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心理安慰对针刺效应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运用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心理安慰对针刺效应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安慰 针刺效应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 脑功能成像技术
【摘要】:目的:分析针刺过程中心理安慰与针刺疗效的关系,探索心理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招募4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例,分别施以外关穴针刺、外关穴不透皮假针刺、非穴针刺和空白对照处理,运用PET-CT收集脑中枢激活信号,所得图像数据采用SPM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P0.001,uncorrected,K10统计检验显著性标准;与空白对照比较,外关穴针刺激活左侧颞中回(BA22)、颞叶Sub-Gyral(BA21)、顶下小叶(BA40)和右侧楔前叶(BA7),外关穴不透皮假针刺激活左侧颞上回(BA22)和右侧颞下回(BA20)、角回(BA39),非穴针刺激活左侧枕叶舌回(BA18)、小脑和右侧颞上回(BA22)、枕叶梭状回(BA18);外关穴针刺与不透皮假针刺比较激活左侧颞上回(BA42)、小脑前页和右侧楔前叶(BA19),外关穴针刺与非穴针刺比较激活左侧额下回(BA45)、颞上回(BA22)、顶上小叶(BA7)、楔前叶(BA7)、中央后回(BA40)、顶下小叶(BA40)和右侧额下回(BA47)、楔前叶(BA7、19)、楔叶(BA18)、中脑。结论:心理安慰因素在针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是针刺效应的非特异性效应部分,不同的心理安慰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不同,但都不是针刺效应的全部,针刺穴位特异性的激活与穴位主治作用密切相关的脑功能区。
【作者单位】: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伟伦PET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心理安慰 针刺效应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 脑功能成像技术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分类号】:R246
【正文快照】: 随着当代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临床研究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作用。针灸临床中的心理因素主要指患者对针刺的认知、信心、情绪及个性特征等,也包括医者的注意力和精神状态。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对于是否需要排除患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媛,张小远;针刺效应与心理因素[J];医学与哲学;1995年05期
2 于建春 ,韩景献;针刺防治衰老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3年03期
3 陈凌;黄晓卿;姚志芳;张炜;吴宝华;;针刺效应与脏腑功能失调程度的关系[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石广霞;汪德瑾;刘存志;王麟鹏;;影响针刺效应因素的分析[J];中医杂志;2009年10期
5 杨铭;杨兆刚;;针刺效应基础研究的背景及其思考[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陈金典;;针刺对心血管机能调节研究的进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83年01期
7 游振铨;胡翔龙;吴宝华;叶世涛;钟月容;林品珍;;加压阻滞对有感传者和无感传者针刺效应的影响[J];针刺研究;1987年S1期
8 李振凛;申微;;针刺减肥300例疗效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1988年03期
9 吴宝华;胡翔龙;杨碧英;许金森;李文福;黎宝娇;陈捷;陈麟;;以视网膜电反应为指标观察加压阻滞对针刺效应的影响[J];针刺研究;1993年02期
10 朱丽霞,,徐明,李文武,赵飞跃,吉长福;针刺对痛觉异常的双向调整作用[J];中国针灸;1995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少宗;;针刺效应与针刺时间的相关规律性[A];2004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闵友江;严振国;杨华元;;基于氢化可的松动物模型的针刺效应影响因素的定性定量化初步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器材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参会代表手册[C];2011年
3 陈少宗;王杰;乔海发;高树中;叶芳;殷镜海;;针刺效应的性质、强弱与针灸时间的相关规律性研究[A];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座谈会论文汇编[C];2001年
4 陈少宗;王杰;乔海发;高树中;叶芳;殷镜海;;针刺效应的性质、强弱与针灸时间的相关规律性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陈凌;黄晓卿;吴宝华;姚志芳;张炜;;针刺效应与脏腑功能失调程度的关系[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学首届学术会议、福建省针灸学会康复医学第三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闵友江;严振国;杨华元;;基于氢化可的松动物模型的针刺效应影响因素的定性定量化初步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陈颖源;王江;邓斌;魏熙乐;韩春晓;车艳秋;;针刺神经动力学分析与作用规律[A];第一届全国神经动力学学术会议程序手册 & 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张海霞;汪德瑾;于建春;韩景献;;小鼠固定对针刺效应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2010新疆)论文集[C];2010年
9 闵友江;程立红;;针刺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及其思考[A];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第十二届全国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蕾;;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理研究进展[A];中国针灸学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志国 王少锦;针刺治疗糖尿病肥胖症机制被发现[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莫倩;针刺对膀胱的“双向调节”效应及神经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毛文超;疼痛类疾病安慰针刺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3 王军;基于腧穴电测量的头针体针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针刺效应的比较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胡震亚;针刺对躁狂大鼠模型行为学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万顺伦;针刺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稳定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6 张毅;基于ICA方法的针刺效应网络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田雪松;δ-阿片受体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针刺效应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刘明芳;内关穴局部针刺效应与靶器官心肌缺血关系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行;针刺调心方与内关穴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对比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王雅榕;针刺对急性离心运动骨骼肌胞浆和线粒体中H_2O_2浓度变化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方明;针刺对急性离心运动引起的骨骼肌胞浆和线粒体中Ca~(2+)浓度变化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4 于茜楠;针刺结合人参煎剂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唾液sIgA及非特异性免疫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奉书薇;基于fMRI技术探讨不同机体状态对针刺内关和通里的中枢响应差异[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任燕如;针刺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邢方印;基于小波分析的针刺缓解腓肠肌群疲劳的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王雪;针刺神经电信息特性与建模[D];天津大学;2014年
9 韩光研;疏肝调神通腑法针刺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王黎明;针刺远端不同穴位对慢性炎性胆囊运动影响的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50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950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