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郁消痤汤治疗肝郁血热型女性迟发性痤疮的疗效观察
本文关键词:解郁消痤汤治疗肝郁血热型女性迟发性痤疮的疗效观察
【摘要】:女性迟发性痤疮属于中医“肺风粉刺”的范畴,指的是年龄大于25岁的女性患者,青春期不发病或病情轻微,直到青春期后才发病,或者病发从青春期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后。其皮损表现与寻常痤疮皮损变现并无明显差别: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常见多毛、脱发、月经周期紊乱、鼻唇沟及鼻翼两侧持续性、油腻性红斑。具有一定的损容性,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各方面的压力较大,精神常处于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二者相互作用,不利于迟发性痤疮的缓解。西医对痤疮的发病机制虽有一定的认识,但不甚清楚,治疗主要针对已认识的机理环节,临床多采用内分泌疗法、抑制皮脂腺分泌和抗角化药治疗、抗菌抗炎等治疗,因口服西药或者疗效不甚理想,或者副作用较大,或者耐药等,患者及医者双方均急于寻求高疗效低副作用的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经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是针对导师经验方解郁消痤汤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阳性对照方法,通过观察皮损及抑郁状态的改善情况,比较中药解郁消痤汤与中成药丹参酮胶囊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疗效,客观评价解郁消痤汤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案:将符合中西医诊断及其他入选条件的52例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解郁消痤汤口服,由我院颗粒药房统一制成颗粒剂,一剂两袋,每次一袋,分别于早、晚餐后30分钟加入开水200m1冲服;对照组给予中成药丹参酮胶囊口服,每次1g(4粒),每日三次;两组均外用肤痔清软膏,早晚各1次;此外两组均给予心理疏导及行为干预。疗程为4周,分别在初诊、治疗两周、治疗四周观察并记录,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皮损及抑郁状态的改善情况,并且记录在用药期间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研究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8%,解郁消痤汤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丹参酮胶囊;中药治疗组皮损评分较中成药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药物对痤疮皮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而中药治疗组对其改善效果更显著;两组组间SDS评分比较,治疗2周和治疗4周,治疗组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中药治疗组对于改善患者抑郁状态较中成药对照组效果更优。在临床观察中患者均未出现相关不适症状。结论:①解郁消痤汤与丹参酮胶囊对于肝郁血热型女性迟发性痤疮面部皮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解郁消痤汤起效时间和作用程度较丹参酮胶囊更早、更显著。②解郁消痤汤与丹参酮胶囊对于肝郁血热型女性迟发性痤疮抑郁状态的改善有差异,解郁消痤汤对于改善患者抑郁状态较丹参酮胶囊效果更优,且解郁消痤汤对于改善患者抑郁情况起效时间早。③解郁消痤汤是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其需要作进一步的大量本研究。
【关键词】:女性迟发性痤疮 解郁消痤汤 临床疗效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5.9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英文略缩语10-11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1-41
- 综述一 中医对迟发性痤疮的认识11-28
- 1 中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11-14
- 2 痤疮的中医治疗14-24
- 3 小结24
- 参考文献24-28
- 综述二 迟发性痤疮的西医认识28-41
- 1 流行病学28-29
- 2 致病因素29-31
- 3 治疗31-36
- 4 小结36-37
- 参考文献37-41
- 前言41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41-60
- 第一节 临床资料41-42
- 1 研究对象41
- 2 诊断标准41-42
- 3 纳入标准42
- 4 排除标准42
- 5 剔除标准42
- 第二节 研究方法42-44
- 1 病例分组42-43
- 2 治疗方法43
- 3 指标观察43
- 4 疗效判定43-44
- 5 统计方法44
- 第三节 研究结果44-48
- 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44-45
- 2 疗效对比45-48
- 第四节 讨论分析48-56
- 1 迟发性痤疮基础知识48-50
- 2 方药分析50-54
- 3 结果分析54-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60
- 附录160-63
- 附录263-65
- 致谢65-66
- 个人简历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莉,张书梅,赵广碧,王再兴,张学军;女性迟发性痤疮与性激素关系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6期
2 林燕;孙虹;;蒲丹消痤合剂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年01期
3 江光明;吴元胜;;消痤方配合辨证调经法治女性迟发性痤疮60例[J];江西中医药;2008年06期
4 于中蛟;王桂平;薛承岩;陆洁;段昕所;孙立新;;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5 张晓辉;黎俊民;;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6 谢雪冰;;女性迟发性痤疮相关因素和治疗分析[J];吉林医学;2010年01期
7 胡竹平;郭姣;;郭姣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经验撷菁[J];江西中医药;2010年06期
8 任朝霞;袁秀丽;;解郁散结方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30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1年01期
9 朱卫星;夏加林;薛清梓;;复方木尼孜其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年07期
10 朱卫星;夏加林;薛清梓;;复方木尼孜其对女性迟发性痤疮血清睾酮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顾文涛;李龙;穆华;殷玉俊;殷炳忠;;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张琴;;104例女性迟发性痤疮的治疗护理分析[A];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3 王晓翠;;丹枝逍遥胶囊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临床观察[A];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4 李欣;周敏;谢华芳;李福伦;王一飞;李斌;;女性迟发性痤疮中医体质类型分析[A];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詹旭辉;;自拟清肺汤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45例疗效观察[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晓梅;解郁消痤汤治疗肝郁血热型女性迟发性痤疮的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陈罗娣;滋肾清心法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及对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辛琳琳;平痤饮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疗效观察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罗桂芝;疏肝解毒汤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疗效评价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卢芳怡;针刺调冲任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焦健;职业女性迟发性痤疮与精神因素、IL-6的相关性研究及疏肝清热饮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徐虎;解郁汤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66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966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