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青少年犯罪干预路径及其范式转换
本文关键词:西方青少年犯罪干预路径及其范式转换
【摘要】:青少年犯罪不同于成年人犯罪,在干预路径上更多地强调预防和疏堵,其干预的重心在家庭、社区和学校。综括西方司法界的干预实践,主要集中在营养补充、父母控制、行为家庭疗法、课外行动、综合干预等几个方面,司法干预范式实现了三个转换,监狱和矫治中心在干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学校、家庭和社区所占比重越来越高。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司法干预路径 范式转换
【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3YS135)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B11071)资助
【分类号】:C913.5
【正文快照】: 青少年犯罪是司法矫正的一个重点,实务界和理论界早期对犯罪采取惩罚的思路,后逐渐向惩罚和矫治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心智不成熟,人生刚刚起步,基于隐私权保护和犯罪社会危害程度的考量,在发生违法行为之后多以预防和挽救为主。但是,无论司法矫正的效果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鑫;任务中心模式下个案社会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帮教案例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殿明 ,司书中 ,王军;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预防[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1年02期
2 王淑玉;网络时代青少年审美时尚与审美文化解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1年04期
3 李琳琳;;关于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环境影响的调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4 卢兴治;;新形势下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及对策[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5期
5 张宝义;青少年犯罪的季节性特征及原因探析[J];青年研究;2002年05期
6 于淑芬;关于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4期
7 邵萍英;浅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杨晓梅,田丽敏;论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点[J];大连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9 丛梅;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及其控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年06期
10 张应立;家庭缺陷与青少年犯罪[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玉彪;习裕军;;论青少年犯罪中的网络因素[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金鑫鑫;;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刘宝山;;试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类型特征与预防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徐小媛;;传媒暴力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王志红;;网络的负面作用与青少年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盖玉彪;习裕军;;论青少年犯罪中的网络因素[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7 徐小媛;;传媒暴力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8 方继民;傅强;;青少年侵财型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防治对策探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9 许宝宇;;试论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10 潘松萍;朱临;;文化冲突语境下的青少年犯罪解读[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汉中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题研讨会发言摘登[N];汉中日报;2007年
2 高志平;桃江 加强青少年维权工作[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何秀林;青少年犯罪特点及预防对策[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4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 陈彦;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N];中山日报;2008年
5 张志鹏;宗教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机制何在[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秦雪 周丹丹;双塔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成绩斐然[N];朝阳日报;2009年
7 三门峡市湖滨区人民检察院 姚毅飞;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初探[N];今日信息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吴杰文;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N];潮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翟帆;青少年的未来不应被网络所透支[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记者 侯国胜 孙晓清;教育学生学法守法用法预防减少青少年犯罪[N];商丘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任之;青少年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外部特点和内隐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陶琳瑾;高特质愤怒青少年的宽恕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波;我国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及其预防对策[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李瑞;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影响及预防[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伟;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4 宋玉;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明;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6 刘世雄;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教育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春燕;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人口学特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尉海波;青少年犯罪原因与预防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五全;湖南某市青少年犯罪基本状况的调查报告[D];湖南大学;2012年
10 李向健;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规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35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135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