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胃食管反流病不同中医证型的食管动力特点

发布时间:2017-10-02 12:21

  本文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不同中医证型的食管动力特点


  更多相关文章: 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证候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摘要】:[目的]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食管动力特点。[方法]选取具有典型反流症状的患者439例,进行辨证分型。采用高分辨率胃肠动力测压系统,对不同证型GERD患者进行食管上、下括约肌功能,食管动力方面检查。[结果]1食管括约肌功能比较,肝胃不和组LES静息压和LES残余压均低于气郁痰阻组患者(P0.05)。下食管括约肌长度、UES静息压和残余压4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食管收缩力比较,胆热犯胃组的食管运动波幅平均值低于其他3组(P0.05)。胆热犯胃组的无效吞咽百分比高于气郁痰组和中虚气逆组(P0.05)。胆热犯胃组的小型蠕动中断百分比高于中虚气逆组(P0.05)。胆热犯胃组的DCI值低于其他3组(P0.05)。3食管运动协调性比较,胆热犯胃和肝胃不和组同步收缩百分比低于中虚气逆组(P0.01),同时还低于气郁痰阻组(P0.05)。气郁痰阻组远端收缩延迟低于胆热犯胃组(P0.05)。中虚气逆组快速收缩百分比高于胆热犯胃组(P0.05)。[结论]中医证候与食管动力存在一定相关性。中虚气逆、气郁痰阻证与食管运动不协调相关。胆热犯胃、肝胃不和证与食管、下食管括约肌动力不足相关。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证候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基金】: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经费资助(No:ZYLX201411)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No:Z141107002514176)
【分类号】:R259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现在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在该病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本研究分析GERD患者不同证型的食管动力特点,深入了解中医辨证与其发病机制的关系,以求对中医临床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沈晨;张声生;赵鲁卿;张琛;陶琳;;22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医证候及症状分布特点[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年09期

2 陶琳;沈晨;赵鲁卿;李哲;张声生;;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与食管测压关系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03期

3 易智慧;冯丽;文茂瑶;刘建蓉;杨丽;;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食管动力、酸反流情况的差异[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3期

4 赵慧;叶柏;;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研究概况[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张声生;李乾构;朱生;孙永顺;;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J];中医杂志;2010年09期

6 刘静;张海燕;尚文t,

本文编号:959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959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2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