RQLQ总分及各临床症状评分、症状积分、VAS进行方差分析,经统计学处理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虚寒证药物和虚寒证穴位对于虚寒型AR患者的RQLQ总分及各临床症状评分、症状积分、VAS得分不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考察穴位和药物的主效应,分别以RQLQ总分及各临床症状评分、症状积分、VAS分析比较。穴位相同的前提下,在RQLQ总分及各临床症状评分、症状积分、VAS评分比较中,虚寒证药组在各组中得分最低,与常规药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药物相同的前提下,在RQLQ总分及各临床症状评分、症状积分、VAS评分比较中,虚寒证穴位组在各组中得分最低,与常规穴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①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四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作用,其中以虚寒证药+虚寒证穴组最为明显,提示该组在改善虚寒型AR患者症状方面具有最佳的疗效。②通过药物和穴位的联合干预作用分析,二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提示药物和穴位作用是各自独立存在的。③虚寒证药物和虚寒证穴位的联合应用对于改善虚寒型AR患者的症状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虚寒证药物或者虚寒证穴位组。
【关键词】:天灸疗法 虚寒型AR 析因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8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文献研究12-19
- 一、中医学对AR的认识12-16
- 二、现代医学对AR的认识16-19
- 第二章 临床研究19-35
- 第一节 临床资料19-21
- 一、病例来源19
- 二、诊断标准19-20
- 三、纳入标准20
- 四、排除标准20
- 五、剔除病例标准20
- 六、退出(脱落)病例标准20
- 七、中止试验的标准20-21
- 第二节 研究方案21-24
- 一、资料收集21
- 二、分组方法21
- 三、治疗方案21-22
- 四、疗效评价22-23
- 五、统计分析方法23-24
- 第三节 研究结果24-35
- 一、一般资料分析24
- 二、基线比较24-26
- 三、研究结果26-35
- 第三章 讨论35-41
- 一、立题依据35
- 二、研究方案选择依据35-39
- (一) 选穴依据35-37
- (二) 药物选择依据37-38
- (三) 天灸疗法探讨38-39
- 三、研究结果分析39-40
- 四、不足及展望40-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附录45-50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0-51
- 致谢51-52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玲丽;;自制温脐散治疗婴幼儿虚寒型腹泻200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8年01期
2 杜克宽;中药治疗婴幼儿虚寒型腹泻200例[J];江苏中医;1991年05期
3 万嘉钟;;中西医结合治疗虚寒型溃v 病28例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4 刘光银;;重症虚寒腹痛[J];山东中医杂志;1993年04期
5 周勇;;中西医结合治疗虚寒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5例[J];湖北中医杂志;1993年04期
6 党兰玉;虚寒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5例辨治[J];吉林中医药;2004年05期
7 高振达;;针刺、敷贴法治疗婴幼儿虚寒型腹泻312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06期
8 沈仲圭;;从虚寒型高血压病谈起[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9 沈仲圭;;从虚寒型高血压病谈起[J];山东中医杂志;1986年03期
10 王长松;崔永旺;;虚寒型失眠的证治探讨[J];江苏中医药;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胜;冯金娟;;温胃阳汤治疗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哪些病人不宜喝冷饮[N];甘肃日报;2000年
2 许俊芳;芒种时节话养生[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3 江苏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魏睦新;脉管炎可试熏蒸[N];健康报;2007年
4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张伟娟;进食补品需掂量[N];健康时报;2008年
5 钱新程;治虚寒型胃溃疡方[N];民族医药报;2005年
6 喻朝晖;夏用生姜疗胃溃疡[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7 马晓琼;同样是尿床 治法不一样[N];大众卫生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春松;王士贞教授从脾论治虚寒型鼻鼽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琼芳;基于析因设计的天灸防治虚寒型过敏性鼻炎优选方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雷超凡;温胃定痛汤治疗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张琦;腹安汤治疗虚寒型小儿腹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蒋屏;中西医结合防治虚寒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5 邵中英;乌贝温中汤治疗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王玲;脾肾同治治疗虚寒型泄泻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贾丽丽;建中愈疡汤治疗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刘宪华;温胃贴对虚寒型胃脘痛止痛疗效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付文晶;“姜辛固本脐贴”贴敷治疗虚寒型胃脘痛(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4年
10 周颖蕾;HIF-1α、VEGF、iNOS在虚寒型胃痛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85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885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