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的涵义辨析
本文关键词:中医“病证”的涵义辨析
【摘要】:病证是中医临床上的常用术语。病证是在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分类归纳出的一类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具有相同基本病机的机体异常状态。而基本病机是病证分类和归纳的要点,是病证自身组成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体现并贯穿于病证的全过程,是决定病证主症和中医诊治规律的内部依据。病证的含义不同于疾病、证候和症状。正确认识病证含义有助于总结前人临床经验和指导当下临床。
【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关键词】: 病证 证候 基本病机
【基金】:“中医内科学”国家级教学团队项目 “中医内科学”国家级精品课程项目
【分类号】:R241
【正文快照】: 病证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词汇,其含义不同于症状、证候和疾病。正确认识病证的含义有助于总结前人的临床经验和提高临床水平。本文将从病证与疾病、证候、症状这三者的关系为切入,探讨中医“病证”的含义。1病、证、症的沿革病,《说文解字》谓:“疾,病也……病,疾加也。”[1]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肖永华;吴文静;赵进喜;储真真;王继东;朱立;孙慧怡;;从症、证和病的概念与关系谈中医临床思维教学问题——由中医内科见习病例引起的思考[J];现代中医临床;2015年03期
2 胡伏莲;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的现代理念[J];中华消化杂志;2005年03期
3 王玉川;关于“辨证论治”之我见[J];中医教育;1999年03期
4 王琦;论确立辨病的核心地位与意义[J];北京中医;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一凡;高雪;肖永华;赵进喜;朱立;王继东;孙慧怡;;中医“病证”的涵义辨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2 张宁;孙开元;杨洪娟;范东东;郑丰杰;;《伤寒论》六经病动态演变的方证解析[J];环球中医药;2017年03期
3 丁宇丽;;中医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J];基层医学论坛;2017年07期
4 李应杰;曹桂芳;;磷酸铝凝胶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年01期
5 程吉云;黄培宁;罗瑕;;胃铋镁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01期
6 章玉华;;消化性溃疡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2016年12期
7 邱奕;陈乔;伍竹君;宣王益;袁磊;方兴;;埃索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效果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6年11期
8 王秀峰;王明刚;毛德文;张荣臻;邱华;龙富立;;《中医内科学》“1+1”实践教学模式对于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38期
9 陈晓旭;;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泮托拉唑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138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26期
10 樊均明;孟立锋;;基于病证结合从肾痿论治慢性肾衰竭[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小琳;周新强;韩华刚;;基于中医思维模式下的中医内科学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医临床研究;2014年04期
2 李东涛;;证候源流中的几个概念——婭、证、症、候、证候演变分析[J];四川中医;2012年12期
3 任传云;王新月;肖永华;储真真;;强化见习带教 促进角色转换[J];中医教育;2012年04期
4 吴伟;卿立金;;“辨病为先,辨证为次”——现代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思考[J];中医杂志;2010年12期
5 农孟培;王新月;刘晋京;陈燕华;;对中医临床教学中课间见习的几点建议[J];中医教育;2006年04期
6 蒋健;论辨证论治的缺陷及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的必要性[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年02期
7 徐云生;从中医症、证、病的概念谈辨证与辨病的关系[J];医学与哲学;2005年01期
8 王新月,田德禄,王琦,农孟培,储真真,张立山,刘玉庆;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探讨[J];中医教育;2003年01期
9 胡伏莲,黄志烈,王菊梅,贾博琦,,刘新光,谢鹏雁;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及其在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和复发中的作用[J];中华消化杂志;1996年02期
本文编号:907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90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