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流动人口城市融合的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基于兰州市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7-11-07 10:07

  本文关键词:流动人口城市融合的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基于兰州市的调查


  更多相关文章: 流动人口 城市融合 影响因素 政策建议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流动人口问题日益凸显。文章利用2012—2013年兰州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综合评价了流动人口就业与收入、社保与婚育、生活与感受以及社会交往和支持。系统分析了影响流动人口城市融合的各种因素,并通过OLS回归得到了统计意义上的证据,建议政府从全面多维的视角来认识和规划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政策,有效促进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合。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甘肃省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分析报告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1.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人口流动是我国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最为显著的人口现象之一。人口流动是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流动人口(Floating Population)是中国户籍制度下与常住人口相对的人口概念,通常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在异地居住较长一段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国恺;王起;;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综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2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3 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年03期

4 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10年02期

5 童星;马西恒;;“敦睦他者”与“化整为零”——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合[J];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6 王培安;;让流动人口尽快融入城市社会[J];求是;2013年07期

7 郭志仪;刘红亮;;甘肃省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基于六普数据的分析[J];西北人口;2013年01期

8 郑信哲;;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与融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业乾,邵同尧;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关系支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吴爽;秦启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3 孙朝阳;;青年女性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动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4 许丽明;;基于多层次分析框架的农民工城市融合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5 赵翔;张向东;;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6 夏凌翔;李静;钟慧;;成渝地区农民工未来职业意向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7 吴炜;朱力;;劳务派遣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基于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调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杨晗;;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以武汉汉正街农民工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孙朝阳;;对老年农民外出务工特点的初步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宋国恺;;分群体分阶段逐步改革农民工体制问题——基于农民工分化与社会融合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茹;;第二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分析——基于贵阳市南明区的调查[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范元伟;;流动儿童与本地学生相互融合之研究——来自上海公办初中学校的经验证据[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陈萍;;我国农民工的城市适应[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吴新慧;;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态分析——以杭州市为例[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萌萌;;“打工子弟城市学习与探索”项目研究[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6 金小红;王艳云;白睿智;;关于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过程机制的调查研究——以社会学越轨理论为视角[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7 谈天;;论流动穆斯林的宗教生活与城市社会适应:以东部沿海城市为例[A];宗教与民族(第七辑)[C];2012年

8 黎智辉;;基于社会融合视角的城市正式移民“半城市化”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沈洁;;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与社会排斥问题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10 尚瑾;;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困境研究——以“温江村”砍手党事件为例[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丽萍;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戴为;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农民流动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孙丽璐;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赵溢洋;阳光体育与“外来学生群体”的城市融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移植·消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邵宁;身份与排斥:中美非主流社会群体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李昱;中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和谐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杨文杰;适应中国人口流动的财政政策优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1151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151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7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