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四川省农村地区社区矫正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14:17

  本文关键词:四川省农村地区社区矫正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地区 社区矫正 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人类刑罚执行方式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刑罚是否具有人道主义逐渐成为衡量刑罚是否文明与科学的标志之一。2011年5月1日,我国《刑法修正案(八)》确立了社区矫正的法律地位;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社区矫正制度”;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社区矫正立法”。社区矫正制度的法律确定与前述两个《决定》回应了社会关切,也反映出当前社会对社区矫正的高度关注与期待,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已经迫在眉睫。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不断深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它的研究迅速升温,主要表现在研究成果激增和研究人数不断壮大。但这些研究成果大多以城市社区为视角。现实情况是,长期受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差异及农村第三部门语境缺失的影响,四川省农村地区社区矫正存在矫正队伍缺失、矫正项目缺乏针对性、收件执行难等困境。可以说,农村地区社区矫正面临的困境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区矫正工作整体发展的瓶颈所在,因而对农村地区社区矫正予以重点研究刻不容缓,研究农村地区社区矫正一方面可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纵向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刑罚执行的统一性和严肃性。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农村社区矫正概述。主要对农村社区矫正的内涵与特征做一个清晰的界定。第二部分主要是结合绵阳市、宜宾市的实证调研数据,分析了四川省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的现状,并进行简要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四川省农村地区社区矫正面临的现实困境。第四部分提出了四川省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的完善对策,如:健全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管理机制;设立有专业性的社区矫正项目;加强公检法司的联动协调机制;提升队伍建设,引入政府购买服务与岗位;积极培育农村第三部门等。在该部分,重点提出了“分类分段跟踪式”的农村地区社区矫正模式,希望在农村地区社区矫正模式方面抛砖引玉。
【关键词】:农村地区 社区矫正 模式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6.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7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10-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三、研究方法16-17
  • (一) 实证研究法16
  • (二) 比较研究法16
  • (三) 文献研究法16-17
  • 第一章 农村社区矫正概述17-24
  • 一、社区矫正的含义17-18
  • 二、农村社区矫正的概念18-22
  • (一) 农村社区的概念18-19
  • (二) 农村社区的特征19-22
  • (三) 农村社区矫正的概念22
  • 三、开展农村社区矫正的优势22-24
  • (一) 传统文化留存度高23
  • (二) 人际关系密切23
  • (三) 更有利于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23-24
  • 第二章 四川省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现状24-37
  • 一、绵阳市Z县 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现状24-29
  • (一) 绵阳市Z县 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现状调查与分析24-29
  • 二、宜宾市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现状29-37
  • (一) 宜宾市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现状调查与分析29-35
  • (二) 宜宾市农村社区矫正成效35-37
  • 第三章 四川省农村地区社区矫正面临的困境37-46
  • 一、矫正项目单一 ,, 矫正队伍严重不足37-38
  • 二、农村社区矫正工作中司法机关缺乏紧密的衔接机制38-40
  • (一) 司法所与公安机关的配合与接有待加强38-39
  • (二) 司法所与法院的配合与衔接有待加强39
  • (三) 司法所与检察院之间的衔接有待加强39-40
  • 三、农村社区服刑人员监管难度大、帮困扶助难40
  • 四、社区矫正依附于政府推动 , 缺乏主导性40-41
  • 五、农村社区矫正模式还停留在传统模式阶段41-42
  • 六、政府购买服务不足42-43
  • 七、收监执行难43-46
  • 第四章 四川省农村地区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46-59
  • 一、完 善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管理体制 ,构 建科学的社区矫正执行主体46-49
  • 二、加强农村社区矫正队伍建设 , 引入政府购买服务49-50
  • 三、建立农村社区矫正各部门之间的衔接机制50-51
  • 四、全面开展异地托管制度51-52
  • 五、强化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经费保障52-53
  • 六、积极培育农村非政府组织53
  • 七、创新农村地区社区矫正模式53-59
  • 结语59-60
  • 致谢60-61
  • 参考文献61-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5-66
  • 附件66-69


本文编号:1099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099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7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