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论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协商民主取向

发布时间:2017-11-03 10:17

  本文关键词:论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协商民主取向


  更多相关文章: 协商民主 群体性事件 决策认同度 决策质量 理性化


【摘要】:群体性事件是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协商民主在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本文尝试结合中国本土经验,探讨运用协商民主方法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具体机制。本文认为,一方面,协商式决策可以提升决策质量和民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同度,从而有助于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协商式谈判通过政府威信空间的构建和协商治理技术的嵌入,可以实现沟通的理性化,从而有助于遏制群体性事件的发展。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
【关键词】协商民主 群体性事件 决策认同度 决策质量 理性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防范和化解群体性事件中暴力因素对策研究”(11CZZ025)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研究”(15KDA0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1.43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 的办法主要有三种一-忽视、压制与赎买。逐步展开,中国社会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罕但是,这三种常见的治理办法均存在着严见的巨变,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过了重的问题。针对规模较小、烈度较低的群很多西方国家花几百年才完成的现代化过体性事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学文;高军;;引入商谈模式解决群体性事件——香港拆迁紫田村事件和平解决的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紧跟;;从维权抗争到协商对话:当代中国民主建设新思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薛澜;张杨;;构建和谐社会机制治理群体性事件[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4 昌业云;;浅析我国治理群体性事件的政策范式转换[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何包钢;;协商民主和协商治理:建构一个理性且成熟的公民社会[J];开放时代;2012年04期

6 戴桂斌;;协商民主: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的有效形式[J];求实;2009年11期

7 周晓丽;;公共协商:群体性事件的治理之道[J];天府新论;2010年03期

8 孙奔;武香君;;调适公共行政过程中理性冲突的协商民主思维方式——以处理群体性事件为例[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9 陈传雷;陈剩勇;;群体性事件的治理之道[J];浙江人大;2009年01期

10 张紧跟;;从抗争性冲突到参与式治理:广州垃圾处理的新趋向[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包钢;[N];学习时报;2006年

2 谈火生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N];联合时报;201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业勤;;我国城市社区的理论建构及其实践路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刘长林;储天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话语分析[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3 周庆悦;黄邦根;;马克思与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赵光元;丁俊萍;;政治文明视野中的农村基层民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张泽;李鹏;;两岸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比较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易在成;;主权财富基金:界定、争议及对策探讨[J];比较法研究;2012年01期

8 苏君阳;;知识冲突与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王凤栖;;从勒庞的“群体理论”看网络群体性事件[J];今传媒;2012年01期

10 曾润喜;王国华;陈强;;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网络社会治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力;曹振飞;;结构箱中的情绪共振——治安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董海军;代红娟;;农民维权抗争的无效表达:流于过程的情感行动——对西安Y区征地抗争事件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廖小东;曹文波;;民间组织在社会性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5 谢庆奎;杨宏山;;信息全球化与意识形态创新[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6 冯兴元;毛寿龙;;单一税的理论基础[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剑鸣;;“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8 熊光清;;自由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比较分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徐桂权;王锦东;;“社会生产”语境下传媒的公共呈现与意见表达——基于两个经验研究的思考[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10 朱谦;;环境公共决策中信息公开的价值与规范研究——基于近年来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争端个案的解读[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大忠;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反垄断和市场化[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银萍;民族主义与韩国反美主义[D];南开大学;2010年

3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邓文;雷震与战后台湾社会运动[D];武汉大学;2010年

7 鄢显俊;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云南大学;2010年

8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9 林国荣;马克思《历史学笔记》在19世纪中晚期欧洲史学传统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唐晓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佳;金融危机对社会稳定结构的影响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翼;大都市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俞琳;影响环境议题设置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秦佳;国民党民众运动研究(1924—1937)[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晓丹;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韦柳明;地方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林小丽;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机制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蒙泫润;1986年以后菲律宾的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蔡慧;“网络问政”:协商民主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网络政治景象[D];暨南大学;2010年

10 江勤;农民集体上访的生成逻辑[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前程;林奇富;;协商民主与政治参与——一种重要的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民主形式[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陈家刚;;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周晓丽;;协商民主背景的公共决策质量提升[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8期

4 赵颖;;从群体性事件看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J];东南学术;2008年04期

5 黄卫平;陈家喜;;城市运动中的地方政府与社会——基于N区业主维权案例的分析[J];东南学术;2008年06期

6 邹树彬;;城市业主维权运动的特点及其影响[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5年00期

7 王洪树;;协商民主的缺陷和面临的践行困境[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8 王锡锌;章永乐;;我国行政决策模式之转型——从管理主义模式到参与式治理模式[J];法商研究;2010年05期

9 秦利明;理性思考群体性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做好维稳工作[J];公安研究;2003年10期

10 王金沙,陈敏;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及处置[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奔;协商民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瑞清;余达宏;;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其治理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2 李金;;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维护社会稳定[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杨瑞清;辜静波;;关于弱势群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透析[J];求实;2005年12期

4 王玉龙;吕云涛;;健全能量释放机制,加强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控制[J];台声.新视角;2005年06期

5 李新钰;蒋连舟;赵超;;试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与防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农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四大机制[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39期

7 麻彦伟;;乡镇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J];领导科学;2005年23期

8 余凌云;唐荧;;论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5年02期

9 李万和;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J];公安研究;2005年02期

10 阳红光;浅谈群体性事件的处置[J];公安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董v,

本文编号:1135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135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a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