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中原经济区涉地类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9 07:33

  本文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涉地类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原经济区 群体性事件 土地财政 社会治理


【摘要】:涉及土地权利的群体性事件属于土地冲突的最高最激烈表现形式,在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中以涉地类为主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显性问题。在治理策略和方法上应根据中原经济区对土地利用和保障提出的新要求,针对经济区发展进程及公安机关解决该类事件的困境,从根源上分析评估其引发因素及发展趋势,确立具有法治思维的预防与处置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消除其引发因素;应把握分级治理原则,在治理主体上考虑宏观治理和基层政府治理的科学分工。结合经济区区情因地制宜地解决土地利用和保障问题是治本之策。
【作者单位】: 铁道警察学院治安系;郑州大学中国土地法律研究中心;
【基金】:2012年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涉地类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2012B566)
【分类号】:D631.4;D922.3
【正文快照】: 十八大报告提出“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四化之路”,最具潜力的发展动力在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也在城镇化。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明确提出把新型农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启生;;落实节约优先战略 持续拓展发展空间 努力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在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J];资源导刊;2011年02期

2 崔向前;;建设中原经济区视野下的河南国土资源行政执法监察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谭术魁;;中国频繁暴发土地冲突事件的原因探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06期

4 崔向前;;国土资源警察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之策[J];学术交流;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光;;我国农村宅基地问题研究综述[J];东南学术;2011年02期

2 郑鸿;郑庆昌;;征地补偿安置协商:一个不完全信息讨价还价动态博弈模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谢秋山;马润生;;机会主义、土地产权、合法权威与农村“界畔纠纷”——制度经济学与法律社会学视角的精练解释[J];西部论坛;2012年06期

4 赵旭;;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利益冲突的演化博弈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王春宽;符春雨;孙振和;;发展“低碳”公路施工的探讨[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年01期

6 李红波;赵俊三;;征地制度改革动态博弈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0年10期

7 鲍海君;赵佳茜;羊一帆;;征地冲突的复杂性及主体刺激—反应模型[J];中国土地科学;2012年10期

8 李红波;李柏霖;李素敏;;西部多民族地区征地冲突治理机制[J];中国土地科学;2013年03期

9 张露露;;土地纠纷案件中行政权的相关探索[J];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05期

10 彭代彦;周郑攀;匡远凤;;农地分配制度不是农地冲突的根本原因——基于湖北和湖南农村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泽斌;耕地保护利益冲突及其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涂姗;转型时期的农村土地冲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肖建英;征地冲突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伯光;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冲突与协调[D];吉林大学;2011年

2 徐宗明;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土地利用冲突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郑刘平;潜在土地利用冲突判别及其在基本农田划定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4 何文浩;我国土地行政过程中的利益博弈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5 陈肖舒;中国农村土地冲突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6 李柏霖;云南多民族地区征地冲突协调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贤金,尼克·哈瑞柯,鲁尔特·卢本,曲福田;中国农村土地市场运行机理分析[J];江海学刊;2001年02期

2 田传浩;陈宏辉;贾生华;;农地市场对耕地零碎化的影响——理论与来自苏浙鲁的经验[J];经济学(季刊);2005年02期

3 王秀清,苏旭霞;农用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山东省莱西市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2年02期

4 孟广友;;巩义市国土资源警察大队挂牌成立[J];资源导刊;2012年02期

5 张起增;中国铁路警察的由来和发展[J];铁道部郑州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6 谭淑豪,曲福田,尼克·哈瑞柯;土地细碎化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金荣;争取把更多的群体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天台县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践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廖海青;;如何面对“群体性事件”?[J];南风窗;2009年05期

3 燕继荣;;诊断群体性事件的三种理论依据[J];人民论坛;2009年22期

4 曹英;;群体性事件中信息处理的策略[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04期

5 张笑春;;重建信任: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所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04期

6 余泓波;;严防谣言在群体性事件中肆虐[J];中外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7 刘校均;崔昊;;湘潭中院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J];企业家天地;2004年12期

8 路璐;;简论群体性事件中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原则——以四川内江“特警抢尸”案为例[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9 马慧娟;佴澎;;处置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法律主体问题(下)[J];中国公证;2011年06期

10 叶启昌;谈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原则与策略[J];公安研究;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2 甘永平;郭淑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延芳;;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甲文;;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罗恩源;丁胜;;群体性事件中的民生性问题思考:以贵阳市为例——基于社会变迁理论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华东;张慧玲;;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周松青;;群体性事件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探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詹祖良;;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反思詹祖良[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夏吉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N];人民公安报;2011年

2 记者 唐馈⊥ㄑ对,

本文编号:1160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160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a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