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的演化机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的演化机理研究
【摘要】:我国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它导致各种直接损失和次生灾害;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诉求表达、情感宣泄的途径选择都与过去有着明显的不同,在灾害发生过程、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可能出现诸如哄抢物资、冲击政府部门等群体性事件,文章将这种由自然灾害引起或衍生的群体性事件称为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而当前学术界对于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研究甚少,因此,无论是从学术还是从现实中的需求出发,研究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文章以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为对象,采用文献回顾、理论分析、归纳总结、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其特征、内外部动力因素、演化时序、演化类型、耦合机理和演化路径等演化机理相关内容分别展开研究:总结了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具有来源明确性、初始目标单纯性、群体行为非理性和群体规模有限性的特征,并按作用方式、爆发形式和耦合方式对其进行分类;分析了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的内外部动力因素,包括群体诉求、群体结构、群体心理、外部环境和相关主体行为等;梳理了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的演化时序——潜伏、萌芽、发展、爆发和平息,构建了动力机制模型;研究了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的耦合机理,剖析了耦合因素的三大效应——叠加、促进和消减,从原理上解释了耦合因素对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的作用条件和效果;将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路径归纳为六种——直链式、发散式、集中式、网络式、循环式和复合式。基于以上理论研究,文章以余姚水灾期间哄抢物资事件为例进行案例分析,通过案例节点解构,分析了其特征、类型、动力机制和演化过程。通过理论和案例研究,文章得出以下结论:(1)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具有明确的来源指向性,它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才会发生的群体性事件;(2)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的演化是由各种动力因素相互耦合作用推动的,每种耦合效应的产生都有各自的条件;(3)应采取不同的控制处理方法来阻断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能量传递和发展演化的路径。本研究可对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的实践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1.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民安;慎用警力处置群体性事件[J];领导科学;2000年04期
2 刘忠良;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J];领导科学;2000年09期
3 王昭耀;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09期
4 齐岩兴,方芳;浙江省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及对策[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5期
5 戴纲;“新化西河群体性事件”个案分析及反思[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6 周忠伟,叶松;群体性事件及其评判[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7 龙庆相;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8 宋昭君,曹扎根,李颖忠;强化信息收集 切实把握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动权[J];公安研究;2000年05期
9 周忠伟;群体性事件及其评判[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10 王大明;正确处理和预防群体性事件[J];求是;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乃龙;;群体性事件中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陈海泉;;浅谈海警部队如何正确处置海上群体性事件[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港区、渡口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3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董v,
本文编号:1167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167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