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K1与NF-κB relA在HCC中的表达及意义
本文关键词:TBK1与NF-κB relA在HCC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80例HCC肝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30例正常肝组织中TBK1和NF-κB rel A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初步探讨TBK1和NF-κB rel A在HCC的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及意义,以及二者在HCC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1)收集河南省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09-2015年间HCC手术切除病例80例,癌旁组织80例(距癌组织大于2厘米),另取肝血管瘤患者经手术切除病例30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中TBK1和NF-κB rel A的表达情况。(2)收集河南省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2011-2015年间HCC手术切除新鲜组织32例,距手术切缘2cm处取新鲜癌旁组织32例,另取血管瘤患者经手术切除后新鲜肝组织10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法(RT-PCR法)检测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中TBK1和NF-k B relA mRNA的表达量。(3)分析TBK1和NF-κB relA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1)HCC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TBK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52/80)、16.3%(13/80)、10%(3/30),其中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及正常组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BK1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均与乙肝表面抗原相关(P0.0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组中,TBK1阳性表达高。与性别、年龄、AFP、肿瘤直径、门脉癌栓、肿瘤分化无明显相关(P0.05);(2)HCC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NF-κB rel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54/80)、20.0%(16/80)、6.7%(2/30),其中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及正常组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F-κB relA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均与肿瘤分化相关(P0.05),低分化组中,NF-κB relA蛋白阳性表达高。与性别、年龄、AFP、肿瘤直径、乙肝表面抗原、门脉癌栓无明显相关(P0.05)。(3)在HCC组织中TBK1蛋白与NF-κB relA蛋白呈正相关(r=0.274,P=0.014)。(4)TBK1 mRNA在HCC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5)。TBK1 mRNA在HCC中的表达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有关(P0.0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组中,TBK1mRNA高表达。与性别、年龄、AFP、肿瘤直径门脉癌栓、肿瘤分化无明显相关(P0.05)。(5)NF-κB rel A mRNA在HCC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5)。NF-κB rel A mRNA在HCC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相关(P0.05),低分化组中,NF-κB relA mRNA高表达。与性别、年龄、AFP、肿瘤直径、乙肝表面抗原、门脉癌栓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1.TBK1与NF-κB relA参与了HCC的进展。HCC组织中TBK1高表达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HCC组织中NF-κB relA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相关。且TBK1与NF-κB relA之间呈正相关。2.TBK1与NF-κB relA具有成为肝癌诊断指标的潜力,为肝癌相关的法医鉴定提供基础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1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斌;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的介入治疗[J];江苏医药;2001年01期
2 罗淑荣,段云友,赵柏山,袁丽君;彩超诊断门脉癌栓[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年01期
3 夏芸;宋铖;张亚;张燕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脉癌栓的诊断体会[J];宁夏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4 邱菊,辛国芳,周平;门脉癌栓的超声诊断[J];上海医学影像;1996年01期
5 张亚洲;朱培友;陈悦;;原发性肝癌门脉癌栓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11年08期
6 余万霰,盛茂鑫,刘少文;肝癌引起门脉癌栓40例影像学分析[J];江西医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7 林靖箕,乔德林;晚期肝癌伴门脉癌栓介入治疗的体会[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1年04期
8 黄宏;陈康成;陈冬花;;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门脉癌栓的初步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06年09期
9 徐爱兵;张一心;苏小琴;;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综合诊治的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7年04期
10 卢长华;超声检测门脉癌栓的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韩磊;石洪成;;~(18)F-FDG PET/CT诊断门脉癌栓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2 陆海杰;杨云利;黄启芳;黄荣;黎福祥;朱小东;;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观察[A];第七届广西肿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胡礼冲;;肝癌合并动-静脉瘘和门脉癌栓的DSA表现及介入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4 陈炜;王振堂;叶华;杨继金;林琳;袁敏;;门脉癌栓和门静脉瘘的DSA诊断及栓塞治疗的临床意义(附140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张蓓;陈憩;汪登斌;柴维敏;陈克敏;;胃癌合并门脉癌栓的CT表现[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6 陈晓明;林华欢;罗鹏飞;邵培坚;周泽健;张良明;符力;李伟科;李勇;胡宝山;;肝癌不同方式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振兴;TBK1与NF-κB relA在HCC中的表达及意义[D];郑州大学;2016年
2 农长深;原发性肝癌并门脉癌栓196例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3 张家文;影响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预后多因素分析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76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176207.html