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辉主任医师从水湿痰瘀论治慢性心力衰竭(心水病)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2017-10-05 06:32
本文关键词:张忠辉主任医师从水湿痰瘀论治慢性心力衰竭(心水病)经验总结
【摘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排血量不足,以循环系统瘀血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中最严重的阶段。慢性心衰病机复杂,病因多样,许多原发病皆可引起,多种诱因相互作用亦可诱发和加重发病,因此在治疗上有很大难度。慢性心力衰竭更符合中医中的“心水病”范畴。古今众医家对慢性心衰的中医辨治在各个方面都有诸多的论述,多认为本病以本虚标实,虚实交杂为病,病因与外感六淫病邪,疲劳体倦,七情所伤,妊娠分娩或饮食失调有关,其病位在心,常累及肺、脾、肝、肾四脏。张忠辉主任医师认为慢性心衰的病因病机以心气虚阳虚为基础,水湿痰瘀之标为主。水湿痰瘀之标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是本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治疗慢性心衰的原则以补益心气心阳为中心,兼顾调理肝、脾、肺、肾四脏,疏通水湿痰瘀互结为关键。做到标本同治,治法主要为补气温阳,活血利水,自拟黄芪心衰方,在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是在运用温阳利水时,一方面要权衡水湿痰瘀之侧重,贯彻水湿痰瘀并治;另一方面要区分缓急,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临床治疗形成益气温阳为本,补气壮火以制水;“开鬼门、洁净府”,去水之关键;病久瘀恋,当去宛陈儩;温利祛邪,勿忘护津;如有兼证,当分而治之等特点。本文是笔者在张忠辉主任医师的教导下,对其临证治疗慢性心衰多年经验进行学习和总结而成,旨在为临床辨证治疗此病提供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水湿痰瘀 中医病因病机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R24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英文缩略词表6-7
- 前言7-8
- 1.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8
- 2.中医古籍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8-9
- 3.导师关于慢性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9-10
- 4.导师从水湿痰瘀论治慢性心衰的经验10-18
- 讨论18-19
- 结论19-20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20-21
- 参考文献21-22
- 综述22-31
- 参考文献29-31
- 个人简历31-32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32-33
- 致谢33
本文编号:975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97530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