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论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季节性规律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基于“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论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季节性规律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四时五脏阴阳 松果体 天人相应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摘要】:目田深入探讨四时-阴阳-五行-五脏的关系以及“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在脏腑生理病理变化中的应用,讨论“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与天人相应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四时时令里松果体、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相关指标含量的测定,分析实验指标变化出现差异的原因,为“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的现代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1理论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以《黄帝内经》为主,分析四时-阴阳与五脏的关系,并依据五行休王学说,分析脏腑生理病理变化与四时-阴阳的关系,论述“天人相应”整体观思想与“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之间的联系。同时结合五脏相关病症以及五脏应时的现代实验研究成果,论述“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的整体观思想,并探讨其在中医藏象本质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2实验研究2.1总体设计本研究选择对光周期敏感的金黄仓鼠(叙利亚仓鼠)为实验研究对象,以四时时令(2013、2014年)为分组依据,测定生理状态下,松果体中褪黑素(MT)含量、褪黑素合成限速酶(AANAT、HIOMT)活性水平变化,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相关指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T3、T4)以及甲状腺AANAT、HIOMT活性、MT含量,为“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提供实验依据。2.2实验动物健康雄性金黄仓鼠,质量(130±10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供应。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标准进行分组,每组6只,且均于各节气日前2周购入。饲养条件为:自然光照,湿度50%-70%,室温冬季(18±2)℃,夏季(25±2)℃。动物组织取材时间:分别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节气日傍晚将动物移至暗室,并于当晚22:00开始取材。2.3指标检测松果体中的MT、AANAT、HIOMT,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各组织中TRH、TSH、T3、 T4、AANAT、HIOMT、MT,以上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其含量。2.4分析、统计方法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n=6)表示,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两组间比较时,用LSD-t检验或2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积差或者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标准,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松果体中MT含量、褪黑素合成限速酶(AANAT、HIOMT)活性的四时变化金黄仓鼠松果体中MT、AANAT、HIOMT含量变化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含量变化有季节节律性,表现为春分、冬至较高、秋分降低的趋势。并且松果体AANAT、HIOMT活性的季节性变化与松果体MT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呈现正相关。2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相关激素的四时变化下丘脑TRH、垂体TSH激素含量变化有显著差异,并且均在春分出现峰值,夏至出现最低值;甲状腺中T3、T4含量变化季节差异性不明显;甲状腺HIOMT、AANAT活性变化有差异(P0.05),有秋分最低、冬至高的趋势。结论1理论部分讨论了四时、阴阳、五脏的关系,并从气的角度阐释“天人相应”思想,为“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思想提供理论依据,从理论角度论述了中医藏象内涵。2松果体分泌的MT含量变化有季节节律性,其合成限速酶(AANAT、HIOMT)含量变化也有季节节律性,并且MT变化与AANAT、HIOMT活性有关。说明松果体功能的季节节律性,可以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调节,并调控其他器官功能。3下丘脑TRH、垂体TSH含量有季节节律性变化,甲状腺T3、T4含量变化趋势与TRH、TSH一致。说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是有季节节律性的,其功能会随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出现适应性调节。
【关键词】:四时五脏阴阳 松果体 天人相应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2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英文缩略语11-12
- 第一部分 综述12-32
- 综述一 天人相应的相关研究12-20
- 1 “天人相应”的古代研究12-14
- 1.1 《黄帝内经》中的“天人相应”理论12-14
- 1.2 其他关于古代“天人相应”思想的研究14
- 2 “天人相应”的现代研究14-17
- 2.1 理论研究14-15
- 2.2 生理方面的研究15
- 2.3 病理方面的研究15-16
- 2.4 针灸方面的研究16-17
- 3 总结17-18
- 参考文献18-20
- 综述二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研究现状20-32
- 1 现代医学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研究进展21-24
- 1.1 精神因素所致疾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关系21-22
- 1.2 内分泌疾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关系22-23
- 1.3 免疫性疾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关系23
- 1.4 其他疾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关系23-24
- 2 中医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研究进展24-27
- 2.1 基础理论24-25
- 2.2 治法方药25-26
- 2.3 针灸治疗26-27
- 3 总结27-28
- 参考文献28-32
- 前言32-33
-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33-53
- 1. “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与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33-43
- 1.1 “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是中医整体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33-39
- 1.2 “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是中医“天人相应”思想的重要体现39-41
- 1.3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五脏病变相关41-43
- 2 五脏应时的实验研究43-47
- 2.1 肝主春的实验研究44
- 2.2 心主夏的实验研究44-45
- 2.3 脾主长夏的实验研究45
- 2.4 肺主秋的实验研究45
- 2.5 肾主冬的实验研究45-47
- 3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与脏腑的现代研究47-48
- 3.1 脑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47
- 3.2 肾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47-48
- 4 小结48-49
- 参考文献49-53
- 第三部分 实验部分53-78
- 1 材料53-54
- 1.1 动物53
- 1.2 仪器与试剂53-54
- 2 方法54-56
- 3 结果56-70
- 3.1 金黄仓鼠松果体中AANAT、HIOMT活性、MT含量的季节变化56-59
- 3.2 金黄仓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相关激素指标含量的季节变化59-62
- 3.3 甲状腺褪黑素合成限速酶(AANAT、HIOMT)变化62-64
- 3.4 金黄仓鼠甲状腺AANAT、HIOMT活性与松果体MT含量的季节变化比较64-65
- 3.5 2013-2014 年金黄仓鼠松果体、甲状腺轴相关实验指标变化65-70
- 4 小结70
- 5 讨论70-78
- 5.1 松果体及褪黑素部分讨论70-72
- 5.2 褪黑素合成限速酶(AANAT、HIOMT)部分讨论72-73
- 5.3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相关激素与中医脏腑部分73-78
- 参考文献78-81
- 结语81-82
- 致谢82-83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83-84
- 个人简历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军,常立果,郭霞珍,刘燕池;“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内涵的探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孙洪生,严季澜;从“四时五脏阴阳”观看《内经》的睡眠理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温伟强;战晓农;余卫华;;自然生态气象与四时五脏阴阳理论[J];新中医;2007年09期
4 刘声;刘晓燕;郭霞珍;;“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探寻[J];辽宁中医杂志;2012年06期
5 吴华阳;刘果;;从四时五脏阴阳谈蛋白尿之辨治[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年04期
6 赵国平;;四时五脏阴阳毒说并非庞氏创见[J];湖北中医杂志;1986年03期
7 顼祺;;《内经》的学术思想[J];山西中医;1986年04期
8 王蕴珠,,刘保和;人体气运动的基本模式[J];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9 洪素兰;“肺藏于右”初探[J];中国医药学报;1998年02期
10 张金波;;“河图”对《内经》四时五脏理论体系构建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霞珍;张保春;金光亮;苏晶;;“五脏应时”说的研究和展望[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颖;“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的生物学基础—四时阴阳气化与基因变化调节的观察与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韩俊阁;“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与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及细胞信号转导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娜;基于“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论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季节性规律的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03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903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