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结合红外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远期疗效阶段分析
本文关键词:电针结合红外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远期疗效阶段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电针 队列研究 JOA 生存分析 VAS 腰椎间盘突出症 远期疗效
【摘要】:目的:本研究基于电针结合红外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对电针结合红外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以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究,为临床优化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案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来源为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临床共收集118例纳入研究。暴露因素为电针结合红外线疗法,根据是否暴露于该因素,分为暴露组和对照组。其中暴露组80例,主要治疗手段为电针结合红外线;对照组38例,主要治疗手段为非手术非针刺的治疗方法,包括神经根脱水治疗、神经营养治疗、中成药治疗、中药外敷治疗等。分别对患者治疗前、治疗6次后进行访视,访视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急性发作情况的定期随访,并在首次治疗后的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对腰椎JOA(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VAS疼痛程度(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视觉模拟评分)进行评分。通过腰椎JOA评分、VAS疼痛评分和生存分析,对电针结合红外线的远期疗效进行探究。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的统计学分析研究共纳入118例患者,按暴露因素,分为暴露组80例,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工作性质(体力、非体力)、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轻、中、重)、病程、BMI (Body Mass Index身体质量指数)、腰部外伤史、病变节段数、中医证型,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资料(包括治疗前JOA评分、VAS评分),经统计分析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前两组各指标基线基本一致,表明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可比性。2疗效评价2.1近期疗效2.1.1治疗前与治疗6次后JOA评分比较将两组的JOA评分的均值、标准差于治疗前、治疗6次后进行比较。经组内比较,治疗6次后与治疗前相比JOA评分两组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效。经组间比较,治疗前暴露组和对照组JOA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次后暴露组和对照组JOA评分差异亦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在当前样本量内两组腰椎功能改善效果相当。2.1.2治疗前与治疗6次后VAS评分比较将两组的VAS评分的均值、标准差于治疗前、治疗6次后进行比较。经组内比较,治疗6次后与治疗前相比VAS评分两组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效。经组间比较,治疗前暴露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次后暴露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差异亦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在当前样本量内两组疼痛改善程度效果相当。综合改善JOA、VAS评分方面,发现电针结合红外线疗法显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显著增加JOA评分、降低VAS评分,即电针结合红外线疗法可明显改善腰椎功能、降低疼痛程度,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在与对照组比较时近期疗效差异不明显,考虑可能由于样本量不足,导致在当前研究阶段内差异无法体现。2.2远期疗效2.2.1 JOA评分根据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将两组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JOA评分进行比较。根据JOA评分的主体间效应,不同组间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组别因素对于JOA评分改变没有显著意义。根据JOA评分多变量检验及JOA评分主体内效应,整体(即不考虑组别因素)JOA评分的不同时间的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差异内容如下:根据成对比较,第6个月、第12个月分别与第3个月比较,JO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第6个月、第12个月的JOA评分均优于第3个月;第6个月与第12个月比较,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第6个月与第12个月的JOA评分情况相当。结果提示时间因素对于JOA评分改变有显著意义。结合组别与时间因素,根据JOA评分多变量检验及JOA评分主体内效应,不同组在不同时间上的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JOA评分的变化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平稳的趋势,对照组JOA评分的变化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两组趋势表现的评分优劣暂无法比较。2.2.2 VAS评分根据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将两组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VAS评分进行比较。根据VAS评分的主体间效应,不同组间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组别因素对于VAS评分改变有显著意义,暴露组优于对照组。根据VAS评分多变量检验及VAS评分主体内效应,整体(即不考虑组别因素)VAS评分的不同时间的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如下:根据成对比较,对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的VAS评分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这三个时间点的VAS评分情况相当。结果提示时间因素对于VAS评分改变无显著意义。结合组别与时间因素,根据VAS评分多变量检验及VAS评分主体内效应,不同组在不同时间上的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VAS评分的变化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平稳的趋势,对照组VAS评分的变化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两组趋势表现的评分优劣暂无法比较。2.2.3生存分析运用生存分析,对电针结合红外线疗法在远期疗效中推迟下一次腰痛急性发作的情况进行研究。将接受此次研究的治疗做为起始事件,腰痛急性发作做为终点事件,从开始治疗到腰痛急性发作即为患者的生存时间。通过Log-rank检验,并绘制生存曲线,可发现暴露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即暴露组患者治疗后第一次腰痛急性发作的时间比对照组晚。再结合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提示组别,即不同疗法,是影响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通过生存分析我们发现,电针结合红外线疗法在远期疗效的影响中,对于推迟下一次腰痛的急性发作有显著的效果。结论:本研究是基于电针结合红外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所做的远期随访,以对电针结合红外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以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究。以JOA评分、VAS评分、生存分析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得到的结论如下:1.电针结合红外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腰椎功能,减轻腰椎疼痛程度。2.电针结合红外线疗法能够使腰椎功能的改善和腰椎疼痛程度的改善在结束治疗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其疗效。3.电针结合红外线疗法较非针刺非手术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下一次腰痛急性发作时间。4.电针结合红外线治疗较非针刺非手术疗法在近期疗效中,改善JOA评分、VAS评分上趋势不明确,还需更多的临床试验证实。
【关键词】:电针 队列研究 JOA 生存分析 VAS 腰椎间盘突出症 远期疗效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9
【目录】:
- 摘要5-9
- ABSTRACT9-14
- 符号说明14-15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15-21
- 1 中医治疗方法15-17
- 2 西医非手术治疗方法17-19
- 参考文献19-21
- 前言21-23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23-52
- 1 资料23-24
- 1.1 研究类型23
- 1.2 样本量计算23
- 1.3 研究对象23
- 1.4 诊断标准23-24
- 1.5 纳入标准24
- 1.6 排除标准24
- 1.7 脱落标准24
- 1.8 中止标准24
- 1.9 剔除标准24
- 2 方法24-28
- 2.1 病例分组24-25
- 2.2 治疗方法25-26
- 2.3 访视26-27
- 2.4 观察指标27-28
- 2.5 统计学方法28
- 3 结果28-45
- 3.1 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分析28-32
- 3.2 近期疗效32-34
- 3.3 远期疗效:JOA评分、VAS评分34-39
- 3.4 远期疗效:生存分析39-45
- 4 讨论45-52
- 4.1 电针结合红外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机制45-46
- 4.2 电针结合红外线疗法有显著的近期疗效46-47
- 4.3 电针结合红外线疗法有显著的远期疗效(JOA评分、VAS评分)47-48
- 4.4 电针结合红外线疗法对推迟腰痛的急性发作有显著效果48-49
- 4.5 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的选择符合研究腰突症疗法的临床实际49-50
- 4.6 运用生存分析结合传统疗效指标可更准确的评估远期疗效及预后50-52
- 结语52-54
- 1 电针结合红外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远期疗效阶段分析结论52
- 2 创新点52
- 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52-54
- 参考文献54-55
- 附录1:腰椎功能改善评分(腰椎JOA评分)55-57
- 附录2:远期疗效病例报告表57-58
- 致谢58-59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59-60
- 个人简历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绍灿;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体会[J];按摩与导引;2000年03期
2 刘致国;浅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和保守治疗[J];按摩与导引;2000年05期
3 李兴涛;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按摩与导引;2000年05期
4 楼惠军,张济兰,黄逸萍,刘碧柳;干扰电向量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J];现代康复;2000年13期
5 丁品,邢翠珍,单述刚;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J];中华理疗杂志;2000年04期
6 周秉文;何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0年02期
7 杨东计;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2000年03期
8 郝建军,杨海清;腰椎痛点注射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J];按摩与导引;2001年03期
9 甘霖;推拿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J];广西中医药;2001年01期
10 尉禹,关丽珍;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化[J];海南医学;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惠霞;周小红;;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赵来福;;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探讨和治疗方法[A];全国基层中医临床应用学术会论文集[C];1996年
3 党国安;李天柱;强森;侯东方;;腰椎间盘突出症《系统化保守治疗方案》疗效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10年
4 耿建红;钟兴;张映霞;;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再发的措施[A];中国康复医学会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暨心脑血管病康复研讨班论文汇编[C];2000年
5 陈杨标;马少云;曹建斌;陈利新;;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治疗临床小结[A];全国第六次骨病学术会议暨百名杰出骨科专家评选活动论文集[C];2005年
6 张葆欣;张佰强;;电脑牵引康复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的应用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体育科学分会场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刘永志;刘耀璞;刘越;石磊;李芝;;“肌肉平衡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吴怀钜;楼雪芬;沈凯;;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报告[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抗癌协会骨软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沈海良;徐华梓;张居适;潘宏武;艾建平;;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分析[A];2008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蒋崇铭;谢冬梅;;腰椎间盘突出症复位疗法[A];第五届整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根据骨科专家吴培斌接听热线整理;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该怎么办[N];家庭医生报;2005年
2 杜恩 程守勤;9岁男孩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N];健康报;2007年
3 ;建议腰椎间盘突出症取综合治疗[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4 夏虹 银春林(通讯员);哪类人群容易患腰椎间盘突出症[N];家庭医生报;2009年
5 廉万营 河南省中医院;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查6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6 记者 项铮;腰椎间盘突出症“青睐”都市白领[N];科技日报;2009年
7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吴士明 李春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N];大众卫生报;2009年
8 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 梁永瑛 主治医师;你是否患腰椎间盘突出症[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9 记者 尹薇;别错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黄金治疗时机[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 脊柱外科主任 田伟 梁学亚 整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治?[N];北京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仕年;疏经通督法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及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冯宇;冯天有教授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学术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3 赵明宇;腰腹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张惠法;舒经通督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和机理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陈柏书;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去自由基镇痛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黄刚;应用内容分析法统一重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治规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邰东旭;活血利水方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处方优化的文献与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陈建安;电针与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比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何晓峰;O_2~O_3混合气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10 李春根;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静;针刺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谢海洋;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及血清中的表达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3 郭二鹏;MED与O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eta分析[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胡鹏;早期腰背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林斌强;运动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伸肌群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郭越;电针膀胱经腧穴为主结合牵引治疗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苏水珠;电子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董庆龙;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生活质量的随访观察[D];石河子大学;2015年
9 叶亚云;畲医发痧疗法治疗急性疼痛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郎海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943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943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