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诉讼中精神障碍者的保护
本文关键词:论刑事诉讼中精神障碍者的保护
【摘要】:精神障碍者犯罪因主体之特殊性,在刑事诉讼中应受到特别保护。域外立法及实践对刑事诉讼中的精神障碍者保护较为充分。我国对刑事诉讼中精神障碍者的保护在价值取向上未形成系统化、制度化的理念,在具体制度上不能充分照应实践。未来强化刑事诉讼中精神障碍者的保护应在关照我国法治现实的基础上借鉴域外法治经验,具体可从明晰理念与建立完善制度两方面展开改革设想。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甘肃政法学院;
【关键词】: 精神障碍者 刑事诉讼 保护
【分类号】:D919.3
【正文快照】: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面临的社会压力剧增,罹患心理疾病及精神疾病的可能性增大。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另有研究数据表明,我国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1],精神障碍患者的肇事率为1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少祥;;弱势群体保护之法哲学论纲[J];法学评论;2006年06期
2 吴宁;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权利视角及其理论基础——以平等理论透视[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3期
3 赵秉志;精神障碍与刑事责任问题研究(上)[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2期
4 蔡巍;;附条件不起诉对精神病人实施轻罪案件的程序分流[J];政法论坛;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程雷;[N];检察日报;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玲;李家宏;;论刑事诉讼中诉判同一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施鹏鹏;;论无罪推定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郑好;;比较法视野下的监听立法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林喜芬;;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宏观位阶——兼评中国证据规则的宪法化取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5 刘少军;李延奎;;论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的差异与融合[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6 万毅;;侦查讯问程序的批判性重塑[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刘少军;;论刑事诉讼合意的理论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曹达全;试析美国辩诉交易中控辩力量对比及其启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孙泳;;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价值及建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单林波;;试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再完善[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新潮;;中国检察权及其权力配置[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张健;;世界各国(地区)反贪机构外部社会监督制度比较研究——兼论人民监督员制度监督范围与组织形式的完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上官春光;;检察权监督制约机制比较研究——以美、英、法、德、日为范例的比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课题组;伦朝平;范淑玲;贾颖玲;李继华;;人民监督员制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薛晓卫;;人民监督员选任机制完善构想[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孔璋;;一体与独立之争论及检察一体制论证[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谢望原;邹兵;;试论民事赔偿对不起诉的影响和具体适用[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单民;上官春光;;和谐语境下的职务犯罪侦查公开问题[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李辉;;人民陪审员应走向“平民化”——基于对陪审制度的价值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郭延军;发展中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尹晓红;我国宪法中被追诉人获得辩护权之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周强;我国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宪法条款之实施[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李健;论法官的主体性[D];复旦大学;2011年
9 胡荣;反洗钱战略战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刑事人身检查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陈小虎;行动中的预防性法律:美国刑事诉讼中的审前服务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绪峰;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晓冉;论重罪案件刑事和解[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宋超;自诉转公诉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思思;侦查讯问律师在场权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朱英;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异化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蕊;论信息化对诉讼领域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王涛;我国量刑程序改革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志成;“平等幻觉”与“勒鲁平等”的当代意义滤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张桂荣;;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制度的立法完善[J];法律适用;2009年10期
3 郑瞻培;;日本司法精神医学的历史和现状[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88年03期
4 陈成文;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弱者[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5 朱力;脆弱群体与社会支持[J];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06期
6 汉斯-耶尔格·阿尔布莱希特;赵阳;赵又芳;;刑事诉讼中的变通政策以及检察官在法庭审理开始前的作用[J];诉讼法论丛;1999年00期
7 李常青,冯小琴;少数人权利及其保护的平等性[J];现代法学;2001年05期
8 邱远猷;薛梅卿;;从清代文字狱看康乾“盛世”的“法治”[J];学习与探索;1980年03期
9 田华;论当代社会分化中的新生弱势群体[J];学术探索;2001年03期
10 郝铁川;权利实现的差序格局[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跃建;于斌;;浅析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行为的预防[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彭超英;薛润萍;那龙;王斌红;刘存仙;孔爱萍;程淑红;丁志奇;;男性精神障碍者性侵害案例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3 张钦廷;庞艳霞;蔡伟雄;管唯;汤涛;黄富银;汪建君;;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标准化评定相关问题[J];证据科学;2008年01期
4 张金响;翟爱玲;陈敏;刘协和;霍克钧;张伟;孔斌;;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5 马文江;;关于精神障碍者犯罪及受审问题的探讨[J];辽宁警专学报;2006年05期
6 唐全胜;王小平;;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的多因素判别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7 谭常赞;李炬英;李方标;;女性精神障碍45例被性侵害案例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年01期
8 张钦廷;庞艳霞;蔡伟雄;汪建君;李汉国;;论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评定分级[J];中国司法鉴定;2008年01期
9 唐全胜;;147例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犯罪特征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8年03期
10 张钦廷;庞艳霞;蔡伟雄;汤涛;黄富银;;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评定量表研制[J];法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建平;尹勇;;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68例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方肖龙;齐咏华;;35例老年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分析[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江洪;蓝玉琼;江兰;;中国与国外一些国家对处理精神障碍者犯罪法律责任中的法医精神病学特点[A];中国法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章皎洁;胡泽卿;;精神障碍与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A];中国法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陈照明;熊斌辉;;头皮损伤致精神障碍法医学鉴定1例[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邢学毅;;关于脑外伤后精神障碍者评残的一些思考[A];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霍克钧;张伟;刘协和;程鹏方;张钦廷;;精神障碍妇女性自我防卫能力及评定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郗增新;李成海;潘闽生;;浅谈颅内血肿的法医学鉴定[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德京;;面部损伤多次鉴定1例[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薛世琦;李艳峰;;重视病案在法医学鉴定中的作用[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5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丹;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应由司法机关认定[N];检察日报;2006年
2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检察院 高继昌邋李传豪;法医鉴定书结论部分不宜使用“鉴定意见”[N];检察日报;2008年
3 上海法律学者 游伟;对死刑“精神医学鉴定”应做刚性规定[N];东方早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建;法医学鉴定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张旭宏;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相关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吴国刚;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4 庞艳霞;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标准化评定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丰蕾;浅析我国刑事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宋西俊;男性暴力犯罪青少年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80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080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