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非理性犯罪论纲

发布时间:2017-10-30 18:24

  本文关键词:非理性犯罪论纲


  更多相关文章: 非理性犯罪 犯罪本质 犯罪心理 情感动机 情感罪过


【摘要】:非理性犯罪是在感情冲动或者情感冷漠的情况下危害行为才得到实施的犯罪。非理性犯罪的本质可以从犯罪学和刑法学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认识。从犯罪学的角度认识非理性犯罪,它的本质是引起非理性犯罪的情感背景,即引起非理性犯罪发生的情感动机或情感背景。根据引起非理性犯罪的情感原因的性质,非理性犯罪可以划分为积极的非理性犯罪和消极的非理性犯罪。从刑法学的角度认识非理性犯罪,它的本质是情感罪过,即非理性犯罪过程中肯定危害结果发生的情感态度。依据行为人情感罪过的强烈程度,非理性犯罪可划分为痴狂型犯罪、痛快型犯罪、冷漠型犯罪和漠不关心型犯罪。
【作者单位】: 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非理性犯罪 犯罪本质 犯罪心理 情感动机 情感罪过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4YJC840031)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TJFX13-016) 天津科技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201405010)
【分类号】:D917
【正文快照】: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各种非理性犯罪的发生大有四处蔓延之势。像“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犯罪、各种迷信犯罪、仇恨犯罪、淫癖犯罪、寻衅滋事等非理性犯罪不仅频频发生,而且危害后果也是触目惊心。对非理性犯罪的研究,遂成为当代社会一个紧迫而又重大的课题。目前,国内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子贤;论情绪型犯罪[J];公安研究;2000年03期

2 温建辉;;论监督故意[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温建辉;;犯罪本质新论[J];理论探索;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仁启;;青年学生激情犯罪的心理分析及预防[J];法制与社会;2012年14期

2 周佳;;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刍议情绪型犯罪的防范对策[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年07期

3 温建辉;;“超过要素”概念证伪[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马亚雄;张广宇;;应激型杀人犯罪行为形成机制研究——药家鑫故意杀人犯罪行为的个案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5 温建辉;;犯罪化三论[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3年05期

6 温建辉;;罪过的本质及其分类[J];理论观察;2012年05期

7 温建辉;;论异化犯罪[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8 温建辉;;论罪过情感[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9 温建辉;;食品监管渎职罪的认定[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温建辉;;结果加重犯的罪过形式[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娟;激情犯罪立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于久珠;激情犯罪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罗妍琴;马克思的犯罪理论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4 庄云婧;激情犯罪的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5 淦将;结果加重犯的未遂探析[D];兰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孔凡军;对犯罪本质社会危害观理论与实践的几点反思[J];滨州师专学报;1994年S1期

2 温建辉;;监督过失罪过心理分析[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2年10期

3 温建辉;人性与人的本质新解[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温建辉;;罪过的本质及其分类[J];理论观察;2012年05期

5 温建辉;;事故型犯罪的罪过形式[J];刑法论丛;2010年03期

6 温建辉;;食品监管渎职罪的认定[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何秉松 ,曹子丹;关于马克思主义犯罪观的几个理论问题(上)[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8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鑫;;反复鉴定的合理性与非理性[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5期

2 畅通;警惕非理性的竞争与对抗[J];公安月刊;1997年12期

3 白广勇;;社会弊病及人性的割裂——当代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根源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赵汀阳;;在什么条件下暴力成为最佳策略[J];百姓;2003年03期

5 王勇鹏;郭子贤;;群体围攻事件中的群体思维——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析群体围攻事件的形成[J];湖湘论坛;2006年02期

6 郝银飞;孙健;;中国职务犯罪行为的经济学理性分析——基于300个贪污贿赂案例的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03期

7 张建平;;论公安民警的自我和谐[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宋践;;论当代社会被害性[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9 俞评;;司法公信力系于每一起案件的公正审理[J];观察与思考;2009年11期

10 童大焕;;“购房入户”可成户籍改革内容之一[J];法制资讯;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延寿;;犯罪学关注人性[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皮艺军;;犯罪学Vs刑法学——刑法学话语霸权之终结[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丘勋锐;重建健康心理 投入工作和生活(上)[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8年

2 魏文彪;公民迁徙权不应被分割[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袁渝 李军;应认真对待接处警中的五种现象[N];人民公安报;2009年



本文编号:1118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118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1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