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行刑社会化与罪犯的再社会化探讨

发布时间:2017-10-09 23:15

  本文关键词:行刑社会化与罪犯的再社会化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行刑社会化 罪犯 复归社会


【摘要】:行刑社会化的思想起始于社会对行刑封闭化的忧虑,行刑社会化是与行刑封闭化的概念相对而言的。监狱封闭的行刑方式导致罪犯社会教化严重缺失和个人内化动力不足,使得罪犯再社会化困难重重。行刑社会化有助于从渠道和时间两个方面扩大社会教化的"量",最大限度地避免监狱化的负面影响,塑造罪犯正常的人格,激发他们再社会化的动力。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行刑社会化 罪犯 复归社会
【分类号】:D926.8
【正文快照】: 行刑社会化是与行刑封闭化的概念相对而言的,其具体指在监禁刑执行过程中,执行机构采用多种方式加深罪犯与社会的联系,并鼓励及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罪犯的教育矫正,帮助罪犯掌握适应社会生活的技能,重新塑造罪犯的精神品性,以最终达成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的目标[1]。在现代社会,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和华;论监禁的困境与改善[J];法学;2005年04期

2 赵宝成;罪犯“监狱化”初探[J];政法论坛;199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汉景;赵军;;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的远航——政治学视角下的比较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白立强;;以人为本的时代意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张波;;新中国的加重和从重处罚制度的考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孙显元;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转向[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7 江雁飞 ,陆广泉 ,孟庆保;浅探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保障被害人权益问题[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8 季学好;;论康德的善良意志[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李婷;李继武;;摒弃迷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前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杨耕;法国唯物主义的两个派别及其启示──兼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黄秋生;姚石京;;刑事和解与检察工作[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刘效民;韦秀远;;垦区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的理论研究[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上册[C];2009年

7 熊春泉;童春荣;;规范量刑与自由裁量——博弈中的纳什均衡[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马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刑罚执行——论强化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9 叶险明;;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的几点思考——兼论矛盾与和谐辩证法的限定问题[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10 袁张帆;;海德格尔存在论的语言观对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启示[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7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8 林丹;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芳;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红娟;日伪统治时期东北税收制度探析(1931-194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永斌;论我国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潘爱青;增设执业资格刑的立法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孙倩;非法行医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曹俊华;犯罪数额累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孙凌凤;酌定量刑情节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谭轶城;论刑法评价中的禁止重复评价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书会 ,赵俊明;行刑社会化探析[J];中国司法;2001年10期

2 董丽君,谢高仕;国外行刑社会化及我国行刑社会化之完善[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赖早兴;国外行刑社会化及我国行刑社会化之完善[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年01期

4 许成磊,蒋娜,黄晓亮;行刑社会化及其理论基础探讨[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5 冯卫国;论行刑社会化的价值基础[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6 柳忠卫;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03期

7 王利杰;关于行刑社会化实践性问题的探究[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周海挺;论行刑社会化的构建[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9 屈耀伦;行刑社会化探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马贵翔;狱内行刑社会化的价值及其实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立新;陈汉君;;和谐社会视野下轻微刑事犯罪行刑社会化的反思与建构——以开展社区矫正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许玫;周支军;;我国行刑社会化的现实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3辑)[C];2006年

3 余辉;冯卫国;;20世纪以来的德国刑事执行改革——以行刑社会化为导向的探索[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开元;行刑社会化问题的一点思考[N];中国社会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卫国;行刑社会化论纲[D];北京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然;行刑社会化在我国的发展与制度创新[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2 陶毅;行刑社会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潘传才;关于行刑社会化的法律思考[D];安徽大学;2003年

4 杨军民;行刑社会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周晓彬;行刑社会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李社义;论当代中国行刑社会化[D];安徽大学;2007年

7 边境;论和谐理念下的行刑社会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徐宜可;论当代中国行刑社会化的困境与出路[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李志华;行刑社会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10 冯世巍;行刑社会化和社区矫正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02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002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2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